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5年上半年肉鸡产业“大动作”:百亿投资背后的行业变革

时间:2025-07-28
来源:现代畜牧网



  引言
 
  2025年已过半程,在此期间,肉鸡产业链发展态势迅猛,备受关注。温氏、禾丰、立华、山西大象、丰盛、中红三融、昊明等大型企业纷纷投身布局,相关项目的在建与投产投资总额逾百亿元。这些数据直观体现了肉鸡产业的蓬勃发展,亦预示着行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由此引发思考,究竟是何种因素推动了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这些项目又将对肉鸡产业乃至社会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各地项目大盘点
 
  山东:传统强省的新步伐
 
  山东作为肉鸡养殖的传统强省,今年上半年表现依然出色。7月18日,褚墩镇与山东递一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年出栏1200万羽白羽肉鸡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成后预计单批存栏200万羽,年产优质商品肉鸡约1200万羽。山东递一棒实力雄厚,现有9处商品肉鸡现代化养殖基地,年出栏3500万羽,且养殖基地均达到出口备案标准,产品畅销20多个省份的大中城市。
 
  昌邑市同样表现突出。早在上世纪80年代,肉鸡孵化养殖产业便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鼎盛时期,昌邑市孵化场近50家,年出栏肉鸡8000万只,“全国肉鸡看山东,山东肉鸡看潍坊,潍坊肉鸡看昌邑”的说法广泛流传,当时的宋庄镇被誉为“全国肉鸡第一镇”。如今,昌邑市共有规模种禽企业23家,种禽存栏77.86万只,培育了10家孵化企业,年孵化雏禽3亿羽,行业产值约8亿元。专业从事雏禽销售的经销商达100多家,年销售雏禽10亿羽,产值近26亿元,占省内雏禽销售量近1/5。当前,昌邑市正大力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山东凤祥集团5000万只肉鸡屠宰、温氏集团年出栏500万只黄羽肉鸡养殖、民和集团20万套父母代种鸡养殖等重点项目建设,朝着打造500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奋力迈进。
 
  重庆与广东:西南、华南的崛起
 
  在西南地区,重庆涪陵迎来了立华牧业种鸡孵化基地项目。7月4日,该项目破土动工,建成后将实现年存栏种鸡30万套、出栏鸡苗3000万羽的产能。此项目意义重大,它是重庆首个年出栏4000万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的核心环节,后续还将建设年产3万吨的屠宰加工厂、年产20万吨饲料的饲料厂及多个标准化养殖场、分拣场,总投资超5亿元,达产后总产值预计超40亿元,将有力推动涪陵区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华南地区,广东封开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了温氏优质鸡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2亿元,年上市肉鸡2000万羽,年产值6亿元。封开县近年来致力于发展杏花鸡产业,此次合作将围绕杏花鸡育种、标准化养殖、品牌建设等展开,为封开杏花鸡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注入新动力,进一步完善当地从种源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闭环。
 
  湖北:“亿只鸡”的产业宏图
 
  湖北随州的“亿只鸡”项目备受关注,这是中海晟茂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资随州本土企业湖北中杨农牧有限公司打造的重要产业项目,分3期建设。目前,高城镇卸甲店作为一期项目场地之一已正式投产,计划到2025年底,在全市建成高质量标准化肉鸡养殖厂房200栋,新增肉鸡出笼5000万羽以上。该项目后续规划宏大,将建成200万套现代化种鸡场、孵化厂、年出栏2亿只商品肉鸡标准化养殖基地、100万吨级饲料加工厂,并配套屠宰厂、熟食深加工厂和有机肥生产厂等全产业链集群。这不仅能推动随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的新动能。
 
  内蒙古、山西等地:多区域协同发展
 
  在内蒙古通辽,丰盛海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年出栏3000万羽肉鸡养殖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这个总投资8亿元的全产业链项目,整合了饲料生产、种鸡繁育、智能孵化、生态养殖、屠宰加工及食品精深加工等环节,自开工以来秉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在山西大同,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与山西锦绣大象农牧集团就年屠宰1亿只肉鸡生产线、年产5万吨熟制品加工厂项目进行深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预计两年内完成全部配套项目建设,将有力促进云州区肉鸡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项目,展现了肉鸡产业在全国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投资热潮背后的原因剖析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习惯发生显著变化。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脂肪的鸡肉需求日益旺盛,肉鸡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鸡肉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2024年前5个月,肉鸡出栏量同比增加7.6%,肉产量同比增加9.6%,预计2024年全年,中国肉鸡市场规模将达到3603.6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强劲的增长态势,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企业加大投资的重要动力。此外,快餐业、外卖等新兴餐饮模式的迅猛发展,也为肉鸡市场注入新活力。这些餐饮模式对鸡肉需求量巨大,且要求供应稳定、品质可靠,促使企业通过投资新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
 
  产业升级需求
 
  传统的肉鸡养殖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疫病防控难度大等。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些弊端愈发突出,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为在市场中立足,企业迫切需要向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转变。通过投资新上项目,企业可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实现自动化喂养、精准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疫病监测等,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强产业链整合,从种鸡繁育、饲料生产到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降低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政策支持与引导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积极推动肉鸡产业发展。在土地政策上,鼓励养鸡户利用非耕地建鸡舍,占用非基本农田和未利用地的,视为农业用地,无需审批,不收取费用;占用基本农田的,也有相应灵活处理方式。在税收政策方面,落实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优惠、有机肥免征增值税优惠等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信贷政策也向肉鸡养殖项目倾斜,简化贷款审批手续,降低贷款门槛,给予资金支持。这些优惠政策为企业投资肉鸡项目提供有力保障,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和运营成本,极大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热情。
 
  对行业的影响
 
  产业格局重塑
 
  随着这些大型肉鸡产业链项目的建成投产,市场份额将面临重新分配。以温氏、禾丰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集中度。一些原本在区域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小企业,可能因大型项目的冲击,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困境,甚至可能被迫退出市场。这种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将促使整个肉鸡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格局将更加清晰,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将更加突出,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有序。
 
  推动技术创新
 
  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然会加大在养殖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创新投入。在养殖环节,智能化、自动化的养殖设备将得到更广泛应用。智能喂料系统可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精准投放饲料,避免饲料浪费,同时实时监测肉鸡的进食情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环境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鸡舍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为肉鸡创造舒适、稳定的生长环境,提高肉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加工工艺方面,企业会不断研发新技术,提高鸡肉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一些企业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延长鸡肉的保鲜期,保持鸡肉的鲜嫩口感;还有企业利用精深加工技术,将鸡肉加工成各种预制菜、调理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将推动整个肉鸡产业的技术进步。
 
  促进产业链完善
 
  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有力促进肉鸡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从上游的饲料生产、种鸡繁育,到中游的肉鸡养殖,再到下游的屠宰加工及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在饲料生产环节,为满足肉鸡的营养需求,企业会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出更优质、更高效的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种鸡繁育环节,企业会加强品种选育,培育出更优良的种鸡品种,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肉鸡养殖环节,企业通过与养殖户合作,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确保肉鸡的质量和安全。屠宰加工环节,企业引进先进的屠宰设备和加工工艺,提高屠宰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强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拓展销售渠道。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将提高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肉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挑战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
 
  肉鸡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和养殖户的收益影响显著。以2025年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为例,鸡苗价格降至1.73元/羽,较年初降幅18.78%;毛鸡价格降至2.79元/斤,较年初降幅24.39%,均触及近年来的最低点。产品综合售价截至4月30日降至8.88元/公斤,较年初下跌5.03%。价格的大幅波动,导致养殖户养殖亏损,补栏积极性受挫;屠宰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盈利状况不佳。其背后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一方面出栏量持续增长,2024年全国白羽肉鸡屠宰量达86.46亿只,同比增幅2.57%,2025年1-4月,毛鸡出栏量达28.17亿只,同比增加15.64%;另一方面需求端增速缓慢,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同时猪肉、牛肉等替代品的价格波动和供应情况也对白羽肉鸡需求产生显著分流作用。
 
  疫病防控也是行业发展的重大难题。肉鸡养殖过程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AIV)以及禽腺病毒(FAdV)等常发病原阳性检出量居高不下;免疫抑制/肿瘤性病原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以及细菌/支原体类病原如鸡滑液支原体(MS)和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RA)也表现出较高的感染率。这些疫病不仅会导致肉鸡死亡、生长发育受阻,影响养殖效益,还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爆发,不仅会造成禽类大量死亡或被扑杀,还可能引发全球关注,对整个禽类养殖业产生深远影响。
 
  环保压力同样不容忽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肉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废水处理成为重点关注问题。大量的养殖废弃物若得不到妥善处理,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传统的养殖模式在环保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而改进环保设施和处理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和养殖户来说是较大的负担。
 
  未来发展展望
 
  尽管面临挑战,但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正朝着绿色、智能、可持续方向稳步迈进。在绿色发展方面,企业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型的粪污处理技术不断涌现,提高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的效率和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的有机肥。节能降耗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在鸡舍中的应用将更加普及,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碳排放。绿色饲料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鸡肉的品质和安全性。
 
  智能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饲喂和健康管理,实现更加精准的养殖过程。智能管理平台将整合更多的数据来源,如鸡群的行为数据、生理数据等,为养殖户提供更加实时、精准的优化建议。通过对鸡群活动量、采食时间等数据的分析,调整饲喂策略,提高饲料利用率。数字化技术将更加深入地应用于肉鸡养殖,实现对鸡群健康状况和生产数据的实时掌握。通过大数据分析,养殖户可以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养殖计划,提高经济效益。例如,临猗县嵋阳镇祁任村大可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的智能化养殖系统,集成了先进的环境监测与自动调控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鸡舍内的温湿度、通风状况及饲料水源供应情况,并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确保肉鸡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这样的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养殖环境的稳定性,还显著减少了人工管理的工作量,劳动强度降低了7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AI驱动的智能系统还能优化饲料配比,减少浪费15%,缩短肉鸡的生长周期5%-10%,并提升成活率至98%以上。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肉鸡产业将不断加强产业链协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上下游企业之间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和挑战。在育种环节,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国产种鸡的市场占有率;在养殖环节,推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加工环节,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销售环节,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肉鸡产业还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局面。
 
  结语
 
  2025年上半年,肉鸡产业在各地项目的带动下,投资热度高涨,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这一系列项目的推进,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拉动、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以及政策支持的强大助力,也预示着肉鸡产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在发展过程中,行业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疫病防控和环保压力等诸多挑战,但从长远来看,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为肉鸡产业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未来蓝图。持续关注肉鸡产业的发展动态,期待其在不断变革与创新中,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机遇,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