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白羽肉鸭行业大透视:上半年复盘与下半年展望
时间:2025-08-12
来源:现代畜牧网
在农产品市场动态变化的格局中,2025年白羽肉鸭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出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剖析2025年上半年白羽肉鸭行业的市场情况,并对下半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2025年上半年白羽肉鸭行业市场全景扫描
(一)出栏量与鸭苗产量:供应端持续扩张显过剩
2024年,白羽肉鸭出栏量达35.15亿只,产出鸭肉804.04万吨,已成为肉类供应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25年上半年,白羽肉鸭出栏量约19亿只,行业活跃度持续保持。在商品代鸭苗产量方面,2024年上半年销售17.88亿只,日出苗量993万只;2025年上半年销售鸭苗21.36亿只,日出苗量飙升至1187万只。与2024年同期相比,总出苗量增加3.48亿只,涨幅达19.46%,日出苗量增加194万只。再看2025年1-27周,日出苗量为1162万只,合计出苗21.96亿只,与2024年同期相比,日出苗量多出137万只,总出苗量增加2.59亿只,增长幅度为13.4%。
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白羽肉鸭的供应端处于持续扩张状态。大量鸭苗不断涌入市场,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出栏量也随之上升。这种扩张趋势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发展活力,但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隐忧。由于市场消化能力有限,当供应持续大于需求,必然会对后续的市场价格和行业利润产生负面影响,为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二)种苗销售价格:父母代盈利与商品代亏损的两极分化
2025年上半年,父母代种鸭苗平均销售价格为24.50元/套(2450元/单元),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的2428元/单元略高,2024年全年为2910元/单元。2025年上半年父母代种鸭苗各月份均保持盈利状态,平均利润达到5.30元/套(530元/单元),这对于父母代种鸭苗生产企业而言,是较为可观的收益。
然而,山东区域商品代鸭苗情况却截然不同。2025年上半年鸭苗平均报价仅为1.51元/只,与2024年上半年的3.49元/只相比,大幅降低1.98元/只,商品代鸭苗陷入深度亏损状态。这种父母代与商品代种苗销售价格的两极分化现象,深刻反映出白羽肉鸭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分配的严重失衡。处于下游的商品代鸭苗养殖户,在面对低价的同时,还需承担养殖成本,经营压力巨大,不少养殖户甚至面临亏损倒闭风险。
(三)毛鸭与产品价格:全链条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代毛鸭市场月度均价为3.43元/斤,与2024年同期相比稍有下降。合同鸭养殖毛利润约为2元/只,也较2024年同期有所下滑。在鸭分割产品综合售价上,2025年上半年均价为6648元/吨,与2023年和2024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217元/吨和1209元/吨,价格跌幅明显。这也导致2025年上半年鸭屠宰分割产品各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上半年单只鸭平均亏损约1元,屠宰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此外,2025年上半年鸭毛平均价格为1.354元/公斤毛鸭,相比2024年的1.526元下降了0.172元,每只鸭因此减少收入约0.50元,这进一步削减了养殖端的利润。从毛鸭到鸭产品,再到鸭毛,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空间都在持续受到挤压,无论是养殖户还是加工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挑战。
二、2025年下半年白羽肉鸭行业发展展望
(一)供应(产能)情况:高位存栏致供大于求格局难改
当前,祖代种鸭存栏量处于历史高位,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依据祖代种鸭存栏情况推算,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父母代种苗的月产量都将在1.8万单元以上,这一产量远远超出父母代种鸭场的引种实际需要。父母代种苗的销量主要受父母代场盈利情况以及商品代苗价格的影响。
从父母代种鸭存栏量来看,2025年商品代鸭苗的产量会处于近几年的高位水平,日产量全年平均约为1150万只,且上半年高于下半年。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2025年下半年商品代鸭苗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大量的鸭苗供应,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上涨缺乏动力,养殖户和相关企业的盈利空间将继续受到限制。
(二)相关行业对比:肉类市场整体供过于求
程好良秘书长将白羽肉鸭与白羽肉鸡和生猪产业进行了对比。在白羽肉鸡领域,祖代种鸡存栏量增加,父母代种鸡存栏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商品代鸡苗供应十分充足,产能同样处于高位。生猪产业方面,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水平,生猪供应充足,预计下半年猪价会呈现小幅波动、相对平稳的态势。
白羽肉鸭产业及其密切相关的白羽肉鸡、生猪产业,目前供应均较为充足。但市场消费增长的速度却低于产量的增加速度,整个肉类市场供大于求的状态仍将持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类肉类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消费者的选择增多,鸭肉市场面临着来自鸡肉、猪肉等其他肉类的激烈竞争,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三)市场应对策略:三措并举破解发展困局
面对当前的市场困境,程好良秘书长提出了2025年下半年白羽肉鸭市场的应对策略。
首先,全行业必须统一行动,降低产能,保持适度规模,努力实现供需紧平衡。这是解决当前行业问题的当务之急,而其中父母代种鸭产能的降低又是关键所在。只有有效控制产能,才能缓解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保证产业链各环节获得合理利润,进而实现行业的稳定发展。
其次,要大力提升品质,创新产品。通过提高鸭产品的品质和风味,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满足不同消费场景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逐步提高鸭产品的直接消费量,减少对其他肉类的替代依赖,从而拓展鸭产品的市场空间。
最后,要加强产业协同,实现合作共赢。减少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过度博弈和内卷,构建产业链的利益共同体。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整个行业的互利共赢。
2025年白羽肉鸭行业上半年面临着诸多困境,下半年虽挑战重重,但也存在着通过有效策略实现破局的可能。行业内各方需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才能推动白羽肉鸭行业走向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