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黏菌素的特点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配伍
时间:2025-09-04
来源:养殖精灵
硫酸黏菌素是纯生物发酵得到的碱性多肽类天然抗菌素,纯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预混剂为浅褐色或褐色颗粒或粉末。
硫酸黏菌素杀菌机制是它通过不可逆地破坏细菌细胞膜发挥强大抗菌作用。进入体内后,能强力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菌体内如氨基酸、Ca2+、Na+、嘌呤、K + 等重要生命物质外泄,使细菌细胞内的核质和核糖体功能丧失,从而迅速杀死细菌。
但是硫酸黏菌素属于相对窄谱的杀菌药,主要对绝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杀灭作用,像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巴氏杆菌和绿脓杆菌等。
硫酸黏菌素无交叉耐药:其高效杀菌机制使有效抗菌谱系中的病原菌很难产生耐药性,并且与其他抗菌素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性和配伍禁忌,这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可以灵活地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硫酸黏菌素内服后很少被肠道粘膜吸收进入体内,只有在发生肠炎、肠毒等肠道疾病,消化道粘膜受损、粘膜通透性增加时,内服的硫酸黏菌素最多约 10% 的量被动吸收进入体内。
硫酸黏菌素与其他药物联合配伍
硫酸黏菌素与氟苯尼考联用
硫酸粘菌素与氟苯尼考配伍对家禽消化道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效果。因为在氟苯尼考的药理作用里,氟苯尼考的吸收很高,可达80%-90%;吸收后的氟苯尼考,有绝大部分都分布到了家禽的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及其周围组织和气管,因此人们主要把它用在了畜禽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面了,仍然有10%-20%没有被吸收的氟苯尼考留在了消化道里,再加上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氟苯尼考有一部分通过胆汁又回流到肠道里,因此最终在肠道内的氟苯尼考总量是完全可以达到与其它药物协同配比的一个“协同、增强和增效剂量”的。即1+1>2
硫酸黏菌素与阿莫西林联用
因为阿莫西林对很多细菌的耐药。把复方阿莫西林与硫酸粘菌素按照特定的比例做成复方制剂, 就克服了阿莫西林的耐药难题,提高了产品的敏感性。
两药均是防治猪和鸡肠道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分别属于繁殖期杀菌剂(I类)和静止期杀菌剂(II类),对细菌细胞起破坏作用,可以互相协作,促使其抗菌作用明显提高。即1+1>2,主治禽消化道疾病和输卵管炎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
硫酸黏菌素与新霉素联用硫酸黏菌素与硫酸新霉素联合配伍使用,对禽肠毒综合症、坏死性肠炎引起起到很好的作用。即1+1=2
硫酸黏菌素与地美硝唑联合用
对肠球菌、魏氏梭菌、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较好杀灭作用,硫酸黏菌素对各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等高度敏感,两药一起配伍还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即1+1=2
硫酸黏菌素与磺胺药物联合应用硫酸黏菌素在配伍时,与磺胺类抗菌素、甲氧苄啶增效剂联合配伍使用,对畜禽临床常发的黄白痢、副伤寒、肺疫、肺炎杆菌和绿脓杆菌等有协同抗菌作用,比单用硫酸黏菌素时的作用效果更强。即1+1=2。
硫酸黏菌素与四环素类配伍
优势:四环素类药物是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等有抗菌作用。与硫酸黏菌素配伍可以进一步扩大抗菌谱,增加对一些其他病原菌的抗菌能力。
硫酸黏菌素与痢菌净的配伍
优势:痢菌净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疾病,和硫酸黏菌素配伍可以增强对肠道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一些引起肠道疾病的病原菌有协同杀菌作用。
硫酸黏菌素与大环内酯类配伍
优势: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以及支原体等有抗菌作用。与硫酸黏菌素配伍可以增强对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感染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伴有支原体感染的情况。
硫酸黏菌素与喹诺酮类配伍(如恩诺 / 环丙沙星 / 沙拉沙星 / 加替沙星等)
优势:喹诺酮类药物是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与硫酸黏菌素配伍可以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效果,尤其在治疗全身性细菌感染等方面有优势。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