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鸡病防控
  3. 病毒病

鸡痘的症状与防控对策

时间:2025-09-01
来源:Hendrix Genetics汉德柯斯



  禽痘或称禽天花,是鸡的一种传播缓慢的病毒性疾病,表现为头部冠、眼睑和肉垂处出现增生性结节性病变或痂皮(干型禽痘),以及口腔和食管、气管上部出现白喉样黄色病变(湿型禽痘或禽白喉)。

  该病的传播方式为机械性传播,可通过鸡只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蚊子及其他叮咬性昆虫如鸡螨传播。

  经由干痂或羽毛中携带的禽痘病毒气溶胶感染也可能发生。

  在笼养系统中,传播速度可能非常缓慢。

  禽痘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其在热带地区和养殖密度大、存在多个年龄段鸡群的农场中较为常见。

  由马立克氏病病毒或鸡贫血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性感染,会使鸡只更易感染禽痘。

  转群和开产等应激也会降低鸡群的免疫力。

  禽痘病毒(FWPV)为鸽痘病毒属的一种,隶属于痘病毒科,是一种大型DNA病毒,对环境条件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FWPV在干痂中可存活数月。该病毒也可感染火鸡。

  — 1 —

  临床症状

  口角、舌头、咽喉及食管和气管上部的病变会影响采食、饮水和呼吸,从而导致产蛋下降。死亡率通常较低。

  — 2 —

  诊 断

  显微镜下的病变(胞质包涵体)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

  肉眼可见的病变,特别是湿型病变,可能与传染性喉气管炎或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相混淆。

  可通过PCR检测确诊。PCR还可用于区分野毒和疫苗毒株。

  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为ELISA。



  — 3 —

  防控与疫苗接种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彻底清洁消毒以及对叮咬性昆虫的控制,可降低FWPV的感染压力。

  疫苗接种是第二道防线。

  通常在12–16周龄之间通过刺种针刺翅法进行疫苗接种。

  在感染压力较大的地区,会在早期额外接种一次。

  有时,禽痘疫苗会与马立克氏病疫苗混合,在孵化场接种。

  母源抗体可能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

  已有免疫的鸡只也不会产生反应,但疫苗接种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接种操作不当。

  应在接种后7–10天检查免疫效果,接种部位应能看到痂皮。

  在感染初期可进行紧急接种以防止疫情扩散。

  近期一种新型疫苗是活载体禽痘重组疫苗。

  注:本文引自Hendrix Genetics汉德柯斯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