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跌了 东北玉米要危险了?
时间:2025-09-22
来源:新农观
大家好,这两天因为家里有事,停更了几天,感谢大家没有取关。但行情一直在关注着,正如上周刚说到的,东北玉米的上涨果然是到头儿了,也就是在话音刚落的第二天,东北玉米就出现了下调。
最先降价的应该是辽宁黑山30水潮粮报价从0.85元/斤落到了0.83元/斤,随后黑龙江多家企业也开始下调报价。
至此,东北玉米结束了之前一直上涨的状态。
为啥跌了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新玉米来了。
这有点像叶公好龙,龙没来之前,一直在说喜欢龙,让龙快点来,等龙真的来了,反倒吓跑了。
新玉米就是这么个情况。
黑龙江玉米为啥跌了?
和山东一样,上量增加了。
上量为啥增加了?
说明前期的喊涨效果到位了。
玉米没上市前,各种涨价不断,但我们之前分析过,有一部分是低库存补库的真实需求,但是有一部分则是情绪给喊涨的。
喊涨新玉米主要就是一个目的:制造一种今年玉米很火爆的场面。
有人说,那玉米火爆了大家不就不愿卖粮了吗?
并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也是博弈。
一方面,玉米行情火爆,确实有抢粮囤粮的意愿,但另一方面,更多还要参考去年的行情。
今年玉米给出的开秤价格比去年高,而且玉米丰产概率大,再加上猪价频频走低,去产能的大山就在眼前,所以市场的普遍心态更多是抓住眼前的机会赶紧变现。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新粮上市以后,黑龙江企业门前的到货车数量猛增的原因。
但企业的真实需求是要抢玉米吗?
也是,也不是。
短期是要补充库存,但更重要的目的则是要压价收粮,毕竟饲料需求一般,而深加工还在亏损中,不太可能去大幅提价收玉米。
所以只能上演这种叶公好龙式的虚张声势,等把玉米喊来以后,再集体降价。
那东北玉米这么一跌,是不是就危险了呢?
毕竟真实目的已经暴露出来了,压价的大刀已经砍下来了。
短期来看,应该还没有大风险,但长期来看,玉米还得有一波明显的回调。
为什么?
第一,短期玉米仍有硬需求。
今年玉米渠道库存整体都偏低,虽然深加工亏损,但是也仍然有补库的需求。
而饲料方面,虽然猪价下跌,但短期内产能仍处于高位,所以仍有刚需,再加上东北和山东华北不同,山东华北有小麦替代,但是东北没有,只能依靠玉米,所以对玉米有硬需求。
第二,跌猛了,农民不认。
今年大家对玉米的情绪比去年要高,尤其从基层来看,情绪反应模式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和上一年对比。
比什么呢?
比价格、比行情、比质量。
从去年行情来看,早卖的都后悔了,而且今年种植成本下降了,留给玉米博弈的空间也相对多了一些,所以只要玉米不出现质量问题,价格太低农民是不认的。
第三,但从长期看,玉米还是得回归到供需面上。
供需面是什么?
最大的雷点就是需求不景气。
玉米并不是没有需求,但是由于需求行情不景气,所以会导致企业把这种刚需战线拉长,大概率会继续延续去年的低库存策略。
而市场对于玉米的心态是复杂的,既有囤粮待涨的意愿,也有提心吊胆的担忧,从情绪层面来看,仍然是买方市场更强势,所以短期玉米大跌的风险不高,但是到10月11月,玉米大上量的时候,可能还要出现一轮明显的回落。
东北玉米高开低走的格局已经很明显了。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