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及替代角度看明年玉米供需缺口
时间:2025-10-30
来源:虎悠
据海关数据,24/25年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减量达3000万吨,但玉米的供应并未出现紧缺,市场期待的翘尾行情也远不及预期,这主要来自结转库存和小麦替代的补充。
若进口维持不变,即便在国内增产1000万吨的基础上,25/26年度玉米年度供需很可能进一步趋紧。
1、24/25年度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创新低,同比减少3000万吨
根据海关数据,24/25年度(即24年10月到25年9月),受进口管制、中美关税政策影响,玉米进口总量仅为182万吨,同比减少2151万吨。
24/25年度,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合计总量1761万吨,同比减少2996万吨,是五年来的最低位, 20/21年度-23/24年度都在3000万吨以上。
除玉米外,进口高粱553万吨,同比减少281万吨;进口大麦1025万吨,同比减少565万吨。
所以,24/25年度,玉米进口同比减少约2000万吨,玉米及替代谷物同比减少约3000万吨。
2、24/25年度的玉米供应并不紧张,很大一部分补充来自上一年度的结转库存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数据中心数据,24/25年度的玉米产量增加约500万吨,饲用消费增长1200万吨,年初结转库存2817万吨。
整体看来,供应端,减少2000万进口,增加500万产量,供应整体减少1500万吨;消费端,饲用需求增加1200万吨,其他变化不大,消费整体增加1200万吨。
综合下来,供应少1500万吨,需求增1200万吨,但是感受上,市场并不缺玉米。
主要是,23/24年度结转库存2817万吨,该部分结余在24/25年得以消耗。
23/24年底的高位结转库存有效抵消了24/25年度的进口减量。
但是该部分库存消耗之后,24/25年度的结转库存预计不足100万吨。若进口继续维持低位,将不能再寄希望于结转库存来进行补充。
3、24/25年度小麦替代的窗口期约5个月,粗略估算可能在1000万吨
玉米作为一种能量原料,替代品众多,且不太确切统计替代的规模。小麦作为一种主要的替代品,玉麦价差使得2025年的小麦具备替代的性价比。
按照“小麦-玉麦"价差来看,24/25年度至少有5个月的时间,小麦价格高于玉米价格不超过100元/ 吨,替代是具备经济性的。
而且,小麦进入饲用基本是市场共识,尤其是南方地区。
关于玉米的供需平衡表,市场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数据中心的数据略有分歧,主要是产量。
市场认为,24/25年度的玉米产量是减产1000万吨,而不是增产500万吨,如钢联给出的产量是2.7亿吨,同比减产906万吨。
按照市场数据来计算,那么有1500万吨的供给减少,倒推计算,该部分缺口很可能来自以小麦为代表的替代品的补充。
所以,粗略估算,小麦作为主要替代品,其饲用替代量大概是1000万吨。
同样,如果已经有1000万吨的小麦进入饲用,叠加25/26年度的小麦整体应该是略有减产的,预计 25/26年度的小麦恐难有余力支援玉米市场。
价格上,近期小麦的价格已经走出饲用替代区间。今年五大主产省均已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对小麦价格底部形成有力支撑。后续可持续关注玉麦价差,以评估小麦进入饲用的情况。
综上,眼下新作丰产且集中卖粮,玉米的价格有所承压。但中长期来看,若进口维持低位,在结转库存、小麦替代缺位的情况下,2025/26年度玉米供需很可能进一步收紧。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