供应压力凸显令美盘大豆继续承压
时间:2025-11-27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随着11月12日美国政府停摆结束,美国农业部陆续发布相关的报告,据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11月23日,美国大豆收获进度为100%。在11月月度供需报告中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产量估计为42.53亿蒲式耳,比2024年的43.74亿蒲式耳减少1.21亿蒲或2.8%。如此大的新作大豆收割上市,令美国大豆供应数量逐渐增大。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压榨报告显示,2025年8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594万短吨(1.98亿蒲),低于2025年7月份的616万短吨(2.05亿蒲),但是高于去年8月的503万短吨(1.68亿蒲)。荷兰合作银行的全球策略师斯蒂芬·尼科尔森表示,虽说美国国内大豆压榨量增长,但也无法弥补缺少中国需求而造成的损失。有报道说美国白宫称中国在2025年底前中国将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但尼科尔森认为1200万吨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
据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0日,2025/26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达到1093.7372万吨,同比减少44.5%,迄今美国大豆出口达到全年出口目标的24.6%,出口销售进度缓慢主要是美国大豆出口装船至中国的进度为0吨。上周虽说有私人出口商销售到中国大量订单,但大部分为国企采购。市场认为目前对美国大豆进口仍征收10%的惩罚性关税,商业买家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使得协议的履行更多依赖于国企持续买入。

因进口美国大豆较巴西及阿根廷等国高出10%关税,这导致进口美国大豆到港成本价格较巴西等国大豆高500元/吨左右。目前国内大豆供应宽松,且国企要进口美国新作大豆进入国库,需要有一部分的陈作大豆进行轮出或者投放入市场,才能为其腾出库存。近期到港大豆数量较前期虽然出现下降,但油厂大豆供应充裕,压榨量处于偏高的水平。加之近期油厂压榨大豆效益不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私营油厂及外资油厂将倾向于等待价格更具竞争力的巴西新作大豆上市,从而推迟美国大豆的采购,这将导致中国在2025年年底前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的预期难以实现。
在目前美国新作大豆已经全部上市,大豆出口至中国竞争力不及南美大豆的情况下,美国大豆销售缓慢,供应压力凸显,将延续近日以来的震荡整理行情,预计在1110美分/蒲式耳价位徘徊。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