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猪肉进口量价微跌1%:169.7万吨背后的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国内市场博弈

时间:2025-11-20
来源:肉类食品网



  一、数据解码:量价双微跌背后的结构性分化
 
  2025年1-9月,我国猪肉及杂碎进口呈现“微降”态势。进口量为169.7万吨,同比下降1.0%;进口额达35.5亿美元,同比下降0.1%。表面上看,这组数据波澜不惊,但深入分析,却能发现全球猪肉供应链正发生着剧烈分化。
 
  量跌额微降
 
  在此期间,猪肉进口量为78.8万吨,同比下降1.3%,然而进口额16.0亿美元却逆势增长2.3%。这一数据变化表明,高端猪肉在进口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来源国冰火两重天
 
  从进口来源国来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势。西班牙进口量增长7.8%、荷兰增长2.7%、加拿大增长4.5%,呈现逆势增长趋势;而巴西进口量下降33.0%、智利下降3.9%,出现大幅下滑。这五个国家的进口量合计占我国猪肉进口总量的67.6%,主导着我国猪肉进口格局。海关总署分析师指出,这种现象是国内产能过剩与全球供应重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志着我国猪肉进口已从单纯的“补缺”阶段转向“调结构”阶段。
 
  二、进口来源国博弈:西班牙崛起,巴西失势
 
  西班牙:靠“精准定位”逆袭成第一大来源国西班牙凭借29.8%的进口占比(50.6万吨),超越巴西成为我国猪肉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出口至我国的猪肉中,肋排、里脊肉等精分割产品占比高达70%,这些产品单价较普通冻肉高出15%,高度契合我国国内餐饮升级的需求。据某进口商透露,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肋排在山姆会员店售价为128元/公斤,复购率超过30%,这直接带动了西班牙对我国猪肉出口额增长12%。
 
  巴西:从“性价比之王”到“滑铁卢”
 
  曾经作为我国猪肉进口亚军的巴西,如今遭遇重大挫折。其进口量降至27.2万吨,同比暴跌33.0%。主要原因是2024年非洲猪瘟导致巴西国内生猪产能下降10%,同时我国对巴西冻猪肉启动反倾销调查,关税从8%提升至15%,使得巴西猪肉到岸价较西班牙高出12%,彻底丧失了价格优势。数据显示,巴西猪肉在我国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25%骤降至16%,曾经在火锅食材领域的首选地位也被荷兰猪副产品所取代。
 
  加拿大:靠“差异化产品”突围
 
  加拿大在我国猪肉进口市场中,以7.0%的进口占比(11.9万吨)稳居第五位,且进口量增长4.5%。其增长的背后是差异化产品策略的成功实施,猪心、猪肝等内脏产品占其对我国出口量的60%,很好地满足了我国国内卤味、加工食品的原料需求。2025年我国国内卤制品市场规模达到3200亿元,这带动了加拿大猪心进口量增长20%,单价达到22元/公斤,较2023年上涨8%。
 
  三、驱动因素:国内供应过剩与全球成本倒挂
 
  国产猪肉“量增价跌”压制进口需求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生猪出栏5.3亿头,同比增长1.8%,猪肉产量达4368万吨。供应过剩导致国内猪肉均价跌至25元/公斤,较2023年下降15%。进口冻猪肉到岸价约为28元/公斤,相比之下失去了价格优势。因此,下游企业更倾向于采购河南双汇、山东龙大等本地冻品,导致进口订单量下降12%。
 
  贸易政策与疫病冲击重塑全球供应
 
  在贸易政策和疫病冲击的双重作用下,全球猪肉供应格局发生了重塑。西班牙借助欧盟“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对我国出口补贴达到300欧元/吨,使得其肋排等产品成本较巴西低10%;巴西在2025年上半年爆发禽流感,导致10%的生猪提前出栏,优质大猪供应短缺,不得不减少对我国的出口;加拿大受益于中加自贸协定升级,猪副产品关税从12%降至9%,带动进口成本下降8%,性价比优势显著提升。
 
  消费升级催生“品质进口”需求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以盒马数据为例,售价300元/公斤的西班牙黑猪排、200元/公斤的荷兰去骨火腿销量年增长25%,推动高端猪肉进口额增长18%。而巴西低价碎肉进口量下降40%,这清晰地反映出我国猪肉进口正从过去的“填量进口”向“提质进口”转变。
 
  四、市场影响:进口微降如何改写国内产业链?
 
  养殖户:短期承压,长期获“喘息空间”
 
  进口量的减少对国内生猪市场产生了直接的利好影响。10月我国生猪均价达到12.76元/公斤,较9月低点上涨3.6%,部分养殖户实现扭亏为盈。然而,业内人士提醒,西班牙等国的高端猪肉目前尚未对大众市场造成冲击,中小散户仍需加快淘汰低效母猪,积极与本地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消费者:价格分层加剧,“高端吃肉自由”实现在市场上,超市货架上的猪肉产品呈现出明显的价格分层现象。售价20元/公斤的国产猪肉占据了60%的销量,而50元/公斤以上的进口高端猪肉增速达到20%。以北京消费者李女士为例,其表示周末会购买西班牙肋排做红烧排骨,平时则购买国产五花肉炒菜,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加工企业:成本端压力缓解,利润空间修复
 
  双汇、金锣等加工企业进口巴西碎肉量下降35%,转而采购山东、河南等地的国产碎肉,采购成本降低10%,这直接带动了火腿肠、午餐肉等产品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某食品加工厂财报显示,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进口结构的优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未来展望:四季度进口或现“季节性反弹”
 
  短期(1-3个月)
 
  随着腌腊季的到来,市场对五花肉、猪蹄等猪肉产品的需求将增加。预计西班牙、荷兰的五花肉、猪蹄进口量可能会增长10%,以填补国内灌肠、腊肉等产品的原料缺口。
 
  中期(6-12个月)
 
  如果巴西能够有效解决禽流感问题,其低价碎肉有望重新进入我国市场,与西班牙的高端猪肉产品形成“高低搭配”的市场格局。
 
  长期(1-3年)
 
  目前我国国产猪肉自给率已达到90%,未来进口将更加聚焦于“差异化产品”,如西班牙黑猪肉、加拿大有机猪内脏等。预计高端进口猪肉占比将提升至30%。行业专家指出,2025年我国猪肉进口微降,是我国从“猪肉进口大国”迈向“猪肉消费强国”的必然过程。当进口不再仅仅是保障供应的手段,而是成为优化结构的工具时,我国国内猪肉产业链才能真正实现“量稳质升”。
 
  结语:在全球猪周期中寻找“中国节奏”
 
  从2025年巴西猪肉进口的“滑铁卢”到西班牙的“逆袭”,我国猪肉进口数据深刻反映了全球肉类贸易的复杂竞争态势。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是能够以合理价格享受到更高品质猪肉的黄金时期;对于从业者来说,则需要深刻理解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品质化、差异化发展趋势。毕竟,在国产猪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环境下,进口肉的核心竞争力已从过去的“低价走量”转变为“精准补缺”。(数据支持:中国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盒马生鲜、行业调研)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