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蛋鸡苗市场三季度深度回调,四季度能否“逆袭”?——从供需博弈看价格走势

时间:2025-10-20
来源:现代畜牧网



  一、三季度蛋鸡苗市场:于“冰寒”态势中持续下行
 
  (一)价格跌幅显著,触及阶段低位
 
  三季度蛋鸡苗市场价格呈现急剧下降趋势,似被“下跌机制”主导。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表明,蛋鸡苗均价为3.26元/羽,环比跌幅达20.10%,此跌幅对养殖户造成较大冲击。至9月末,蛋鸡苗价格降至2.89元/羽,较二季度末跌幅达25.71%,创下2025年年内次低价格,仅略高于1月低温淡季时水平。在山东、河北等主产区,鸡苗价格下滑明显。山东大厂鸡苗价格从二季度的3.5-4.2元/羽,降至三季度的2.7-3.4元/羽,中小厂价格也从2.8-3.2元/羽,下滑至2.4-2.6元/羽。河北地区情况类似,大厂鸡苗价格从3.6-4.3元/羽,跌至2.8-3.5元/羽,中小厂价格从2.9-3.3元/羽,降至2.5-2.7元/羽。如此迅猛的价格下跌,极大压缩了养殖户利润空间,部分养殖户甚至陷入亏损状态,市场弥漫着忧虑情绪。
 
  (二)供需失衡加剧,价量双降成普遍现象
 
  从供应端分析,前期父母代种鸡产能集中释放,致使商品代蛋鸡苗月均供应量较上半年增长8%。市场供应大幅增加,导致蛋鸡苗市场处于“阶段性过剩”状态。部分大型种鸡养殖场,因前期对市场形势判断过于乐观而盲目扩产,现阶段大量鸡苗集中上市,库存积压严重。种蛋利用率也从二季度的75%降至三季度的62%,意味着更多种蛋未能转化为有效鸡苗,进一步加重供应压力。以河南一家大型种鸡场为例,原计划每月销售100万羽鸡苗,三季度实际销量仅60万羽,库存积压40万羽,养殖场面临较大经营困境。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养殖亏损严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到极大抑制。7-8月,鸡蛋养殖单斤亏损0.3-0.5元,整个三季度,养殖端整体利润为-0.09元/斤,亏损状况使养殖户对补栏持谨慎观望态度。数据显示,代表企业鸡苗总销量环比减少10.34%,供需失衡状况加剧,“价量双降”成为三季度蛋鸡苗市场常态。在江苏某养殖大县,众多养殖户原计划在三季度扩大养殖规模,因持续亏损而放弃补栏计划,甚至减少养殖数量,行业整体呈现悲观氛围。
 
  二、三大核心因素:深度剖析三季度苗市低迷成因
 
  (一)供应端:新产能集中落地,库存压力骤增
 
  2024年下半年新增的父母代种鸡于2025年二季度进入产蛋高峰期,直接导致7-9月商品代鸡苗理论供应量同比增长15%。在山东,一家原本年产能500万羽鸡苗的种禽企业,因2024年底新增2万套父母代种鸡,2025年三季度实际出苗量达到600万羽,同比增长20%。此类扩产情况并非个别现象,部分种禽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逆势扩产,但市场消化能力有限,实际出苗量远超市场承载能力,鸡苗库存大量积压,销售困难,供强需弱格局进一步稳固,成为价格下行的关键因素。众多种禽企业仓库中鸡苗积压严重,即便降价抛售,仍难以找到足够买家,行业整体陷入库存困境。
 
  (二)需求端:养殖亏损严重,补栏意愿降至极低
 
  7-8月,鸡蛋价格持续低于3.5元/斤的成本线,养殖户单羽日亏损达0.1元,众多中小散户被迫提前淘汰180-200日龄的蛋鸡,遭受较大损失。在河北某养殖村,十几户养殖户因无法承受亏损,提前淘汰未进入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即便9月蛋价短暂反弹至成本线以上,养殖户仍心有余悸,对“旺季不旺”的市场表现印象深刻,补栏决策愈发谨慎,从“积极扩产”转变为“按需采购”,7-9月规模化企业补栏量同比减少20%,需求端疲软直接拉低蛋鸡苗价格。养殖户补栏行为更加理性,注重成本与收益核算,仅在利润空间明确时才考虑补栏,导致蛋鸡苗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三)情绪面:多重不利因素交织,市场信心严重受挫
 
  夏季高温高湿天气给养殖户带来较大挑战,雏鸡成活率下降10%-15%,为提高成活率,养殖户需投入更多精力与成本,养殖风险显著增加。尽管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环比回落5%,但单斤鸡蛋成本仍高达3.4元,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加之对四季度传统消费淡季的悲观预期,“买涨不买跌”心理在市场蔓延,养殖户补栏意愿更低,市场信心受挫,蛋鸡苗市场陷入恶性循环。在河南某养殖大县,众多养殖户原计划在三季度末补栏,因高温高湿天气风险及对未来市场的悲观预期而放弃,行业整体弥漫悲观情绪,对市场未来发展充满担忧与不确定性。
 
  三、四季度走势展望:在“寒冬”中孕育反弹契机
 
  (一)10月:淡季特征明显,价格或创年内新低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消费热潮消退,鸡蛋消费市场迅速进入阶段性低谷。学校开学后的集中采购结束,餐饮行业恢复常态,市场需求明显回落。从历史数据来看,此阶段蛋价通常会有较为明显下滑,预计环比跌幅在5%-8%之间。蛋价下跌进一步压缩养殖利润空间,养殖户补栏热情降至极低。在河南某养殖村,众多养殖户原计划10月补栏,因蛋价持续下跌、养殖利润微薄而放弃,选择继续观望。
 
  从供应端看,种禽企业前期积压库存尚未完全消化,新一批鸡苗又陆续上市,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大。部分种禽企业为刺激需求,推出“买十送一”“满减优惠”等促销活动,但市场反应冷淡,养殖户购买意愿较低。预计10月蛋鸡苗月均价将降至2.74元/羽,创下2025年年内新低,尽管价格较低,但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养殖户多选择谨慎观望。
 
  (二)11月:价格触底企稳,市场观望氛围渐浓
 
  经过一段时间持续下跌,11月蛋鸡苗价格下跌空间逐渐收窄,呈现阶段性触底特征。养殖企业经过长时间观望,开始为明年春季生产做准备,市场询价活动逐步增多。在河北一家大型养殖企业,进入11月后,开始频繁与种禽企业联系,咨询鸡苗价格与供应情况,为春季补栏做准备。
 
  然而,供应端充足格局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大量鸡苗仍充斥市场,鸡苗价格难以大幅反弹。预计11月蛋鸡苗月均价在2.70元/羽左右,市场将以震荡企稳为主,进入短暂观望期。市场各方均在等待需求端进一步变化及市场风向转变。
 
  (三)12月:季节性补栏发力,价格迎来温和反弹
 
  按照蛋鸡养殖周期,12月补栏的鸡苗对应2026年春季产蛋高峰期,符合养殖企业生产计划安排。季节性补栏需求在此阶段显著回升,养殖企业上春雏意愿增强,补栏需求集中释放,有望拉动鸡苗价格温和回升。在江苏某养殖大县,12月许多养殖企业加大补栏力度,鸡苗市场活跃度提升。
 
  但由于供应相对充足格局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量鸡苗仍供应过剩,鸡苗价格反弹幅度受限。预计12月均价回升至2.89元/羽,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的温和反弹态势。尽管价格有所回升,但与往年同期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复苏仍需时日。
 
  四、给养殖户的操作指南:精准把握补栏时机
 
  (一)短期(10月):谨慎观望,避免盲目抄底
 
  10月,蛋鸡苗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价格虽处低位,但鸡蛋消费淡季效应显著,养殖利润受蛋价下跌与饲料成本双重挤压,补栏风险较大。养殖户应密切关注鸡蛋价格走势与饲料成本变化,保持谨慎观望态度,避免因低价诱惑而盲目抄底。在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盲目补栏可能导致亏损加剧,养殖户应理性对待市场波动,确保养殖经营稳健。
 
  (二)中期(11月):密切跟踪,做好补栏准备
 
  11月,市场进入企稳阶段,养殖企业开始为春季生产做准备,市场询价活动增多。养殖户应加强与种禽企业沟通合作,密切跟踪市场供需动态与价格走势,根据自身养殖规划提前做好补栏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鸡舍清洁消毒、优质饲料储备等,为春季补栏及生产奠定基础。
 
  (三)长期(12月):适时补栏,合理规划产能
 
  12月,季节性补栏需求回升,鸡苗价格温和反弹,此时补栏对应明年春季产蛋高峰期,符合养殖周期规律。养殖户应根据自身资金状况与市场预期适时补栏,合理规划产能,选择优质鸡苗,加强养殖管理,提高雏鸡成活率,为明年生产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四季度蛋鸡苗市场将经历从需求淡季向季节性补栏周期的过渡,价格走势呈现“先抑后扬”特征。养殖户需理性看待市场波动,精准把握补栏时机,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经营。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