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鸡病防控
  3. 其它

减少内毒素对家禽危害的综合措施(二)——科学管理饲料

时间:2025-11-03
来源:哈兽维科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部分,当细菌死亡、破裂或受到应激时会释放到环境中,对家禽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危害,可能导致家禽出现腹泻、呼吸道疾病、免疫抑制甚至死亡。要有效减少内毒素对家禽的危害,需从饲养管理、环境控制、营养调控、免疫增强及疾病防控等多个维度采取综合措施,构建全方位的防护体系。

  科学管理饲料,减少内毒素摄入

  饲料是家禽摄入内毒素的主要来源之一,饲料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革兰氏阴性菌污染,细菌繁殖会产生大量内毒素,家禽食用后可能引发肠道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因此,科学管理饲料需从源头把控质量,减少内毒素摄入。

  饲料生产环节,应选择优质的原料,避免使用霉变、腐烂或被污染的谷物、豆粕等——这类原料不仅可能携带内毒素,还可能含有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二者协同作用会加剧对家禽的危害。同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可采用高温制粒工艺(温度控制在 80-90℃),高温能杀灭部分革兰氏阴性菌,降低饲料中的内毒素含量,但需注意控制加热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导致饲料营养成分流失。

  饲料储存环节同样关键,需将饲料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同时做好防潮、防鼠、防虫工作。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配合饲料的储存期不超过 1 个月,原料的储存期根据种类调整(如玉米储存期不超过3个月),防止饲料在储存过程中因水分超标或细菌滋生产生内毒素。此外,在饲料投喂过程中,要做到定时定量,避免饲料在料槽中残留时间过长 —— 残留的饲料容易吸潮变质,滋生细菌并产生内毒素,建议每天清理料槽,确保家禽食用新鲜、无污染物的饲料。

  减少内毒素对家禽的危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结合饲养环境、饲料管理、肠道健康、免疫增强和药物使用等多方面措施,构建全方位的防控体系。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家禽的品种、日龄、生长阶段和养殖模式,灵活调整防控措施,定期监测禽舍内毒素含量和家禽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有效降低内毒素危害,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