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温度对大体型肉鸡体温的影响
时间:2025-08-04
来源:肉鸡养殖基础技术
研究基本信息
研究机构:佐治亚大学家禽科学系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对象:46至58日龄的大型肉鸡,体重分别为3.3千克和4.7千克,共7只研究周期:两周(12天)监测方式:让肉鸡吞食微型数据记录仪以监测体温,每分钟记录一次房间空气温度和肉鸡体温 环境条件:肉鸡置于1.2米×1.5米的地面围栏中,初始密度约为每平方米10.3千克 - 房间通风系统持续运行,空气交换率低于每分钟一次,室温接近外界温度(18-29℃)- 未使用蒸发冷却系统和循环风扇提供额外空气流动
研究发现
(一)体温与室温的关系
图1:展示了典型春日一天内肉鸡个体体温和房间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范围约为40.8-43.3℃,室温范围约为16-29℃。
室温较低时(夜间约18℃),肉鸡体温约为41.1℃,处于“正常”范围。
室温升至27℃左右时,肉鸡体温上升至约42.2℃,出现热应激,且观察到肉鸡喘息。
在18℃至19℃的室温范围内,肉鸡体温倾向于维持在41.1℃左右,超过此范围后,随着室温升高,体温逐渐上升。
(二)热中性温度
图2:呈现了整个12天研究中,上午6点至12点期间房间空气温度(17-30℃)与肉鸡体温(40.8-43℃)的关系。
对于该研究中的大型肉鸡,热中性温度约为18℃。(肉鸡静止时能轻松散发自身产生热量的温度)
当温度超过此点,肉鸡体内热量开始慢慢积聚,此时引入一定程度的空气流动有助于散热,使体温更接近41.1℃的正常水平。
(三)黑暗时段的影响
图3:显示了房间灯光关闭时段(0点至4点)肉鸡体温的上升情况,体温从约41℃升至42.5℃以上。
0点至次日6点的黑暗时段,肉鸡体温往往会飙升,直到约6点才恢复“正常”。
原因是黑暗时段肉鸡活动极少,由于所栖息垫料的隔热特性,肉鸡腹部几乎没有热量散失。
体温差异可能因每只鸡在围栏中与其他鸡的距离、体型和新陈代谢的不同而产生。
(四)空气流动的作用
图4:体现了空气流动(1.5米/秒)在下午13点至17点对肉鸡体温的影响,体温从约42.2℃降至41.4℃。
某下午13点至17点开启循环风扇,使鸡群所在高度的风速约为1.5米/秒,期间肉鸡平均体温从约42.2℃降至41.4℃的正常体温。
(五)体温变化规律
图5:为研究期间(排除0点至6点)肉鸡平均体温与房间空气温度的关系图,回归方程为y=0.1082x+98.905线性回归显示,当室温高于约19℃时,室温每升高1℃,肉鸡体温约升高0.06℃。
在18-29℃的室温范围内,不同肉鸡的体温升高幅度相对较小且接近恒定(标准差约为±0.2℃)。
结论
体重在3.3-4.7千克的肉鸡,其热中性区约为18℃,超过此温度,体温会稳步上升,热应激加剧。
室温每升高1℃(高于热中性温度),体温约升高0.06℃,且肉鸡会出现喘息等热应激表现。
隧道通风是帮助肉鸡散热的最有效方法,可降低体温,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和福利。
所需空气流动的精确水平取决于鸡群密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