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饲养管理
  3. 饲料与营养

蛋鸡使用新玉米的危害与正确使用方案

时间:2025-11-06
来源:科为先



  新玉米通常指收获后未经后熟化处理、水分含量较高的玉米。因其价格优势,常被养殖户选用,但若处理不当,将对蛋鸡生产造成显著危害。

  一、新玉米的主要危害

  1. 抗性淀粉含量高,消化率低:新玉米中的淀粉结构尚未稳定,抗性淀粉含量高。蛋鸡采食后,小肠内的消化酶难以将其充分分解,导致能量摄入不足。直接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蛋重偏轻、料蛋比升高,严重时鸡群体重下降。

  2. 水分含量超标,诱发霉变风险:新玉米水分通常高达16%以上。高水分不仅稀释了饲料的有效营养浓度,更易在储存过程中引发热量积聚,为霉菌(如黄曲霉菌、镰刀菌)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霉菌毒素会严重损害蛋鸡的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死淘率增加,并可能造成毒素在蛋品中残留。

  3. 肠道菌群失衡,腹泻问题增多:未被充分消化的淀粉进入后肠,为大肠杆菌、梭菌等有害微生物提供养料,打破肠道菌群平衡,易引起蛋鸡水样腹泻、过料等问题,影响营养吸收和环境卫生。

  二、新玉米的正确使用方案

  1. 严格陈化与检测:新玉米必须经过至少1-2个月的后熟化期,使其淀粉充分转化。使用前,务必检测水分含量,确保其降至14%以下。同时,必须进行霉菌毒素检测,严格杜绝超标玉米入场。

  2. 科学过渡与配比:使用时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与陈玉米混合饲喂。建议过渡期不少于2周,可按第1周:陈玉米2/3 + 新玉米1/3;第2周:陈玉米1/2 + 新玉米1/2;第3周起:陈玉米1/3 + 新玉米2/3的比例逐步替换,让鸡群肠道缓慢适应。

  3. 调整饲料配方与添加功能性添加剂:

  能量补偿:根据新玉米的实际水分含量,精确计算并适当提高添加比例,或补充油脂,以确保日粮代谢能水平达标。

  防霉与脱毒:全程添加优质防霉剂,抑制霉菌生长。同时,必须添加广谱、高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以减轻潜在毒素的危害。

  促进消化与肠道健康:添加复合酶制剂(特别是淀粉酶、非淀粉多糖酶)以提高淀粉和养分的消化率。配合使用益生菌、有机酸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减少腹泻。

  总结:新玉米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唯有通过严格的品质控制、科学的过渡方法及精准的配方调整,才能有效规避其风险,将其转化为安全、经济的饲料资源,保障蛋鸡生产稳定和养殖效益。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