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鸡价涨势如虹:从单只亏损到盈利4元,养殖端上演“逆袭”剧本
时间:2025-09-11
来源:现代畜牧网
一、黄羽鸡市场现状:价格回升驱动行业扭亏为盈
(一)价格反弹力度强劲,养殖端重拾盈利
自8月起,黄羽肉鸡价格呈持续回升态势。截至9月初,青脚麻鸡均价达到11.5元/公斤,相较于7月低点上涨幅度超过2.7元/公斤,涨幅达30%。依据Mysteel数据测算,按照5.5斤/只的出栏体重、2.1的料比进行计算,当前单只毛鸡理论盈利为4.88元,与上半年单只亏损2-3元的亏损周期相比,实现了显著逆转。据某上市企业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已全面恢复盈利状态,单只鸡净利润可达3-4元,部分高效养殖户盈利空间更为可观,有望弥补上半年的亏损。
(二)上市公司量价齐升,业绩修复显著
头部企业率先从价格回暖中受益:
温氏股份:8月黄羽鸡销售均价为12.15元/公斤,环比上涨22.85%,销售收入达48.25亿元,环比增长27.63%;立华股份:均价为11.69元/公斤,环比涨幅19.65%,收入环比增长27.66%,上半年单季度亏损局面得以结束;湘佳股份:均价10.70元/公斤,环比涨幅高达36.28%,收入增幅达46.85%,实现了逆势量价双升。
二、价格回升背后的双重驱动逻辑
(一)供应端:产能去化+出栏缩量,供需格局重构
前期亏损加速产能出清:2025年上半年,黄羽鸡价格持续下行,一度降至近五年的最低水平,多地中小养殖户深陷亏损困境。以华东地区为例,上半年毛鸡出栏均价仅为9.5元/公斤,低于12元/公斤的成本线,每出栏一只鸡,中小散户平均亏损5-8元。在沉重的亏损压力下,大量中小散户被迫退出市场,部分地区黄羽鸡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减少50%。行业上游父母代种鸡存栏量也大幅下降,截至7月,父母代种鸡存栏量降至2200万套,为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直接导致8月大鸡出栏量同比减少18%,市场供应缺口显现,进而推动价格上涨。
养殖周期错配催生价格窗口期:每年7-8月是黄羽鸡的传统出栏淡季,养殖户为规避高温天气带来的养殖风险,通常会减少投苗量,致使这一时期市场大规格毛鸡供应先天不足。今年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进一步降低了黄羽鸡的育肥效率,延长了出栏周期,加剧了市场毛鸡供应紧张的局面。据统计,8月市场大规格毛鸡出栏量环比下降15%,价格随之上涨,较6月上涨35%,实现了淡季反涨。
(二)需求端:旺季效应叠加消费升级,终端需求回暖
季节性消费提振: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居民家庭聚餐、走亲访友频次增加,对生鲜食材的需求旺盛。活禽市场作为黄羽鸡的传统销售渠道,走货速度明显加快。在广东、广西等黄羽鸡消费大省,活禽日均交易量环比增长20%,农贸市场中清远麻鸡、三黄鸡等品种供不应求,养殖户与批发商补货需求强烈,拉动价格上涨。餐饮行业也迎来备货高峰,各类以黄羽鸡为食材的粤菜、湘菜餐厅加大采购量,如广东白切鸡、湖南东安鸡等经典菜品,刺激了黄羽鸡的终端消费。
冰鲜渠道扩张助力溢价: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冰鲜禽肉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温氏、立华等黄羽鸡龙头企业积极布局冰鲜业务,加大冷链设施建设与市场推广力度。8月,冰鲜禽肉在黄羽鸡销售总量中的占比提升至35%,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百分点。冰鲜产品因品质稳定、食用便捷,终端售价较活禽高出15%-20%,拓宽了企业盈利空间,推动行业盈利中枢上移,即便在活禽价格波动时,冰鲜业务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利润,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上市公司:从“量增价跌”到“戴维斯双击”
(一)成本管控能力成核心竞争力
在饲料原料价格长期高位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化养殖与育种优势,成功构筑起成本“护城河”。温氏股份作为行业龙头,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将黄羽鸡完全成本降至5.6元/斤,相较于年初下降0.3元/斤。立华股份依靠自主研发的育种技术,搭配精准的饲料配方,成本更是低至5.5元/斤以下,较去年同期降低0.4元/斤。二者成本均低于当前市场均价(6-6.5元/斤),每出栏一只鸡,毛利空间可达1.5-2元。
反观中小散户,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与技术支持,成本普遍在5.8-6.2元/斤,单只鸡盈利较龙头企业少1-1.5元,盈利弹性被极大压缩。在市场价格波动时,中小养殖户抗风险能力较弱,易陷入亏损,而龙头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能在价格低位时维持盈利,在价格回升时获取更高利润,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二)业绩预告释放积极信号
头部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业绩预告,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温氏股份明确表示,自8月起养鸡业务已重回盈利区间,下半年将加快鲜品屠宰布局,计划将鲜品市场占有率提升10%,拓展高附加值业务。立华股份透露,随着价格攀升至成本线之上,预计第三季度肉鸡板块将实现扭亏为盈,全年肉鸡出栏量有望冲击5.5亿只,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湘佳股份借助互动平台表明,行业回暖直接带动公司冰鲜产品销量,8月冰鲜禽肉收入占比一举突破40%,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公司计划在年底前再开拓500个商超销售网点,深化冰鲜业务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产品溢价能力,多维度受益于行业复苏红利。
四、后市展望:短期看涨与中长期挑战并存
(一)短期:旺季余温支撑价格高位震荡
上海钢联分析师张文萍指出,9月传统消费旺季叠加供应端收缩,黄羽鸡价有望维持在11-12元/公斤的高位,中秋前或现小幅冲刺行情,单只盈利稳定在3-4元。但需警惕10月后商品代鸡苗集中出栏可能带来的供应压力,预计价格或有阶段性回调。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与成本博弈决定周期走向行业普遍认为,若2025年Q4能繁种鸡存栏维持去化趋势,2026年黄羽鸡供应有望进入紧平衡状态,价格中枢上移至12-13元/公斤。然而,饲料原料价格波动、疫病风险及散户跟风补栏仍可能干扰周期节奏,头部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渠道议价权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因素。
五、给从业者的两大建议
(一)养殖户:把握盈利窗口,理性规划补栏
短期:适重鸡(5.5-6斤)应逢高出栏,避免过度压栏。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高峰已过,市场需求短期将出现下滑。且近期鸡苗补栏量逐渐增加,预计10-11月商品代毛鸡出栏量将明显上升,市场供应压力增大。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在鸡只达到适重后,及时出栏,锁定利润,防止价格回调导致盈利缩水。
中长期:关注种鸡质量,优先补栏生长效率高的中慢速品种(如雪山草鸡),搭配饲料配方优化,将料比控制在2.1以内。中慢速品种黄羽鸡肉质鲜美、风味独特,契合当下消费升级趋势,在终端市场售价更高、更受欢迎。优化饲料配方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养殖户可与专业饲料企业合作,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鸡只的营养需求,精准调配饲料,在保证鸡只健康生长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消耗,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二)投资者:聚焦成本优势突出的龙头标的
光大证券建议,重点关注温氏股份(全产业链布局,抗周期能力强)、立华股份(黄羽鸡市占率第二,冰鲜渠道扩张快)及湘佳股份(区域龙头,冰鲜溢价显著)。短期博弈关注价格弹性,中长期配置关注产能壁垒与消费升级红利。温氏股份作为行业巨擘,凭借完善的育种、养殖、屠宰、销售全产业链,能有效平抑价格波动风险,在市场低谷期仍能维持稳定运营;立华股份凭借先进育种技术与高效养殖模式,黄羽鸡成本控制业内领先,且大力拓展冰鲜渠道,已在华东、华南等地建立完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湘佳股份深耕湖南、湖北等区域市场,在当地拥有极高品牌知名度与消费者忠诚度,冰鲜产品在区域商超渠道铺货率超80%,产品溢价明显。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期限,合理配置相关标的,分享黄羽鸡行业复苏红利。
结语:周期反转中的“胜者为王”
黄羽鸡价的回升不仅是短期供需错配的结果,更是行业产能去化、龙头效率提升的集中体现。对于养殖端而言,这轮盈利周期既是“回血”机会,也是优化产能结构的关键窗口;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清醒认识到短期价格波动与中长期价值的差异——唯有具备成本优势、渠道壁垒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周期震荡中持续领跑。毕竟,禽养殖行业的竞争,从来都是“剩”者为王。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