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冻品价格半月涨300元/吨,巴西出口重启能否“降温”?
时间:2025-08-22
来源:肉类食品网
一、国内冻品价格大幅波动:供需错配引发短期市场波动
1.1价格异动:从8430元到8755元,背后因素剖析
自8月起,国内鸡肉冻品市场价格走势呈现显著波动。月初,受毛鸡价格上涨以及进口暂停等因素影响,冻品均价微幅上涨至8430元/吨。此价格变动虽看似幅度较小,但实则是市场动态变化的前期信号。
随后,在4-6日期间,市场形势突变。毛鸡出栏量锐减12%,这一数据变化源于养殖户在高温天气与养殖成本的双重压力下进行的决策权衡。7月的持续高温致使鸡舍环境恶劣,毛鸡成活率下降15%,直接导致8月上半月适重鸡源同比减少20%。与此同时,屠企库存降至30天安全线以下。在此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市场定价权向卖方倾斜,报价持续攀升至8960元/吨。其中,大爪、翅中等热门单品价格涨幅尤为突出,单价暴涨500-1000元/吨。
8日,市场进入供需双方的博弈阶段。养殖端出栏量减少,屠企收购速度放缓,双方均保持谨慎观望态度,价格因而僵持在9000元/吨。
至18日,随着毛鸡出栏量逐渐恢复,市场补货热情却开始降温。消费者和采购商在前期高价刺激下,理性调整采购计划,不再盲目跟风采购。价格随之回调至8755元/吨,半个月内涨幅达3.86%。此轮价格波动本质上是供需错配引发的短期市场波动,高温、进口政策、养殖周期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导致了价格的大幅变动。
1.2单品分化:翅爪领涨背后的消费升级趋势
在鸡肉冻品价格波动过程中,细分品类表现呈现明显差异。翅中、大爪、鸭脖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品类,其价格走势持续上扬,备受关注。
翅中,因其在餐饮行业以及家庭厨房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中秋月饼馅料(如鸡翅包饭)、火锅食材等领域需求激增,价格涨幅显著,单吨涨幅达12%。在中秋佳节,鸡翅包饭月饼的市场需求增长,火锅行业的持续火爆也进一步推动了翅中需求的上升。
大爪,凭借其独特口感和丰富的胶原蛋白,在卤味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卤味连锁品牌的扩张,如绝味、周黑鸭在8月新增门店300家,对大爪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直接推动大爪价格突破1.2万元/吨。
鸭脖,作为休闲零食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风味和嚼劲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休闲食品市场的不断拓展,鸭脖销量逐年递增,价格也在市场需求推动下稳步上涨。
相较而言,鸡胸肉、鸡皮等副产品价格相对稳定。鸡胸肉虽富含蛋白质,是健身人士和健康饮食人群的选择之一,但因口感相对单一,市场需求远不及翅爪类产品。鸡皮由于脂肪含量较高,在健康饮食观念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受到一定限制。这种价格涨跌差异,反映出消费端对优质、特色部位产品的偏好不断增强,是消费升级在鸡肉市场的具体体现。
二、巴西鸡肉出口重启:中欧态度分化,恢复进程受阻
2.1巴西的应对举措与中欧的审慎态度
在全球鸡肉市场格局中,巴西是重要的鸡肉出口国,其鸡肉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25%。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鸡肉56.22万吨,占巴西全年鸡肉出口量的10%以上;欧盟在2024年从巴西进口鸡肉达23.1万吨,占欧盟进口禽类产品总进口量的32%。然而,今年上半年的禽流感疫情使巴西鸡肉出口遭遇严重困境。
目前,巴西食品加工企业BRF宣称“中国和欧盟可能在数日或数周内恢复进口”,此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但实际恢复进口进程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中国作为巴西鸡肉的第一大进口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高度警惕。2024年中国从巴西采购的56.22万吨鸡肉主要集中在鸡爪、鸡翅等副产品领域,在国内餐饮和零售市场需求广泛。自今年5月巴西爆发禽流感疫情后,中国迅速全面暂停巴西禽肉进口。恢复进口前,中国需对巴西的禽流感防控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验证。
中国海关对进口禽肉的检验检疫标准极为严格,涵盖23项核心指标,包括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禽类疫苗接种记录、屠宰加工过程卫生标准、冷链运输环节消毒记录等。过往对一个国家禽类产品的全面评估周期通常在4-6周。且当前中国国内鸡肉供应相对充足,上半年国内出栏肉鸡同比增长3%,鸡肉产量同比增长4.6%,冻品库存可满足约2个月的市场需求。因此,中国在进口巴西鸡肉问题上紧迫性较低,有充分时间谨慎评估巴西的疫情防控成果。
欧盟市场方面,欧盟曾是巴西鸡肉的重要出口目的地,2024年巴西对欧盟的禽肉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相当比例。但由于疫情以及此前曝光的20家加工厂存在卫生问题(如BRF旗下有12个屠宰场被暂停向欧盟出口资格),欧盟对巴西鸡肉的信任度降至低点。恢复进口前,欧盟需重新审查巴西的疫情防控体系,包括养殖场防疫措施、疫情监测机制、疫苗研发和使用情况等。同时,欧盟内部有27个成员国,各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关注点和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决策过程需协调各方意见,增加了决策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参考2023年泰国恢复对欧盟出口鸡肉的案例,从申请到最终恢复进口,整个流程至少花费8周时间,包括多次实地考察、文件审核以及与欧盟各成员国的沟通协调。由此可见,欧盟在恢复进口巴西鸡肉问题上也将采取审慎态度,短期内难以做出决定。
2.2市场影响:短期利好有限,长期或重塑供应链格局
若巴西鸡肉重启进口,将对全球鸡肉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价格层面,巴西鸡爪到岸价约7000元/吨,相比国产鸡爪价格低约15%。一旦巴西鸡爪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凭借价格优势,可能对国内爪类价格造成5%-8%的下行压力。在农贸市场和超市冻品区,巴西鸡爪的大量涌入将增加消费者选择,商家为竞争可能降低价格。这对消费者而言或为利好,可降低购买成本;但对国内养殖户和加工企业来说,将面临价格竞争压力,利润空间可能受到压缩。
品类分流角度,巴西在翅中、腿肉等品类上具备规模化养殖和先进加工技术优势,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竞争力较强。恢复进口后,这些优势品类可能抢占国内餐饮渠道约20%的份额。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为降低成本,可能增加对巴西进口鸡肉的采购量。而热鲜鸡凭借“0-4℃锁鲜”的独特优势,受冲击相对较小,其以新鲜、口感好的特点,在一二线城市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时间差效应方面,即便9月双方启动谈判,按照国际贸易流程,从签订协议、安排生产、运输到货物抵港,首批货物预计11月才能进入中国市场。这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期间国内鸡肉市场仍主要依赖国内供应,消费者仍将面临当前较高价格。但从长期看,巴西鸡肉重新进入市场可能重塑国内鸡肉市场供应链格局,促使国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后市展望:震荡调整为主,三大变量决定市场走向
3.1供应端:补栏鸡源即将出栏,产能边际改善供应端
近期呈现一系列变化趋势。8月,毛鸡补栏量环比增长8%,这一增长得益于养殖户对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以及养殖技术的提升。快羽鸡(养殖周期50天)占比达40%,该品种占比增加缩短了养殖周期,为市场供应快速补充提供了可能。按照养殖周期推算,预计9月中下旬适重鸡源将增加15%,这将有效缓解当前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对价格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同时,冻品库存率从月初的35%回升至42%,这反映了屠企在市场价格波动中的策略调整。屠企出货意愿增强,旨在通过增加出货量降低库存压力,实现资金快速回笼。大量冻品进入市场将增大供应端压力,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消费者购买鸡肉冻品时有望享受更实惠价格。
3.2需求端:开学旺季支撑短期走货,长期消费动力不足
需求端变化同样对市场走向产生影响。9月上半月,学校、企业食堂集中采购将为冻品市场带来增长动力。学校开学和企业食堂采购需求增加,鸡肉作为性价比高的蛋白质来源成为采购重点。预计爪类、翅中走货量将维持日均3500吨,餐饮行业也会借此推出以鸡肉为原料的特色菜品,刺激消费。
然而,中秋过后市场将进入传统淡季。家庭消费受经济环境影响出现缩量,终端接受价难以突破9000元/吨,这限制了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高,更加注重性价比,对市场销售策略和价格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
3.3政策面:进口重启与储备投放双轨调控
政策层面因素对鸡肉市场影响显著。商务部正研究冻肉储备投放方案,拟于9月中旬投放5万吨储备鸡爪、翅中,旨在平抑价格波动。当市场价格过高时,投放储备肉可增加供应、降低价格;价格过低时,收储肉可减少供应、稳定价格,这种调控方式在市场供需失衡时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价格高涨时期,储备鸡爪、翅中的投放将丰富市场产品种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抑制价格进一步上涨。
同时,海关总署加快巴西输华企业资质审核,或于10月试点恢复进口盐焗鸡翅、卤鸡爪等产品,作为全面重启进口的过渡。巴西作为全球最大鸡肉出口国,其鸡肉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将丰富产品种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但也会给国内鸡肉产业带来竞争压力,促使国内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结语:价格波动是短期市场博弈,产业升级是长期发展命题国内鸡肉冻品市场的价格大幅波动,凸显了产业链对供需失衡的高度敏感性;巴西出口重启传闻则反映出全球肉类贸易的复杂态势。对于行业从业者,9月上半月可考虑逢高减持高价单品,规避中秋后库存风险;对于消费者,热鲜鸡性价比优势突出,可作为日常消费的优先选择。当“巴西鸡”与“国产鸡”在市场相遇,价格与品质的竞争最终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全球供应链波动中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供-销”体系。或许,答案就蕴含在每次价格波动后的理性市场重构之中。(数据支持:中国禽肉协会、海关总署、BRF财报)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