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5下半年畜禽业观察:黄羽肉鸡凭转型迎量价齐升

时间:2025-10-21
来源:中禽传媒



  2025年下半年,中国畜禽养殖行业呈现出罕见的“冰火两重天”格局:一边是生猪价格跌破传统消费旺季支撑,陷入近五年低位的低迷区间;另一边是黄羽肉鸡逆势突围,从上半年的深度亏损实现扭亏为盈走出“量价齐升”的复苏曲线,行业结构性调整的信号愈发明显。
图片

  一、黄羽肉鸡:从深度亏损到量价齐升,四大因素推动逆袭

  与生猪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下半年的黄羽肉鸡市场迎来“翻身仗”,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多家上市企业的9月销售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以温氏食品为例,其9月销售肉鸡1.226亿只,收入34.63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3.53元/公斤,环比增幅分别达5.07%、17.15%和11.36%,产品售价创下年内新高。 这一成绩与上半年的困境形成强烈反差——2025年6月,黄羽肉鸡产业综合收益仅为0.42元/只,同比大幅下降78.3%,跌至近七年同期最低水平。而推动行业逆袭的,是供需、成本、替代效应与行业转型四大因素的协同作用。

  1.供给端去化到位:

  前期深度亏损倒逼产能加速出清,当前黄羽鸡父母代种鸡存栏降至历史偏低水平,为价格上涨奠定基础;同时,部分散户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2.需求端旺季拉动:

  双节叠加催生消费需求,9月食品加工、餐饮渠道备货积极性高涨,直接带动销量环比增长。

  3.成本端压力缓解:

  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同比下跌5%-8%,虽人工、动保、运输成本上涨12%部分抵消红利,但头部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突破。例如,立华股份2025年上半年肉鸡完全成本已降至11元/公斤以下,显著扩大盈利空间。

  4.行业转型提速:

  活禽销售限制政策倒逼冰鲜化转型,2024年冰鲜鸡消费占比突破40%;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展熟食加工、线上渠道等高附加值领域,毛利率提升至25%以上,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二、猪鸡替代博弈:低价猪肉削弱优势,黄羽鸡靠转型破局 

  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两种肉类消费品,猪肉与鸡肉长期存在替代关系。从历史数据看,过去30余年,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占比从90%以上降至62%,禽肉占比则从不足10%升至22%。鸡肉因蛋白质高、脂肪低、饲料效率高、价格低的优势,逐渐成为消费升级中的重要选择。

  但2025年的替代关系呈现特殊性:一方面,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直接削弱了鸡肉的价格替代优势;另一方面,黄羽肉鸡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渠道变革,找到了新的增长路径。冰鲜化转型提升了产品保质期和消费场景,熟食加工与线上渠道则打开了高附加值市场,使得黄羽肉鸡摆脱了“单纯靠价格竞争”的困境,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三、未来展望:短期分化延续,长期拼成本与数智化 

  从短期看,生猪与黄羽肉鸡的市场分化仍将持续。生猪市场方面,受前期产能布局影响,2026年上半年供应量充足的局面或难改变,产能去化进度将成为价格回暖的关键;黄羽肉鸡虽短期量价齐升趋势有望延续,但节后需求回落、北方白羽鸡低价南下等因素,可能制约价格上涨幅度。

  从长期看,行业竞争的核心将聚焦于数智化转型与成本控制能力。上海钢联在2025年畜牧业数智化大会上指出,大数据技术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指导市场决策;而黄羽肉鸡行业也在通过“中国黄羽肉鸡品质推广行动”,以品质升级和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养殖主体而言,在行业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需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置于优先位置;而企业要在周期中立足,更需具备市场预判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唯有顺应供需变化、把握消费趋势,才能在畜禽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