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在低蛋白蛋鸡日粮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5-09-17
来源:蛋鸡营养荟
在现代蛋鸡生产体系中,效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通过精准调整粗蛋白水平,甘氨酸或许能成为维持生产性能的又一选择。
在蛋鸡营养领域,降低粗蛋白(CP)已被众多饲料专业人士视为有益举措。其优势包括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氮废弃物排放并提升整体效率。然而,实现高产性能、维持机体健康与控制饲料成本之间始终存在微妙平衡。蛋白质降幅过大,可能导致产蛋量或蛋品质量下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甘氨酸这种结构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氨基酸,正重新获得全球关注。
传统上甘氨酸被归类为“非必需氨基酸”,但在现代家禽日粮中,更准确的标签应是“条件性必需氨基酸”。这一特性在降低粗蛋白水平,并单独补充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时尤为显著。在此情境下,甘氨酸对确保尿酸充分合成、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增强免疫功能,乃至维持正常卵黄形成都具有关键作用。简言之,当豆粕等完整蛋白质源被大限度减少时,甘氨酸有助于维持蛋鸡的生产性能——这至少是营养学界的主流观点。
甘氨酸作用示意图
2025年最新研究通过在实际生产体系中验证该理论,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合成甘氨酸后得出结论:即使粗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补充甘氨酸仍能有效维持产蛋率、蛋重和饲料效率;蛋壳质量和蛋黄重量保持稳定,氮排泄量减少,表明氨基酸利用效率提升。这些结果完全符合理论预期:当粗蛋白水平极低时,机体自身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会受限,而甘氨酸正好能提供所需的关键前体物质。
对配方师和饲料专业人士而言,这意味着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将蛋白质水平降至比以往更低的水平。随着氨基酸精准配比日粮的发展,甘氨酸及其代谢伴侣--丝氨酸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不过也有营养学家提醒,降低粗蛋白意味着动物无法从天然原料中获取其他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无法获得完整原料中的其他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但这属于另一讨论范畴。
在实际应用方面,确定甘氨酸添加量时需综合考虑日粮中甘氨酸+丝氨酸的总含量(通常范围为1.8%至2.0%,具体取决于鸡只年龄和生产阶段)。特别是对于代谢效率随年龄下降的老龄蛋鸡,较高添加量可能更具益处,但这一点尚需进一步验证。
在现代蛋鸡生产体系追求极致效率的背景下,甘氨酸为实现粗蛋白精准调控的同时维持生产性能提供了新路径。虽然这种氨基酸并非最受瞩目的营养素,但在低蛋白家禽日粮领域,它正持续获得科研界与产业界的重点关注。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