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猪价跌回“5元时代”,仔猪却逆势暴涨25%,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5-11-19
来源:现代畜牧网



  一、生猪与猪肉价格:旺季不旺,承压下行
 
  (一)生猪价格持续下探,重回“5元时代”
 
  11月已至中下旬,在传统消费旺季,国内生猪市场未如预期迎来价格上扬,反而陷入价格持续下探困境。截至目前,外三元标猪报价已跌至11.75元/公斤,相较于10月末的12.62元/公斤,短期内价格跌幅达6.9%,标猪均价再次降入“5元时代”。
 
  此价格走势对养殖户影响较大。从市场供需角度分析,当前养殖端产能处于释放阶段。规模猪企为完成年度出栏计划,加大出栏力度,社会面养殖户担心价格继续下跌,认卖积极,加之前期压栏的中大猪近期集中出栏,市场生猪供应量大幅增加,供大于求局面愈发明显,给本就脆弱的生猪价格带来更大压力。
 
  (二)猪肉价格同步下跌,多地进入“个位数”
 
  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直接导致猪肉价格同步下跌。据机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瘦肉型白条猪均价为15.33元/公斤。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偏肥白条批发均价为6.9元/斤,偏瘦白条批发均价为7.8元/斤,五花肉价格在8-10元/斤。在鲁西南地区农村集市,普通后腿肉价格跌至9.9元/斤,多地猪肉价格降入“个位数”。
 
  猪肉价格下跌,除受生猪价格影响外,10月末至11月上旬南北地区气温异常回升也是重要因素。温暖天气使消费者对猪肉消费热情降低,季节性猪肉需求提振乏力。在南方部分城市,因气温偏高,居民更倾向清淡饮食,对猪肉购买量明显减少。加之市场上禽肉、水产等替代产品竞争,猪肉销售面临困境,促使猪肉价格下调。
 
  二、仔猪价格:逆势拉涨,背后逻辑几何?
 
  在生猪与猪肉价格双双承压下行背景下,仔猪价格逆势拉涨,此现象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仔猪价格走势不仅关系养殖户切身利益,对整个生猪产业链发展也有深远影响。以下分析促使仔猪价格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走出独特行情的原因。
 
  (一)养殖端惜售,市场供应收紧
 
  过去一段时间,仔猪价格持续偏低,养殖猪企在仔猪销售方面面临严峻亏损局面。以小型养殖企业为例,仔猪养殖成本加上运输、防疫等各项费用,一头仔猪成本约180元,而此前市场仔猪售价常低于成本价,每卖出一头仔猪企业就要亏损几十元。
 
  长期亏损使养殖企业资金压力增大,对市场前景担忧加剧,市场惜售意愿逐渐增强。许多养殖企业减少仔猪出栏量,部分大型养殖集团甚至暂停仔猪对外销售,将仔猪全部自留育肥,导致社会面仔猪上量减少。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上周,国内7公斤仔猪均价已回升至207元/头,相比10月中旬上涨约41.5元,涨幅达25.06%。价格上涨是市场供应收紧的直接体现,随着市场仔猪供应量减少,供不应求局面逐渐形成,推动仔猪价格上涨。
 
  (二)二育积极性转强,补栏信心升温
 
  10月末,生猪市场出现逆势上涨行情,使市场二次育肥积极性迅速转强。二次育肥是指养殖户购买已育肥一段时间的生猪,进行短期育肥后再出售以获取差价。生猪价格上涨时,二次育肥利润空间相应扩大,吸引众多养殖户参与。
 
  生猪价格上涨也提升了仔猪补栏信心。按仔猪育肥周期计算,通常需6个月左右。现阶段补栏仔猪,出栏档口在2026年4-6月份。此时,随着天气转暖,猪肉消费淡季逐步减弱,五一劳动节等节日临近,节日效应将对猪肉市场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生猪市场存在偏强契机。
 
  部分有经验的养殖户看到潜在市场机会,加大仔猪补栏力度。在四川某养殖大县,有养殖户表示:“此次一口气补栏200头仔猪,期望明年上半年猪价上涨盈利。”类似积极补栏的养殖户众多,他们的行为使市场对仔猪需求大幅增加,推动了仔猪价格上涨。
 
  (三)产能去化预期提升,长期信心支撑
 
  今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产能去化节奏逐步加快,市场对明年二季度后供应减量预期不断提升。随着环保政策日益严格,部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小型养殖场被迫关停,加之市场行情持续低迷,许多养殖户主动减少母猪存栏量。
 
  母猪存栏量逐步下降,意味着未来生猪供应量将相应减少。市场对猪价前景信心转强,这种长期信心支撑进一步提振了阶段性养殖端补栏仔猪的积极性。在山东一家大型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已关注到产能去化趋势,预计明年猪价回升,因此现在加大仔猪补栏力度,为明年市场做准备。”
 
  基于产能去化预期的补栏行为在市场形成连锁反应,越来越多养殖户跟进,期望在未来市场抢占先机。大规模补栏行为为仔猪价格上涨提供了坚实动力,使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逆势上扬。
 
  三、市场展望:近弱远强,把握周期节奏
 
  (一)短期:生猪市场压力犹存
 
  展望短期内的生猪市场,压力依然显著。当前,生猪产能处于集中兑现阶段,大量生猪涌入市场,导致市场供应严重过剩,对现货生猪及猪肉形成极大利空影响。
 
  立冬后虽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但今年情况特殊。气温多变改变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猪肉需求提振远不及预期。二次育肥养殖户面对当前市场形势,缺乏入场动力,选择观望等待时机。养殖端担心价格进一步下跌,加快出栏速度,使市场生猪供应量进一步增加。
 
  在多空博弈下,生猪市场行情上涨面临巨大压力。短期内,猪价预计维持震荡偏弱走势,养殖户经营面临困境。在河南某养殖小镇,许多养殖户为降低成本发愁,采取减少人工成本、优化饲料配方等方式降低损失。
 
  (二)长期:产能去化显现,前景谨慎乐观
 
  从长期看,随着生猪产能去化逐步显现,市场对明年二季度标猪供应减少的预期日益强烈,市场对未来猪价前景充满信心。
 
  仔猪补栏积极性持续高涨是市场信心的重要体现。养殖户纷纷加大仔猪补栏力度,相信随着产能减少,未来猪价将上涨。在江苏一家大型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已察觉市场变化,虽当前行情不佳,但相信明年猪价会上涨,所以积极补栏为明年做准备。”
 
  然而,在保持乐观的同时需保持谨慎。产能去化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疫病爆发、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影响产能去化速度和效果。消费复苏实际情况也存在变数,若消费需求未达预期,猪价上涨空间将受限。
 
  对于养殖户而言,密切关注产能变化及补栏节奏至关重要。需根据市场变化合理安排生产,避免盲目跟风。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理性,才能在行业中立足。
 
  寒衣节与寒潮双重来袭给生猪市场带来短期压力,但仔猪价格逆势上涨也透露出市场对未来的信心。生猪市场“近弱远强”趋势明显,从业者需理性看待价格波动,在产能调整与市场预期中寻找平衡,以应对周期变化。只有如此,才能在充满挑战的行业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