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画风大变!
时间:2025-08-27
来源:新农观
走到现在这个时候,盼涨玉米的基本已经很少了,原因很简单,因为眼见着玉米就这么大江一去了。
不得不说,余粮偏紧这件事到底还是落空了,现在春玉米也要来了,供应也要继续增加,所以玉米的翘尾也就基本没什么可盼的了。
即便是还能翘一翘,但又能翘多高呢?
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现在的玉米就干脆画风一转,不再盼涨了,市场的焦点也开始由玉米还有没有翘尾,转到了新玉米的开秤上。
本来在新疆玉米给出新粮开秤价以后,把市场吓了一跳,但现在市场很快接受了现状,甚至对新粮的兴致倒高了起来。
昨天有个笔误,感谢网友指正,就是昨天提到黑龙江企业一口价收玉米,30水的新玉米报价约0.76元/斤,然后是折算农户干擎价格是1400元/吨,而非折干价格。
而昨天也说了,这个价格农户是不怎么接受的。
虽然说都在看跌玉米,但是一下就跌到成本线上,让人一年白忙活,也是没人愿意的。
所以现在市场对这个新粮开秤的关注度变得很高。
尤其市场情绪又在看跌,所以这使得很多人开始认为,玉米会不会再次成为“风口”?
去年的玉米就成了风口,主要是超出市场预期的下跌,本来是一片悲伤,结果转年政策一出手,愣是把玉米从坑里给捞出来了。
所以基本上去年抄到玉米底的那波人都赚到钱了。
赚钱这个事就是这样,尝到了甜头就还想再尝,所以今年想着抄玉米底的人也不在少数。
结果现在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就是认为你不是看跌玉米吗,那就跌吧,跌到底机会也就来了。
那么,今年的这个机会会来吗?或者说今年的玉米还能站在风口吗?
虽然是老调重弹,但我还是要说,我一直觉得今年的玉米和去年是不一样的,价格不会复制去年的,行情更不会。
因为各种因素都在变。
第一,供需在变。
去年玉米供应压力确实挺大的,再加上很多人赌青黄不接时,所以把很多粮源都硬生生地留到了那个时候。
结果需求没接住,玉米反转下跌。
而且这一跌没刹住,到新玉米上市更是一片跌声。
但今年不太一样,虽然当前新玉米产情还没最终敲定,但至少有两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
一是陈玉米余粮少,结转少,对下一年玉米的压力就小;
二是进口玉米大幅下跌,今年前7个月,进口玉米总量只有84万吨,同比大降了93%。
而预计明年的进口量也不太会大增,大概率仍然保持一个低位。
这就意味着,玉米供应压力不会像去年那么大。
而需求呢,现在需求是弱,但是如果随着新玉米上市,价格持续回落,也会刺激需求。
毕竟需求不是没有,而是在等落价。
第二,情绪在变。
去年玉米大跌,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情绪性杀跌太严重了。
俗话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去年的玉米就是这样,高高举起,狠狠摔碎,这种情绪在玉米下跌上很是添了一把火的。
到去年玉米上市,悲情一片,农户卖粮积极性特别高,因为既看不见利好,也看不见底,都怕卖晚了赔了。
但今年不太一样了,虽然玉米也是看跌,但是很明显,转年政策发力以后,玉米就开始上涨了,这也让很多卖粮早的直拍大腿。
所以到今年新玉米上市以后,认卖的情绪可能就没那么高了,尤其是那种贴着成本线给价格的,就更不愿意卖了。
第三,形势在变。
什么形势?
国际形势,确切地说是国际粮食贸易格局。
现在中美贸易战还没消停,包括中加、中澳等,都有不少的摩擦几率,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的一号文件反复提及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的第一要义是自己的生产能力要安全,然后再谈其他。
而玉米不同于小麦和稻谷,玉米的用途广泛,且需求量大,自给率虽然高,但是这个平衡是很脆弱的,要不前几年玉米也不会冲天大涨,进口玉米也不会动辄超2000万吨了。
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玉米也得稳住。
而稳住不能光靠政策,最终还是要靠市场,今年政策参与的比较多,但后续就要陆续退出,把市场的手还给市场了。
所以新玉米还能不能跌出机会不好说,即便有也不会像去年那样了。
当预期过于一致的时候,往往市场不会按照预期来,这句话的含金量在升高。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