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5年11月22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5-11-22
来源:综合报道



突然下跌!猪价上涨“涨了个寂寞”!下次上涨等多久?


  涨了,又好像没涨!猪价上涨“涨了个寂寞”……

  众所周知,今年,生猪市场,猪价呈现长期萎靡的局面!虽然,7月初,受市场看涨后市,生猪价格短暂涨至15.4元/公斤!可惜,下半年以来,猪价上涨“旺季不旺”,市场呈现趋势偏弱的走势,尤其是,传统“金九银十”月份,猪价不涨反降,标猪报价降至11元/公斤,猪价触及4年以来新低,这也加剧了生猪产业亏损的局面!

  虽然,物极必反,10月中下旬,受冷空气影响,市场扛价情绪升温,且,受阶段性标肥价差走扩,中大猪供应减少,二次育肥集中入场,国内猪价受情绪引导,价格重心回升至12.62元/公斤,阶段性,猪价触底反弹,累计上涨14.7%!

  可惜,由于消费处于“空窗期”,腌腊利好尚未兑现,市场缺乏节日烘托,需求跟进提振乏力,白条出货难度陡增,部分屠宰场订单减少,开工率震荡下行!

  而供应方面,受二育入场,养殖端压栏增重,且,基于年初母猪存栏数据以及集团猪企仔猪新生数据,主流观点对于猪价前景信心减弱,哟趋势,天气转凉,生猪育肥食欲提升,适重中大猪供应能力增加!叠加,进入季节转换阶段,猪场疫病压力陡增,部分地区,养殖场出现疑似“小非”的现象,这进一步带动市场出栏意愿!

  在多空局面下,11月份,猪价以震荡下行为主,此前,外三元标猪价格回落至11.66元/公斤,猪价呈现破位下跌的走势,国庆以及中秋节后,猪价呈现二次触底的表现!

  好在,本周初,随着新一轮寒潮天气兑现,南北地区气温大幅下降,国内0℃线一度南压至湖北北部以及苏皖地区,气温骤降,这提振了市场对于需求预期!毕竟,季节性猪肉消费处于旺季,南方腌腊集中兑现在即,市场对于消费前景预期回升!养殖端出栏节奏减慢,市场缩量挺价现象增多,部分头部猪企出栏压力一般,观望惜售增多,主流屠宰场采购难度略有增加,猪价基本面转强!

  可惜,此次猪价上涨“涨了个寂寞”,生猪均价仅仅从11.66元/公斤回升至11.77元/公斤,上涨仅有0.11元/公斤!且,从最新数据显示,11月21日猪价下跌0.04元,标猪报价回落至11.73元/公斤,猪价涨势松动,北方地区,猪价下跌现象增多,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多地,屠企报价冲高回落,市场情绪转差,猪价面临再次转弱的压力!

  支撑猪价“冲高回落”,一方面,消费需求表现不及预期,寒潮天气影响有限,南北多地气温逐步回升,季节性猪肉需求跟进一般,鲜品猪肉出货不畅,部分屠宰场订单减少,开工率不足34%,消费对于猪价支撑不足;

  另一方面,养殖端出栏意愿转强!昨日,国内生猪合约报价偏低,其中,近月2601合约报价11440元/吨,市场对于猪价前景信心不足。尤其是,年初母猪存栏处于高位,且,集团猪企母猪存栏存在逆势增加的局面,年末适重生猪供应格局宽松!叠加,此前,二育入场以及养殖端压栏惜售,市场中大猪供应能力或显著提升,养殖端信心不足,择机出栏情绪较高!

  且,目前,国内南北地区气温大幅波动,生猪育肥生物安全风险陡增,应激风险加大,这进一步增加养殖端出栏意愿!

  如今,猪价上涨“熄火”,短暂市场或以偏弱为主!那么,下次上涨等多久?

  个人认为,目前,生猪供应前景宽松的基本面确定,而支撑猪价上涨,关键在于需求出现明显的改善!由于阶段性二育缺乏入场信心,腌腊启动也将点燃下次猪价上涨的“引信”,个人认为,11月末,随着新一轮冷空气逐步兑现,在冷空气影响下,南方腌腊积极性或进一步提升,且,月末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减少,猪价或迎来阶段性的“拐点”!


猪价下跌“势不可挡”!


  时光飞逝,11月渐入下旬,国内生猪市场,从数据显示,国庆以及中秋节后,标猪报价触底11元/公斤!虽然,受二次育肥集中入场,市场看涨后市信心转强,且,标肥价差走扩,国内猪价重心上移,10月末,标猪报价回升至12.62元/公斤!但是,进入10月末至11月份,猪价以震荡下行为主,市场呈现惯性下跌的走势!虽然,最近几日,猪价略有反弹,但是,上涨缺乏持续性,猪价仍面临较大压力,标猪报价徘徊在11.77元/公斤,市场仍处于“5元时代”!

  从机构数据分析,截至2025年第47周,本周,7公斤仔猪价格在210元,市场对于6个月后标猪前景信心不足,补栏仔猪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现阶段二育入场减少,市场对于仔猪需求减弱。在出栏均重方面,受腌腊在即,近期,养殖端多以谨慎出栏为主,生猪出栏均重回升至123.6公斤,市场中大猪存栏能力提升,标肥价差呈现收窄的局面!在育肥利润方面,截至本周,外购仔猪育肥亏损在165元/头左右,自繁自养亏损在81元左右!不过,部分头部猪企完全出栏成本较低,当前仍有微弱利润的局面!

  从生猪供需现状来看,市场呈现“由涨转跌”的局面!此前几日,受寒潮天气兑现,气温下降,市场对于季节性需求预期转强,且,养殖端集团猪企有缩量现象,猪价止跌回暖,标猪报价涨至11.77元/公斤!可惜,昨日,北方多地猪价冲高回落,集团猪企出栏超预期,市场信心减弱,看跌以及看稳的心态转强,猪价面临“滑坡”下跌的风险!

  一方面,养殖端出栏积极性略有回升!由于生猪合约表现较差,市场看涨后市信心不足,尤其是,年初母猪存栏处于高位,规模以上猪企二季度仔猪新生持续增加!且,此前,二育集中入场,养殖端压栏增重增多,市场对于年末供应过剩担忧较强,尤其是,中大猪供应能力或大幅提升,产能存在过剩的压力!

  另一方面,需求支撑不足!此次寒潮天气影响逐步结束,北方地区气温逐步回暖,季节性猪肉需求表现不佳,下游批发市场白条出货存在难度,贸易商多减量为主,屠宰场缺乏明显订单增量,开工率偏低运行,需求承接略显不足!

  由此分析,在供需调整下,猪价上涨承压,从数据显示,预计,11月22日,外三元标猪报价在11.73元/公斤,后市关注集团猪企出栏以及屠宰场开工率的变化!


生猪 | 四季度过半,养殖继续亏损,年底能否有翻盘希望?


 
  10月份生猪市场曾迎来年内最低价,受此影响,自繁自养盈利亦出现年内最低值。在生猪供应较充沛的情况下,养殖端涨价空间不足,生猪自繁自养模式始终处于亏损阶段。12月份生猪市场供需双增,但供应增幅或大于需求增幅,集中出栏时长亦或大于集中备货时长,因此生猪价格或仍有下探空间,自繁自养模式或仍处于亏损阶段。
 
  1、生猪自繁自养自三季度末开始由盈转亏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生猪自繁自养模式自9月下半月开始进入亏损阶段,截至11月20日,已持续亏损超两个月。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截至11月20日,四季度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平均值为-195.43元/头,与三季度同期均值相比下降327.90元/头,降幅247.53%。四季度最低点为10月13日的-311.81元/头,同时也是年内最低点;最高点为10月29日的-82.14元/头。11月份盈利亏损与10月份总体相比收窄,截至20日11月份自繁自养盈利月均值-180.12元/头,与10月份同阶段相比头均亏损减少98.40元。
 

 
  2、生猪供应或继续增加,对冲饲料成本低位带来的支撑作用
 
  自繁自养盈利受生猪价格、交易均重、饲料成本等因素动态影响,其中生猪价格及交易均重影响的是头均养殖收入,而在近期生猪交易均重变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生猪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养殖收入,对盈利的影响度更高。由图2数据可知,四季度生猪价格跌至本年度低位水平,最低价格为10月13日的10.72元/公斤,盈利最低点与其出现的时间一致。饲料成本则呈现持续低位运行态势,且受近期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的影响,10-11月份的头均理论饲料成本呈下滑态势,累计下降1.25%。但在猪价降幅较大的情况下,饲料成本的波动对盈利的支撑作用微弱。
 
  从目前饲料价格走势研判,11月下旬及12月份饲料成本仍有小幅下滑可能,对养殖盈利有一定支撑作用。但与此同时,生猪价格或仍难出现上涨表现。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2025年1-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呈增加态势,1月份环比增加0.71%、2月份环比增加1.07%,对应生猪出栏阶段为2025年11-12月份。目前11月份养殖集团出栏计划短时收窄,但社会猪源增多,实际供应仍然充沛,利空行情,从而影响养殖盈利的恢复。而12月份除受产能恢复的影响外,年底养殖集团冲击出栏任务,出栏量亦有增加空间;此外,部分育肥户栏内仍有大体重生猪,该批生猪或等待12月份腌腊旺季释放,届时对生猪市场行情的冲击或更为明显,进一步拉低养殖盈利。
 
 
  3、12月份供应增幅或大于需求增幅,养殖端压力或仍存
 
  根据卓创资讯预计,11月下旬生猪市场行情或先降后涨,综合月内行情判断,11月份养殖盈利或呈小幅下滑后短暂回升的态势,月均值预计为-188.28元/头,环比减亏21.39元/头。
 
 
  12月份生猪市场行情或处于降后上涨再下降的主线运行态势,主要原因如下。月初出栏量短时收窄,价格或较高,但随着出栏节奏的恢复,上旬暂未进入需求高峰阶段,供大于求,猪价或呈下降态势;而中旬时受腌腊旺季影响,屠宰高峰或到来,直至冬至前后结束,此阶段供需双增,需求面对猪价的带动作用增强,猪价不乏小幅反弹可能;备货结束后,市场或再度回归供大于求态势,猪价下降。
 
  在饲料成本低位运行的情况下,生猪价格的变动成为影响养殖盈利的关键指标。受此影响,卓创资讯预计12月份自繁自养盈利或呈减后增加再减的态势,环比下降。卓创资讯预计12月自繁自养盈利均值-225.82元/头,亏损环比扩大37.54元/头。成本线或仍在13.11元/公斤,与11月份相比相差不足0.01元/公斤。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