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5年8月8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5-08-08
来源:综合报道



8月8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5年8月7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价格下跌,全国均价为 14.03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下跌0.51%。市场猪源充足,需求端高温抑制消费,屠宰企业缩量开工,订单量持续低迷,导致生猪市场呈现 “供强需弱” 的格局,短期内猪价下行压力仍将持续,8 月中上旬或维持弱势震荡。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8月7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8月7日中国外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3.61 13.68 -0.51% 元/KG
吉林省 13.62 13.69 -0.51% 元/KG
黑龙江 14.06 14.11 -0.35% 元/KG
华北 北  京 13.97 14.03 -0.43% 元/KG
天  津 13.89 13.98 -0.64% 元/KG
河北省 14.13 14.20 -0.49% 元/KG
山西省 13.82 13.87 -0.36% 元/KG
内蒙古 13.64 13.74 -0.73%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4.43 14.54 -0.76% 元/KG
江苏省 14.48 14.45 0.21% 元/KG
浙江省 14.46 14.56 -0.69% 元/KG
安徽省 14.05 14.22 -1.20% 元/KG
福建省 14.84 14.96 -0.80% 元/KG
山东省 14.57 14.63 -0.41%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4.14 14.11 0.21% 元/KG
湖北省 14.13 14.17 -0.28% 元/KG
湖南省 14.37 14.39 -0.14% 元/KG
江西省 13.98 14.13 -1.06%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5.53 15.58 -0.32% 元/KG
海南省 15.17 15.17 0.00% 元/KG
广  西 13.56 13.61 -0.37% 元/KG
西南 重  庆 13.21 13.33 -0.90% 元/KG
四川省 13.51 13.75 -1.75% 元/KG
贵州省 13.25 13.40 -1.12% 元/KG
云南省 13.73 13.78 -0.36%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3.93 13.90 0.22% 元/KG
甘肃省 13.66 13.77 -0.80% 元/KG
宁  夏 13.86 13.94 -0.57% 元/KG
新  疆 13.33 13.34 -0.07% 元/KG
全  国 14.03 14.10 -0.51%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8月8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5年8月7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3.63元/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78%。市场猪源充足,需求端高温抑制消费,屠宰企业缩量开工,订单量持续低迷,导致生猪市场呈现 “供强需弱” 的格局,短期内猪价下行压力仍将持续,8 月中上旬或维持弱势震荡。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8月7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8月7日中国内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3.37 13.47 -0.74% 元/KG
吉林省 13.22 13.34 -0.90% 元/KG
黑龙江 13.79 13.87 -0.58% 元/KG
华北 北  京 13.67 13.77 -0.73% 元/KG
天  津 13.48 13.61 -0.96% 元/KG
河北省 13.73 13.85 -0.87% 元/KG
山西省 13.44 13.51 -0.52% 元/KG
内蒙古 13.24 13.37 -0.97%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3.91 14.07 -1.14% 元/KG
江苏省 13.71 13.71 0.00% 元/KG
浙江省 14.16 14.31 -1.05% 元/KG
安徽省 13.65 13.85 -1.44% 元/KG
福建省 14.09 14.24 -1.05% 元/KG
山东省 14.16 14.28 -0.84%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3.84 13.85 -0.07% 元/KG
湖北省 13.84 13.90 -0.43% 元/KG
湖南省 13.98 14.02 -0.29% 元/KG
江西省 13.70 13.86 -1.15%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4.77 14.86 -0.61% 元/KG
海南省 14.70 14.76 -0.41% 元/KG
广  西 13.17 13.25 -0.60% 元/KG
西南 重  庆 12.81 12.96 -1.16% 元/KG
四川省 13.12 13.39 -2.02% 元/KG
贵州省 12.83 13.01 -1.38% 元/KG
云南省 13.33 13.41 -0.60%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3.63 13.63 0.00% 元/KG
甘肃省 13.38 13.51 -0.96% 元/KG
宁  夏 13.57 13.69 -0.88% 元/KG
新  疆 13.02 13.07 -0.38% 元/KG
全  国 13.63 13.74 -0.78%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8月8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下跌


  2025年8月7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3.26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57%。市场猪源充足,需求端高温抑制消费,屠宰企业缩量开工,订单量持续低迷,导致生猪市场呈现 “供强需弱” 的格局,短期内猪价下行压力仍将持续,8 月中上旬或维持弱势震荡。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8月7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8月7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3.07 13.13 -0.46% 元/KG
吉林省 12.96 13.05 -0.69% 元/KG
黑龙江 13.42 13.49 -0.52% 元/KG
华北 北  京 13.40 13.49 -0.67% 元/KG
天  津 13.12 13.21 -0.68% 元/KG
河北省 13.37 13.45 -0.59% 元/KG
山西省 13.18 13.20 -0.15% 元/KG
内蒙古 12.89 12.98 -0.69%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3.17 13.31 -1.05% 元/KG
江苏省 12.99 12.96 0.23% 元/KG
浙江省 13.79 13.93 -1.01% 元/KG
安徽省 13.23 13.39 -1.19% 元/KG
福建省 13.83 13.96 -0.93% 元/KG
山东省 13.73 13.82 -0.65%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3.58 13.56 0.15% 元/KG
湖北省 13.37 13.40 -0.22% 元/KG
湖南省 13.55 13.55 0.00% 元/KG
江西省 13.43 13.55 -0.89%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4.51 14.57 -0.41% 元/KG
海南省 14.51 14.57 -0.41% 元/KG
广  西 12.90 12.95 -0.39% 元/KG
西南 重  庆 12.45 12.57 -0.95% 元/KG
四川省 12.65 12.87 -1.71% 元/KG
贵州省 12.49 12.62 -1.03% 元/KG
云南省 12.95 13.01 -0.46%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3.26 13.22 0.30% 元/KG
甘肃省 13.02 13.12 -0.76% 元/KG
宁  夏 13.20 13.29 -0.68% 元/KG
新  疆 12.71 12.73 -0.16% 元/KG
全  国 13.26 13.34 -0.57%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025年8月8日中国商品大猪市场行情综述


  2025年8月7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较昨日价格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3.92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57%。市场猪源充足,需求端高温抑制消费,屠宰企业缩量开工,订单量持续低迷,导致生猪市场呈现 “供强需弱” 的格局,短期内猪价下行压力仍将持续,8 月中上旬或维持弱势震荡。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如下: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14.03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51%;2)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63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78%;3)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26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57%。

图表:2025年8月7日中国出栏商品大猪综合日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8月7日中国出栏大猪日度加权均价统计(外+内+土杂)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3.54 13.62 -0.56% 元/KG
吉林省 13.52 13.60 -0.60% 元/KG
黑龙江 13.98 14.04 -0.41% 元/KG
华北 北京市 13.89 13.96 -0.50% 元/KG
天津市 13.78 13.88 -0.71% 元/KG
河北省 14.02 14.10 -0.57% 元/KG
山西省 13.72 13.77 -0.39% 元/KG
内蒙古 13.53 13.64 -0.78%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4.28 14.40 -0.84% 元/KG
江苏省 14.27 14.25 0.17% 元/KG
浙江省 14.38 14.49 -0.77% 元/KG
安徽省 13.94 14.12 -1.25% 元/KG
福建省 14.65 14.78 -0.86% 元/KG
山东省 14.46 14.53 -0.51%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4.06 14.04 0.15% 元/KG
湖北省 14.05 14.09 -0.31% 元/KG
湖南省 14.25 14.28 -0.16% 元/KG
江西省 13.90 14.05 -1.07%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5.34 15.40 -0.38% 元/KG
海南省 15.34 15.40 -0.38% 元/KG
广  西 13.42 13.48 -0.42% 元/KG
西南 重  庆 13.06 13.19 -0.96% 元/KG
四川省 13.38 13.62 -1.80% 元/KG
贵州省 13.11 13.27 -1.17% 元/KG
云南省 13.59 13.65 -0.42%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3.85 13.82 0.17% 元/KG
甘肃省 13.58 13.70 -0.83% 元/KG
宁  夏 13.78 13.87 -0.64% 元/KG
新  疆 13.25 13.27 -0.14% 元/KG
全  国 13.92 14.00 -0.57%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025年8月8日中国仔猪价格统计


图表:2025年8月7日中国仔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8月7日中国外三元仔猪日度出场批发加权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34.62 34.64 -0.06% 元/KG
吉林省 34.43 34.50 -0.20% 元/KG
黑龙江 34.34 34.39 -0.15% 元/KG
华北 北  京 36.05 36.17 -0.33% 元/KG
天  津 35.82 35.94 -0.33% 元/KG
河北省 35.73 35.85 -0.33% 元/KG
山西省 35.67 35.88 -0.59% 元/KG
内蒙古 34.58 34.75 -0.49% 元/KG
华东 江苏省 36.18 36.24 -0.17% 元/KG
浙江省 36.29 36.48 -0.52% 元/KG
安徽省 36.01 36.19 -0.50% 元/KG
福建省 36.14 36.36 -0.61% 元/KG
山东省 36.10 36.25 -0.41% 元/KG
华中 河南省 35.42 35.48 -0.17% 元/KG
湖北省 37.05 37.09 -0.11% 元/KG
湖南省 36.33 36.49 -0.44% 元/KG
江西省 36.33 36.53 -0.55% 元/KG
华南 广东省 35.28 35.57 -0.82% 元/KG
广  西 37.88 37.88 0.00% 元/KG
西南 重  庆 36.23 36.24 -0.03% 元/KG
四川省 36.29 36.30 -0.03% 元/KG
贵州省 36.28 36.29 -0.03% 元/KG
云南省 35.10 35.25 -0.43% 元/KG
西北 陕西省 36.15 36.30 -0.41% 元/KG
甘肃省 35.86 35.93 -0.19% 元/KG
新  疆 34.76 34.77 -0.03% 元/KG
全  国 35.90 36.01 -0.30%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猪价下跌“如火如荼”!


  时光荏苒,立秋节气到来,昨日,国内猪价短暂企稳后,价格再次转弱,生猪均价跌破14元/公斤,猪价重心下移!且,目前,国内生猪市场基本面偏空,养殖端出栏积极,散户以及集团挺价心态不足,而需求跟进一般,屠企按需采购,主流二育谨慎入场,短期内,猪价或将延续偏弱的走势!

  在生猪合约方面,截至8月7日午间,国内生猪合约方面,2509合约报价13860元/吨,上涨35元/吨;2511合约报价14090元/吨,上涨105元/吨;2601合约报价14360元/吨,上涨75元/吨!

  目前,近月生猪合约略有转强,主要受消费需求旺季,猪价底部支撑回升,但是,从数据来看,近月合约上涨有限,折合毛猪出栏价格普遍仅有14元/公斤左右!可见,市场对于猪价前景仍较谨慎,看涨后市信心略显不足!

  在生猪现货市场,目前,市场多空并存,但是,短期内,下行压力较大!产销延续错配的局面!

  一方面,在供应端,由于生猪产能处于兑现阶段,散户以及集团猪企出栏计划较多,叠加,上半年养殖端控重出栏,二育滚动入场,社会面猪源体重增加,中大猪供应压力较大!而在集团猪企方面,本月,规模以上猪企出栏计划增加,尤其是,受产能去化影响,短期内,集团猪企减重出栏情绪较高!国内生猪供应格局宽松,而猪场疫病风险加大,生猪育肥料肉比上升,这也加剧了市场卖猪情绪!

  另一方面,需求跟进不足,目前,国内猪肉购销处于淡季,立秋节气到来,但是,高温仍存持续!受饮食结构变化,居民肉类需求不佳,且,当前屠企毛白价差仅有4元/公斤左右,屠企亏损压力较大,主流屠企按需采购,增量采购积极性不高,而屠企上猪节奏加快,缺猪压力一般,屠企有较强压价的意愿!

  因此,在供需博弈下,目前,猪价走势偏弱,猪价重心跌破14元/公斤,接下来或将逐步回落至13.5元/公斤左右!从最新数据显示,受屠企调价,预计,8月8日外三元标猪报价在13.84元/公斤,下跌0.13元,南北地区,猪价延续大部下降的走势!


跌跌不休!猪价下跌“跌不停”!


  时光荏苒,8月伊始,立秋节气到来,但是,暑热仍在持续!由于高温天气,近期,需求支撑不足,而供应基本面过剩,且,受情绪引导,市场看涨后市信心不足,国内标肥价差偏窄,二育入场情绪谨慎,多空博弈下,猪价下跌“无休止”,生猪均价再次回落至全年低谷,短期内,市场缺乏明显上涨的动力,但是,猪价进一步下挫,空间或将相对有限!

  目前,国内标猪报价跌至13.97元/公斤,继6月份猪价触底13.91元/公斤后,猪价再次跌入“6元/斤时代”,支撑猪价下跌的逻辑,个人分析大致如下:

  二育方面,目前,国内仔猪、标猪以及肥猪价格持续走低,由于生猪出栏均重依然较高,中大猪供应能力充足,标肥价差难以扩大!而二育受标肥价差不足,对于中大猪前景谨慎,且,进入三伏天,高温天气下,生猪食欲下降,料肉比上升,南方多地持续高温潮湿的天气,猪场疫病风险较高,二育对于猪价缺乏支撑,入场积极性偏弱;

  消费方面,目前,立秋节气到来,虽然,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但是,受炎热天气影响,内销以及城市刚需较差!居民饮食习惯改变,猪肉需求不佳,替代消费现象增多,而餐饮以及堂食需求缺乏增量,下游市场白条购销一般,主流商贩以减量稳价为主,白条出货不畅,工厂开工率较低,采购猪源积极性一般,部分屠企有缩量采购猪源的现象!

  供应方面,机构调研显示,8月份,集团猪企出栏计划1322万头,环比增加5.26%,日均出栏增量在5.26%,规模猪企出栏计划较多!且,受官方政策影响,国内主流头部猪企去产能意愿偏强,生猪减重出栏,部分头部猪企计划8月出栏体重从123公斤减至120公斤,供应压力较大!叠加,散户以及集团猪企受料肉比上升,看涨后市信心不足,近期,社会面猪场认卖情绪较高,供应能力整体充裕!

  因此,在多空表现下,猪价走势偏弱,从最新反馈了解,受屠宰场调整收猪结算价,预计,8月8日,外三元瘦肉型生猪价格,出栏均价在13.84元/公斤,后市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个人认为,随着猪价降入“6元时代”,后市散户猪场挺价心态或将转强,部分二育或将再次入场,猪价底部支撑尚存,进一步下降或空间有限!

 

猪料比暴跌31%!饲料价格飙涨下,三类猪场正被加速淘汰


  一、猪料比崩塌:从盈利巅峰到亏损泥潭的半年剧变
 
  (一)关键数据敲响亏损警钟
 
  2025年上半年,养猪业行情历经剧烈转变,从曾经的盈利格局迅速滑落,陷入亏损困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7月第5周,全国猪料比价降至5.34,与1月的7.81相比,暴跌幅度达31.6%,创下202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以常见的120公斤出栏体重计算,在仔猪育肥模式下,每出栏一头生猪,养殖户不仅无利可图,反而需倒贴3.26元,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行业首次全面进入亏损状态。更为严峻的是,2月至6月,猪料比已连续5个月下跌,若7月数据持续走低,将刷新6个月连跌纪录。这一系列数据清晰表明,养猪业正处于“量价齐压”的艰难时刻,养殖户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供需失衡加剧价格承压
 
  猪料比崩塌的根源在于供需失衡。供应端,压力持续释放。202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二季度末存栏量高达42447万头,同比增长2.2%。官方明确表示,下半年生猪供应量将继续增加,意味着市场猪肉供应持续增多。而需求端复苏乏力,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餐饮消费占比下降,居民外出就餐频次减少,猪肉需求随之降低。同时,牛肉、禽肉等替代品价格处于低位运行,凭借价格优势,分流了约15%的猪肉需求。在此情形下,生猪均价较春节后高点下跌近2元/公斤,养殖利润空间被压缩超过30%。市场猪肉供大于求,价格不断下行,养殖户利润被逐步侵蚀,亏损状况日益严重。
 
  二、饲料成本飙升:豆粕价格成“致命推手”
 
  (一)蛋白原料暴涨加剧成本倒挂
 
  在猪价持续低迷之际,饲料成本却急剧攀升,其中豆粕价格成为压垮养殖户的关键因素。自6月底起,豆粕现货价格从2800元/吨一路反弹至2900元/吨以上,东北地区更是突破3200元/吨,较5月低点涨幅达15%。这背后主要是国际市场因素所致,美国大豆因高关税难以进入国内市场,巴西大豆出口报价涨至265美分/蒲,致使国内豆粕供应偏紧。
 
  供应紧张直接反映在养殖成本上。以外购仔猪育肥模式测算,当前饲料综合成本已达3.39元/公斤。尽管仔猪价格较峰值下跌40%,但育肥全成本仍高达7.5元/斤,而生猪市场价格仅在7.2-7.3元/斤,两者严重倒挂,养殖户每养殖一头猪都承受着巨大亏损压力。原本微薄的利润空间,在豆粕价格冲击下荡然无存。
 
  (二)区域分化放大中小场压力
 
  饲料成本上涨在不同区域呈现明显分化态势,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养殖场的生存压力。北方养殖密集区,如东北、华北等地,因养殖密度大,原料运输成本高,豆粕价格涨幅领先全国,这些地区的饲料采购成本较南方高出10%-15%。以东北地区为例,高昂运输费用使得每采购一吨豆粕,成本增加数百元。南方销区虽可通过进口渠道缓解部分压力,但终端养殖企业仍面临采购成本增加15%-20%的困境。
 
  根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数据,6月中小散户饲料成本同比上涨22%,而头部企业凭借规模采购优势,成本仅增长8%。这一显著差距使中小养殖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头部企业可通过大规模采购获取更优惠价格,降低成本;中小养殖场因采购量小,只能接受高价饲料,利润被进一步压缩。这种区域分化和成本差距,导致中小养殖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生存愈发艰难。
 
  三、三类猪场生死大考:环保、成本与投机的三重绞杀
 
  在当前养猪业艰难处境下,不同类型猪场面临各自生存危机。其中,有三类猪场在行业风暴中处于生死边缘,经受着环保、成本与投机带来的三重考验,其命运不仅关乎自身存亡,也深刻影响着整个养猪业未来走向。
 
  (一)环保不达标型:政策红线前的“硬淘汰”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相关政策出台,环保不达标型猪场成为首要淘汰对象。新版环保标准实施,对养殖场废水排放提出严格要求,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限值从400mg/L大幅收紧至150mg/L,首次对磷排放设立30mg/L硬性指标,监管范围扩大至年出栏2000头规模场。这一政策红线划定,使许多猪场猝不及防。
 
  长江经济带和珠江三角洲水源保护区内65万户散户成为环保风暴重点关注对象。这些散户平均每户存栏5-8头能繁母猪,但因环保设施简陋,难以达到新排放标准,预计将减少存栏量350-500万头。他们大多可能选择退养,以规避因违反环保规定面临的高额罚款和法律风险。安徽利达农牧和龙德生态等企业是典型反面案例,安徽利达农牧因污水溢流被罚款1.898万元;龙德生态因恶臭气体排放被罚款2.143万元。这些处罚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敲响环保合规警钟。对于中小猪场而言,要达到新环保标准,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这无疑是巨大开支,许多猪场难以承受,只能被迫退出市场。
 
  (二)高成本运营型:效率差距下的“自然淘汰”
 
  高成本运营型猪场在危机中艰难挣扎,生存困境主要源于效率低下导致成本过高。这类猪场主要包括设备老旧的中小型专业养殖场和选址不当区域。因设备老化,其饲料转化率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0%-15%,意味着消耗更多饲料才能产出相同重量生猪。人工成本占比超过1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猪料比跌破6:1情况下,其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比头部企业高80-120元。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散养已陷入亏损状态,其中这类高成本运营型猪场占比超70%。以河南某存栏500头猪场为例,其料肉比高达3.2:1,而牧原等头部企业料肉比仅为2.8:1。这看似微小差距,导致单头饲料成本多支出60元。在当前猪价低迷时,每出栏一头生猪,这家猪场就要亏损超150元。面对巨大成本压力,这些猪场在市场竞争中毫无优势。它们既无法像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也难以在技术和管理上快速改进。随着亏损加剧,逐渐被市场淘汰,成为行业调整牺牲品。
 
  (三)投机转型型:资本泡沫中的“被动出清”
 
  投机转型型猪场同样面临巨大生存危机。这类企业往往缺乏养殖经验,仅因看到养猪业某些时期高利润,便盲目依赖资本扩张进入该行业。然而,养猪业并非想象中简单,需要专业技术、丰富经验和科学管理。在猪价下行周期,这些企业短板尽显,现金流断裂风险极高。
 
  某房地产背景养殖企业是典型例子,因缺乏养殖经验,在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情况下就投入生产,结果被罚款46万元,直接导致项目停工。自2023年以来,新进入的资本项目中,约30%因现金流断裂面临整改或关停。这类猪场规模通常较大,平均存栏超1万头,但因缺乏核心竞争力,在猪价下行时抗风险能力极弱。它们在资本推动下迅速扩张,又在市场寒冬中迅速倒下,成为去产能先锋。预计2025年,这类投机型猪场退出产能将占行业总存栏的5%-8%。它们的退场为行业敲响警钟,提醒后来者,养猪业并非可轻易投机领域,只有真正具备实力和经验,才能在行业中立足。
 
  四、后市展望:去产能刻不容缓,行业加速洗牌
 
  (一)短期:供需错配下的弱反弹与强压力
 
  从短期视角分析,生猪市场在供需错配背景下,呈现弱反弹与强压力并存的复杂态势。发改委分析指出,8月上旬,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下滑,致使市场生猪供应量减少,带动猪价短时反弹。但这种反弹具有暂时性,中旬规模场出栏恢复,市场生猪供应量再度增加,而需求端依旧平淡,无明显改善,猪价再次面临巨大压力。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8月生猪周均价环比微涨1%-2%。然而,这微弱涨幅对于深陷亏损泥潭的养殖户而言,作用有限。养殖利润仅能得到小幅修复,全行业仍将处于亏损区间。在此情形下,养殖户经营压力巨大,每一次决策都至关重要,稍有差错,就可能在市场风暴中遭受更大损失。
 
  (二)长期:产能去化与结构重构的必经之路
 
  从长期发展来看,产能去化与结构重构已成为养猪业不可回避的发展路径。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3.7%,表明生猪产能仍然过剩。若去产能进程不及预期,2026年养猪业很可能延续亏损周期。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下,中小场正加速退出市场。而头部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优势,市占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35%提升至40%。
 
  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行业格局重塑,更预示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场竞争中,唯有将养殖成本控制在12.5元/公斤以下的主体,才能在新一轮周期中存活。这要求企业不断优化养殖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不仅是对技术和管理的挑战,更是对企业战略眼光和应变能力的考验。对于整个养猪业而言,这是重新洗牌、优化结构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调整,养猪业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结语:在“洗牌期”寻找破局之道
 
  猪料比暴跌,如同剧烈风暴席卷整个养猪业,这不仅是行业周期波动的强烈信号,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在这场风暴中,养殖户处于关键抉择点,面临艰难决策。
 
  对于养殖户而言,明确自身定位是破局关键。环保不达标者,应尽早加大环保投入,升级设施设备,确保符合环保标准,否则将被市场淘汰;高成本运营者,必须着力优化生产流程,引入先进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投机转型者,若缺乏核心竞争力,应及时止损,退出市场,避免陷入更深困境。
 
  从行业层面看,实现“去低效产能、留优质供给”的良性循环,需要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协同发力。政策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环保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大对环保达标的养殖场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养殖场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降低养殖成本;加强对生猪市场监测和调控,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市场调节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价格信号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在市场竞争中,优质养殖场将脱颖而出,低效产能将逐渐被淘汰。
 
  当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唯有筑牢环保、成本、技术三大壁垒,才能在猪业“后规模时代”站稳脚跟。环保是企业生存底线,只有实现绿色养殖,才能赢得社会认可和支持;成本控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优势;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养猪业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只要养殖户积极应对,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