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价格跌穿十年新低:3.13元/斤背后的供需绞杀与养殖户突围战
时间:2025-08-23
来源:现代畜牧网
一、价格大幅下跌:从“4.59元”滑落至“2.61元”,蛋价呈现剧烈波动态势
2025年鸡蛋市场行情表现堪称严峻,呈现出“冰窟之旅”般的态势。春节后,蛋价自1月初的4.59元/斤持续下行,至8月主销区均价已降至3.13元/斤,相较于2024年10月高点跌幅达30%,打破了2020年创下的历史低位,成为近十年以来最为低迷的行情。据上海钢联数据显示,7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13亿只,处于近五年高位水平;同时,淘汰鸡屠宰厂开工率降至20%以下,在供需失衡的状况下,蛋价持续下跌,已然成为养殖户所面临的严峻困境。
二、三重困境交织:供应过剩、成本高企、需求疲软形成的不利局面
(一)供应端:13亿只存栏量处于高位,淘汰鸡处理困难
产能惯性扩张:2024年四季度的补栏热潮致使2025年上半年新增开产蛋鸡数量超过4000万只,再加上老鸡延迟淘汰,7月在产蛋鸡存栏量同比增长6.4%,达到13亿只的历史次高水平。山东某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表示:“目前每日产蛋量达12吨,冷库早已饱和,只能以低价抛售鸡蛋。”
淘汰机制失效:屠宰企业收购价虽已涨至5元/斤,但仍谨慎开工,小型屠宰厂开工率甚至归零。养殖户面临“淘汰则损失本金,不淘汰则损失饲料成本”的两难境地。河北养殖户宋志建核算成本后指出:“一只老鸡的养殖成本为45元,当前售价仅35元,每淘汰一只就亏损10元,只能勉强维持。”
(二)成本端:玉米价格上涨700元/吨,豆粕单日跳涨200元,养殖户亏损严重
饲料价格大幅攀升:玉米价格从2023年的1800元/吨上涨至2500元/吨,豆粕在8月中旬单日暴涨200元/吨。单只蛋鸡日均饲料成本达到0.8元,而鸡蛋售价仅为3.26元/斤,每销售一斤鸡蛋亏损0.5元。
现金流断裂风险加剧:中小散户普遍承受着“13000只鸡每日消耗1300斤玉米”的成本压力,在60天青年鸡养殖期内毫无利润可言,银行贷款到期更是迫使不少养殖户“卖鸡还息”。河南地区散户存栏量已下降15%。
(三)需求端:传统旺季需求未达预期,替代品挤压市场空间
统旺季需求疲软:8月中秋备货期蛋价仅为2.98元/斤,较2024年同期下跌40%,商超、餐饮采购量下降25%。某连锁超市采购经理透露:“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3元/斤的低价猪肉,鸡蛋的市场需求受到抑制。”
深加工需求萎缩:受出口订单减少影响,蛋粉、卤蛋加工厂开工率下降30%,原本消化20%产能的工业需求近乎腰斩,进一步加剧了现货市场的供应压力。
三、中秋能否提振市场?专家观点:反弹幅度有限,去产能是根本解决之道
面对“旺季不旺”的市场困境,市场将目光聚焦于中秋备货。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梅指出:“当前存栏量仍高于合理区间10%,即便中秋前淘汰鸡数量增加20%,蛋价反弹空间也仅在0.3-0.5元/斤之间,难以突破3.5元/斤的价格关口。”上海钢联赵文斌更是明确表示:“只有存栏量降至12亿只以下,蛋价才有可能企稳,否则2.8元/斤的低价可能会持续至2026年。”值得关注的是,头部企业与散户的经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晓鸣股份凭借种鸡业务实现逆势增长,上半年净利润暴增733%,而中小散户亏损面达到80%。这一现象表明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去产能”已从市场自发行为上升为政策引导层面——农业农村部正在研究蛋鸡存栏量调控机制,可能对存栏超标的养殖场暂停补贴。
四、养殖户应对策略:从被动承受转向主动变革的三种途径
精准去产能:以淘汰老鸡为手段寻求发展生机,建议淘汰450日龄以上的老鸡,将存栏量压减10%。河北试点数据显示,主动淘汰可使单只鸡日均成本降低15%,为后续补栏创造空间。
成本管控: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推广低蛋白日粮(豆粕用量降低10%),搭配青绿饲料替代。山东某养殖场采用该技术后,饲料成本降低0.2元/斤;引入AI巡检系统,死淘率从8%降至5%。
渠道转型:突破现货市场竞争困境,积极对接社区团购(美团优选销量增长30%)、预制菜工厂(蛋液、蛋饺订单增长40%)。广东养殖户通过加工咸蛋黄,将单斤附加值提升1.5元,有效抵御了现货低价带来的风险。
五、行业展望:经历“阵痛期”后,蛋价能否实现“价值回归”?
从短期来看,2025年四季度蛋价将在2.9-3.4元/斤区间内震荡,春节前或许会因备货出现小幅反弹,但难以改变供强需弱的市场格局。从长期发展趋势分析,行业正从“规模扩张”模式向“质效比拼”模式转变:
产能出清加速:预计2026年存栏量将降至12.5亿只,淘汰鸡占比提升至15%,供需关系将逐步得到修复。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多地开展“鸡蛋期货+保险”试点,养殖户可锁定3.2元/斤的保本价格,抗风险能力提升40%。
消费结构升级:富硒蛋、无菌蛋等高端产品市场需求逆势增长25%,成为打破“价格战”的关键因素。
结语:在市场低谷期探寻突破之路
2025年鸡蛋价格的暴跌,既是产能过剩引发的必然调整,也是推动行业升级的外在动力。当3.13元/斤的低价打破市场泡沫,促使行业重新审视产业本质——从盲目扩张转向理性调控,从粗放式养殖转向精细化管理。这场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必将催生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蛋鸡产业。对于养殖户而言,当下的“断臂求生”策略,是为了在未来市场周期中能够轻装上阵、稳健发展。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唯有主动适应变革、积极创新的从业者,才能在市场波动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来源:Mysteel、卓创资讯、上海钢联)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