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猪价跌破12元创年内新低!养殖户每头最高亏 263 元,政策能否破局?

时间:2025-10-03
来源:卓创资讯、新华财经、网络综合等



  受市场供应过剩的拖累,国内生猪价格自8月中旬起进入持续下行通道。截至30日,全国生猪均价已降至12.24元/公斤区间,部分区域价格甚至跌破12元/公斤,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同步下探至12240元/吨,这一价格也是2024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供给端压力难缓解

  当前生猪市场供给端持续处于过剩格局。卓创资讯分析师容志发表示,当前市场生猪供给量处于极度充裕水平。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4038万头,这一规模相当于正常市场需求的103.5%,仍旧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

  从产能趋势来看,今年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呈现逐月递增态势,这一趋势预示着下半年生猪出栏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农产品分析师张晓君指出,当前生猪出栏体重依旧处于近年度较高区间,在阶段性供给过剩的市场环境下,这一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生猪价格的承压下行节奏。

  并且某平台数据显示,9月全国生猪计划出栏量预计达1331.95万头,较8月实际出栏量微增1.29%,较去年同期则大幅提升17.46%。值得关注的是,受8月高温天气影响,部分养殖企业未能按期完成当月出栏计划,这部分延后出栏的生猪,将进一步加重9月市场的供给压力......

  张晓君还提到,当前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后备母猪存栏量保持充足,在有序淘汰低效母猪的同时,整体生产效率也在持续优化。部分企业的PSY已提升至28-29头区间,这一生产效率水平为后续生猪供给提供了坚实支撑,短期内供给过剩的局面难以快速扭转。

  需求端表现同样未能为市场提供有效支撑。张晓君分析称,9-10月仍处于生猪消费淡季,尚未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市场对冬季消费表现普遍抱有期待,但从近年情况来看,南方地区腌腊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北方地区节前备货虽相对集中,但备货周期较短,对整体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综合来看,年底消费端虽会出现季节性回升,但整体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行业盈利承压,养殖户陷入亏损

  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9月28日,自繁自养模式下的养殖户平均每头亏损116元,而采用外购仔猪育肥模式的养殖户,每头亏损额已达263元,不同模式下的亏损差异进一步凸显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容志发指出,当前行业整体养殖成本呈现分化态势:集团企业每斤约6.5元,头部优秀企业可将成本控制在每斤6元左右,而散养户成本则普遍在每斤7元左右。当前生猪价格已触及多数养殖主体的成本红线,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判断,当前生猪价格尚未触及底部,行业仍将处于艰难的“磨底周期”。张晓君表示,短期维度看,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难以扭转,生猪价格仍将处于承压状态;从中期维度分析,受上半年仔猪出生量持续增加的影响,下半年生猪供应量预计将继续增长,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制约生猪价格的反弹空间,难以出现实质性回暖。

  马洪堃从另一角度佐证了这一观点:当前淘汰母猪价格仍维持在每斤5元的高位水平,若这一价格能降至每斤3元左右,才能说明能繁母猪淘汰力度真正加大、存栏量进入实质性下降阶段。当前淘汰母猪的价格水平,反映出行业产能去化进程尚未充分推进,短期内生猪价格缺乏回升动力。

  不过从长期视角来看,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地推进,有望为市场带来结构性转机。中金公司相关研报指出,若四季度产能调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望实现实质性回落,预计降至3900万头左右。按照生猪10个月左右的生产周期推算,商品猪出栏量的下降趋势将在2026年下半年逐步显现,届时市场供需关系或将迎来显著改善,行业有望逐步走出“磨底周期”。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