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肉鸡行业9月销售分化:白羽鸡冰火两重天,黄羽鸡量价齐升

时间:2025-10-16
来源:现代畜牧网



  一、行业整体概览:分化行情凸显结构性差异
 
  2025年9月,肉鸡市场格局呈现显著动态变化,8家上市企业的销售数据清晰呈现出行业内的明显分化态势,反映了行业整体概览中分化行情下的结构性差异。
 
  在白羽肉鸡领域,市场走势呈现出显著的两极分化。圣农发展凭借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行业中脱颖而出。2025年9月,其销售收入达到18.63亿元,同比增长14.94%,环比增长0.29%。在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收入与销量均实现增长;深加工肉制品板块表现尤为突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6.19%,销量增长54.86%。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圣农发展持续优化销售结构,零售C端、出口等渠道实现高速增长,产品价格保持坚挺,同时综合造肉成本不断下降,稳固了盈利基础。民和股份与仙坛股份同样借助产能释放,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民和股份因存栏种鸡增加及上孵种蛋增多,商品代鸡苗销量同比上涨36.97%;仙坛股份调理品工程项目稳步推进,鸡肉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8.32%。
 
  然而,益生股份在此次市场行情中面临挑战。尽管白羽肉鸡苗销售数量同比增长6.89%,但其销售收入却同比下降6.82%,环比下降12.01%。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苗虽销售数量同比、环比均增加,但销售收入同样下滑,凸显了量增价跌的困境,侧面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冲击。
 
  黄羽肉鸡板块则呈现出繁荣景象,旺季行情持续升温。温氏股份销售肉鸡1.23亿只,收入34.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7%、8.69%;立华股份销售肉鸡5318万只,销售收入15.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8%、13.44%;湘佳股份销售活禽391.71万只,销售收入9661.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2%、15.43%;德康农牧销售黄羽肉鸡803.4万只,销售收入2.89亿元,销售均价环比增长15.71%。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高品质、营养健康的黄羽肉鸡需求日益旺盛,叠加产能优化,头部企业淘汰低效种鸡,市场供需结构得到优化,推动黄羽肉鸡实现量价齐升。
 
  二、白羽肉鸡:销量增长与盈利承压并存
 
  (一)增长型企业:产能扩张与结构优化双轮驱动
 
  1、圣农发展:深加工发力对冲毛鸡周期
 
  2025年9月,圣农发展业绩表现出色,销售收入达18.63亿元,同比增长14.94%,环比微增0.29%,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这一成果得益于其在产业链上的深度布局与持续深耕。在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数量为13.91万吨,同比增长10.56%,展现出稳定的产能输出能力。深加工肉制品板块表现突出,销售收入9.89亿元,同比激增36.19%,占总营收比例高达53%,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从渠道拓展角度来看,零售C端与出口渠道的高速增长对圣农发展的业绩提升起到关键作用。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发展,消费者对高品质、便捷的鸡肉深加工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圣农发展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加大在零售C端的产品投放与市场推广力度,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从传统的鸡胸肉、鸡腿,拓展到各种即食鸡肉零食、预制鸡肉菜品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与消费场景需求。在出口方面,凭借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圣农发展的产品成功进入多个国际市场,出口量逐年攀升,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在成本控制方面,圣农发展通过精益化管理,持续优化养殖、加工流程,综合造肉成本同比下降。例如,在养殖环节,利用智能化养殖设备,精准控制鸡群的饲料投喂量、生长环境温度湿度等,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在加工环节,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成本的有效控制与销售结构的优化,使圣农发展在面对毛鸡价格波动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盈利基础更加牢固。
 
  2、民和股份:种鸡存栏提升带动鸡苗销量大增
 
  2025年9月,民和股份商品代鸡苗销售数据表现良好,销售数量2641.72万只,同比增长36.97%,环比增长3.47%;销售收入8534.45万元,同比增长25.16%。这一增长态势源于公司在种鸡养殖环节的持续投入与产能释放。公司存栏种鸡数量的增加,以及上孵种蛋数量的提升,为鸡苗产量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公司在鸡苗市场的份额逐步扩大。
 
  然而,市场的复杂性在民和股份的数据中也有所体现。尽管鸡苗销量持续增长,但环比收入微降1.23%,这表明鸡苗价格在短期内面临一定压力。究其原因,市场上鸡苗供应量的增加,以及下游养殖企业采购积极性的波动,都对鸡苗价格产生了影响。为应对这一挑战,民和股份正积极优化种鸡结构,通过引进优良种鸡品种、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高优质鸡苗的占比,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价格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3、仙坛股份:调理品产能释放拉动同比增长
 
  2025年9月,仙坛股份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11.95%,销量5.70万吨,同比增长18.32%,在市场中取得较好成绩。尽管环比数据分别下降6.05%、5.09%,但其食品加工板块表现亮眼。食品加工板块收入同比激增56.92%,这得益于公司调理品工程项目的稳步推进。调理品一期工程项目在研发、品牌建设、销售市场等方面已步入正轨,二期工程于2024年7月17日顺利投产,此后调理品生产产能逐步释放,生产加工数量不断增加,带动了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的同比大幅增长。
 
  从公司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仙坛股份正加速从传统的“原料鸡”供应商向“深加工食品”企业转型。公司不断加大在调理品研发上的投入,推出多种口味、多种规格的鸡肉调理品,如奥尔良风味鸡翅、黑椒鸡胸肉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除传统的商超渠道外,还加大在电商平台、餐饮连锁企业的布局,预计2025年调理品收入占比将达15%,逐步在深加工领域站稳脚跟,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与转型升级。
 
  (二)下滑型企业:价格波动冲击盈利表现
 
  益生股份:鸡苗量增价跌,种猪业务成亮点
 
  2025年9月,益生股份在白羽肉鸡苗市场中面临销量与收入背离的困境。公司白羽肉鸡苗销售数量5283.72万只,同比增长6.89%,但销售收入仅1.88亿元,同比下降6.82%,环比下降12.01%。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鸡苗价格的下跌,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2.8%,尽管销量有所增长,但难以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收入损失。
 
  在新品方面,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苗展现出独特的市场表现。销售数量800.69万只,同比增长42.34%,环比增长28.79%,但销售收入685.68万元,同比下降18.48%,环比下降25.70%。这表明新品在市场推广初期,虽然市场接受度在逐步提升,销量增长明显,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定价相对较低,尚未实现量价齐升,仍处于市场培育与品牌塑造阶段。
 
  不过,益生股份的种猪业务成为公司业绩的新亮点。2025年9月种猪销售数量12585头,同比增长475.45%,销售收入2808万元,同比增长356.68%。随着国内生猪市场的逐步回暖,以及公司在种猪养殖技术上的不断突破,种猪产能稳步释放,市场份额快速扩大,种猪业务正逐渐成长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肉鸡苗业务的不足,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黄羽肉鸡:消费旺季驱动量价齐升
 
  (一)龙头稳健增长:规模与效率双优势
 
  1、温氏股份:量价齐升领跑行业
 
  在黄羽肉鸡市场,2025年9月温氏股份的销售成绩显著,销售肉鸡1.23亿只,收入34.63亿元,毛鸡均价13.53元/公斤,环比分别增长5.07%、17.15%、11.36%,同比分别增长4.77%、8.69%、3.84%。公司长期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使其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快速扩大养殖规模,保障稳定的产能输出。
 
  临近中秋国庆双节,市场对鸡肉的需求大幅增加。在鲜品与熟食渠道,温氏股份凭借其优质的产品与广泛的市场布局,订单量猛增。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走亲访友、家庭聚餐增多,对鲜鸡肉的采购量明显上升;餐饮行业为满足节日期间的消费高峰,也加大了对温氏鲜品与熟食鸡肉产品的采购力度。同时,公司白羽鸡苗累计销售1.23亿只,为下游养殖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鸡苗供应,保障了下游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也为公司未来的肉鸡销售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立华股份:肉鸡增收与肉猪承压并存
 
  2025年9月,立华股份销售肉鸡5318.22万只,收入15.02亿元,均价13.02元/公斤,环比分别增长1.19%、13.79%、11.38%,同比分别增长9.58%、13.44%,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但在肉猪业务方面,却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销售收入3.28亿元,环比下降6.82%。这主要是因为生猪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猪价下行,导致公司肉猪业务盈利空间被压缩。
 
  不过,立华股份在黄羽鸡业务上的优势显著。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品种改良,培育出如“雪山鸡”等优质黄羽鸡品种,这些品种肉质鲜美、口感独特,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溢价能力,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冰鲜产品战略,目前冰鲜产品占比已达40%。冰鲜产品相较于传统活禽销售,不仅更加卫生、安全,而且便于运输与储存,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冰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立华股份凭借其产品品质与市场布局优势,在冰鲜黄羽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有效增强了公司在黄羽鸡市场的抗周期能力。
 
  (二)区域龙头突围:差异化竞争显成效
 
  1、湘佳股份:活禽销售逆势上扬
 
  2025年9月,湘佳股份销售活禽391.71万只,收入9661.86万元,均价12.10元/公斤,环比分别增长12.37%、29.54%、13.11%,同比分别增长1.22%、15.4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逆势增长。公司聚焦“冰鲜活禽”的差异化定位,精准把握了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在湖南、湖北等主销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湘佳股份的冰鲜产品正好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对新鲜、安全、高品质鸡肉的需求。
 
  中秋前后,是家庭聚餐、节日宴请的高峰期,终端市场对冰鲜鸡肉的需求激增。湘佳股份依托其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与广泛的销售网络,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将新鲜的冰鲜鸡肉及时送达各大商超、农贸市场等终端销售点。同时,公司在成本管控上也下足功夫,通过优化养殖流程、降低饲料成本等措施,使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同时,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区域市场的竞争优势。
 
  2、德康农牧:均价大涨凸显区域优势
 
  德康农牧作为西南地区的黄羽肉鸡龙头企业,2025年9月销售黄羽肉鸡803.4万只,收入2.89亿元,均价15.17元/公斤,环比增长15.71%,表现亮眼。公司受益于本地消费旺季的市场红利,西南地区消费者对黄羽肉鸡的喜爱程度较高,尤其是大规格黄羽鸡,在节日期间常被用于家庭聚餐、宴请宾客等场合,市场需求旺盛。
 
  在成本方面,饲料成本的下降为德康农牧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玉米价格同比下降8%,作为黄羽肉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价格的下跌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公司通过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进一步降低单位养殖成本,使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从全年数据来看,1-9月累计收入20.49亿元,同比增长12%,展现出公司在区域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与良好发展态势,未来有望继续依托区域优势,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
 
  四、差异背后的深层逻辑:供需结构与市场策略分化
 
  (一)白羽鸡:产能过剩压制价格,深加工成破局
 
  关键在白羽肉鸡市场,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从行业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国祖代白羽肉种鸡存栏212.70万套,同比增加9.79%,在产存栏138.34万套,同比增加16.97%;父母代种鸡总存栏8367.92万套,同比增加7.47%。如此庞大的种鸡存栏量,直接导致商品代白羽肉雏鸡供应量激增,上半年累计销量达47.76亿只,同比增长19.4%,预计全年销量将突破90亿只,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益生股份与民和股份作为鸡苗生产企业,受产能过剩影响显著。益生股份2025年9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收入环比下降12.01%,民和股份虽鸡苗销量增长,但收入环比微降1.23%,均凸显鸡苗价格的下行压力。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鸡苗价格持续低迷,益生股份商品代鸡苗销售单价同比下降幅度明显,反映出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企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然而,圣农发展与仙坛股份却另辟蹊径,通过深加工业务成功破局。圣农发展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收入占比高达53%,仙坛股份调理品业务也在快速发展,这使得它们在面对毛鸡价格波动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圣农发展为例,公司不断加大在深加工领域的投入,开发出盐酥鸡、鸡块、鸡翅中等多种调理品,以及卤味、烤鸡、速食套餐等熟食制品。这些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毛利率较生肉产品高15-20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毛鸡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从市场策略来看,圣农发展积极拓展全渠道销售,在B端与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建立长期合作,B端营收占比超60%;在C端通过天猫、京东旗舰店及抖音电商平台,推出家庭装、小包装产品,2025年上半年C端营收同比增长35%,其中抖音电商单月销售额突破1亿元。仙坛股份则通过优化调理品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积极开拓电商平台、餐饮连锁企业等销售渠道,逐步在深加工市场站稳脚跟。随着消费者对方便、快捷、高品质食品需求的增加,深加工业务有望成为白羽肉鸡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点。
 
  未来,白羽肉鸡行业需密切关注种鸡存栏去化速度。若10月鸡苗价格出现反弹,或许预示着行业去产能周期接近尾声,市场供需关系将逐步改善。但在去产能过程中,企业仍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深加工业务占比,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黄羽鸡:消费升级与产能优化共振
 
  2025年9月,黄羽鸡市场呈现出繁荣态势,其均价环比涨幅超过10%,背后是消费升级与产能优化的双重驱动。
 
  从消费端分析,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的来临,为黄羽鸡市场注入强劲消费动力。食品加工企业,诸如绝味、周黑鸭等,为满足节日期间市场需求,备货量同比增加20%;餐饮渠道,尤其是火锅、煲汤类餐饮,采购量环比增长18%。以火锅行业为例,黄羽鸡凭借鲜美肉质、丰富营养,成为火锅食材的热门选择,节日期间火锅店对黄羽鸡的采购量大幅增加。同时,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对“高蛋白、低脂肪”的黄羽鸡需求日益旺盛,其在中高端餐饮场景中的渗透率已提升至35%,北京、上海等地商超冰鲜黄羽鸡销量每周增长10%。
 
  在供应端,行业产能优化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行业持续亏损,中小散户加速离场,在产父母代存栏量降至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较峰值减少15%。温氏、立华等龙头企业主动淘汰低效种鸡,上半年淘汰数量超过200万只,9月商品代鸡苗供应量同比下降8%。此外,8-9月的高温天气影响了肉鸡生长周期,出栏均重下降3%,养殖户惜售压栏现象普遍,压栏比例达25%,导致市场大规格黄羽鸡(5斤以上)供给量减少12%,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随着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冰鲜鸡、熟食在黄羽鸡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立华股份冰鲜产品占比已达40%,温氏股份推进“五三二”战略,计划实现50%毛鸡、30%鲜鸡和20%熟鸡的销售结构。冰鲜鸡、熟食不仅更加卫生、安全,便于运输与储存,而且通过深加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推动行业从传统的“毛鸡竞争”转向“产品溢价”竞争。湘佳股份开发的“即烹土鸡”预制菜,9月销量环比激增40%,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未来,黄羽鸡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与产能优化。随着冷链物流不断完善与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冰鲜鸡、熟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行业集中度也将不断提升。但行业仍需警惕生猪价格超预期反弹对需求的分流,以及冬季禽流感疫情对存栏量的潜在冲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五、后市展望:白羽筑底、黄羽延续强势
 
  (一)白羽肉鸡:短期承压,中期看产能去化
 
  展望未来,白羽肉鸡市场短期内仍将面临一定压力。从近期市场数据来看,10月白羽鸡苗价预计仍将处于低位,在1.8-2.2元/羽区间徘徊。这主要是由于前期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处于高位,导致商品代鸡苗供应量充足,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难以上涨。益生股份9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收入下滑,便是市场价格低迷的体现。
 
  不过,圣农、仙坛等具备深加工业务的企业,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盈利韧性将愈发凸显。圣农发展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深加工肉制品板块占比高,能够有效抵御毛鸡价格波动风险。即便在鸡苗、毛鸡价格下行时,深加工产品的高附加值与稳定销售,仍能保障公司盈利。仙坛股份调理品业务稳步推进,同样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降低了对传统鸡肉销售的依赖。因此,成本管控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行业低谷期更具生存与发展优势,它们通过优化内部管理、降低养殖与加工成本,能够在价格战中保持竞争力,等待市场回暖。
 
  从中长期来看,白羽肉鸡行业的周期拐点,取决于产能去化程度。当前,全国在产祖代白羽肉种鸡存栏量仍处于高位,约4200万套,远超正常水平(3800万套以下)。只有当能繁种鸡存栏量降至合理区间,市场供需关系才能得到有效改善。按照行业规律,祖代种鸡更新量大幅下降后,约12-18个月后商品代供应才会逐步收紧。2025年1-7月全国祖代更新量同比大幅下降33.6%,若这一趋势持续,预计2026年Q1,白羽肉鸡市场或迎来周期拐点,价格有望触底回升,行业盈利空间将逐步扩大。
 
  (二)黄羽肉鸡:旺季行情延续,关注结构升级
 
  随着冷链物流日益完善与预制菜需求迅猛增长,黄羽鸡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黄羽鸡冰鲜、熟食渗透率约为45%,预计未来有望提升至60%。这一趋势不仅能延长产品保质期,扩大销售范围,还能提升产品附加值。立华股份冰鲜产品占比已达40%,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冰鲜、熟食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春节前是黄羽肉鸡的传统备货周期,市场需求旺盛。预计11-12月,黄羽肉鸡均价将维持在13-14元/公斤。临近春节,消费者对黄羽肉鸡的采购量将大幅增加,无论是家庭聚餐、走亲访友,还是餐饮行业的年夜饭预订,都将带动黄羽肉鸡的销售。温氏、立华等龙头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温氏股份凭借“公司+农户”模式,保障了稳定的产能输出;立华股份通过品种改良与冰鲜产品战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未来,这些龙头企业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向头部集中,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结语:分化行情下的价值锚点
 
  回顾2025年9月肉鸡市场,白羽与黄羽肉鸡走势的巨大差异,深刻诠释了“结构分化”的内涵。白羽肉鸡在产能过剩的困境中艰难前行,企业在价格战与去产能的双重压力下,积极寻求转型突破;黄羽肉鸡则借助消费升级的契机,凭借品质优势与产能优化,尽享市场增长红利。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分化行情中也潜藏着机遇。在白羽肉鸡领域,那些深加工占比高、成本护城河深的企业,如圣农发展,凭借全产业链协同与精细化管理,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成为行业的价值标杆。黄羽肉鸡板块,温氏股份、立华股份等凭借规模效应、技术优势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投资者不可忽视的优质标的。
 
  行业的未来,在于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提升”。无论是白羽肉鸡企业对深加工业务的拓展,还是黄羽肉鸡企业在品质升级、冰鲜化转型上的努力,都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唯有那些能够敏锐洞察市场变化、不断创新求变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