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涨跌间,新希望如何突出重围?
时间:2025-07-15
来源:现代畜牧网
新希望六月生猪销售数据解读
在生猪养殖行业的格局中,新希望始终是备受瞩目的关键企业。2025年6月,新希望生猪销售数据一经发布,便迅速吸引了行业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
数据显示,6月新希望销售生猪133万头,环比减少0.29%,同比增长3.38%。表面上的增长态势之下,实则暗藏市场动向。销量的微弱增长,难以掩盖市场需求的微妙变动,市场竞争的加剧或许正悄然重塑销售格局。从销售收入维度来看,当月生猪销售收入为18.71亿元,环比、同比分别减少5.12%和19.14%。收入的显著下滑,直观反映出猪价下行对企业盈利的冲击。再审视商品猪销售均价,更是下滑至14.18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减少2.81%、21.53%。这一数据,无疑为新希望乃至整个生猪养殖行业敲响了警钟,猪价的持续走低,正不断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行业现状:猪价低迷,成本挑战加剧
新希望的销售数据并非孤立现象,而是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现状的典型呈现。当前,生猪养殖行业深陷猪价下行困境,难以摆脱。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巨头,6月份商品猪价格同样创下近期新低。牧原6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4.08元/公斤,同比减少20.59%;温氏6月毛猪销售均价14.39元/公斤,同比下降20.50%。一时间,行业内形势严峻,企业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猪价的持续低迷,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愈发艰难。饲料成本的高企,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企业的利润空间。尽管上半年饲料成本有所下滑,但从长期视角来看,其价格仍处于高位波动状态。在猪价与成本的双重挤压下,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许多中小养殖企业更是面临生存危机。为降低成本,企业不得不从各个环节着手,优化养殖流程、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疫病风险,但即便如此,依然难以完全抵消猪价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希望的降本成效与策略
(一)降本显著成效
在行业困境中,新希望的生猪养殖业务降本工作成效斐然,宛如黑暗中的曙光,为企业带来希望。今年第一季度,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244.17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净利润为4.45亿元,同比大幅扭亏。这一成绩的取得,“养殖成本持续改善”功不可没。据新希望高管在6月中旬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披露,2025年以来,尽管猪价“并未达到去年水平”,但公司成本较去年同期已下降1.8元/公斤。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了新希望在降本工作上的卓越成果,也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满怀期待。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运营场线成本为13.6元/公斤左右,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已降至13.3元/公斤。成本的持续下降,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增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猪价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新希望能够实现盈利,充分证明了其降本策略的有效性。
(二)四大降本关键任务
为达成降本目标,新希望围绕生猪养殖制定了四大关键任务,从多个维度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疫情防控与精益生产:疫情防控是生猪养殖的核心要点,一旦疫情爆发,不仅会导致生猪大量死亡,还会增加养殖成本,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新希望将疫情防控置于首位,通过强化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如严格的消毒制度、人员和车辆的管控等,有效降低了疫情发生的风险。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精益生产,借鉴优秀同行的先进生产管理经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对母猪和育肥的生产管理进行了改进,断奶仔猪的成本明显下降,自育肥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遗传性状的改良:遗传性状的改良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猪品质的关键所在。新希望在种猪端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先进的育种技术,如基因芯片项目、公猪管理改良等,提升猪群的遗传性能。公司减少了公猪的养殖数量,从过去的1万头降至1000多头,却在遗传性状改良上取得了更优效果,对断奶仔猪和育肥效率的提升也更为显著。目前,优良性状的后备母猪已基本满足需求,公猪的改良也已基本到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灵活经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灵活经营是企业应对风险、实现盈利的重要手段。新希望密切关注猪价和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猪价较高时,公司加大仔猪的销售力度,锁定利润;在猪价较低时,则合理控制出栏节奏,避免低价出售带来的损失。同时,公司还通过有效复产,降低闲置费用,提高资产利用率。例如,前几个月行情较好时,新希望加大力度多卖仔猪,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生鲜板块的盈利提升:生鲜板块是新希望生猪养殖业务的重要延伸,提升生鲜板块的盈利能力,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希望通过提高满产率、强化柔性加工能力、增加黑猪分割的分割头数等措施,不断优化生鲜板块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计划在2025年提高满产率,强化柔性加工能力,对黑猪分割的分割头数挑战目标为15万头。通过这些努力,生鲜板块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未来猪价走势与行业格局预测
展望未来,猪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却又深刻影响着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格局。卓创资讯生猪行业资深分析师李晶表示,2025年下半年,预计生猪养殖供需双方或先同减后同增,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降再微涨”的态势。这一走势的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从供应端来看,上半年饲料成本的下滑,使得养殖端有了压栏增利的动力,二次育肥也纷纷补栏尝试,这导致供应增量后移。进入下半年,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的猪源可能集中出栏,供应增加,对猪价形成下行压力。但随着大猪存栏量的下降,后期供应压力又会有所缓解。从需求端分析,7月份气温偏高,消费处于淡季,猪价整体承压;进入8月,随着节日性消费的驱动,需求逐步回暖,预计猪价将迎来阶段性反弹。而到了四季度,虽然有居民刚性消费及腌腊的支撑,但由于2026年春节在2月中旬,春节备货需求延后,需求支撑力度相对有限,猪价仍有回落空间。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生猪养殖行业的格局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龙头企业的持续扩张和技术进步,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据统计,目前国内前五大生猪养殖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已达到15%-20%,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上升。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正面临较大挑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今年以来商品猪销售均价普遍呈小幅下滑趋势,多数企业销售均价已低于15元/公斤,叠加饲料成本高企等因素,整体养殖利润空间被压缩,行业进入低利润运行阶段,企业的盈利分化正在加剧。部分头部企业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模式,将养殖成本降至较低水平,在当前猪价下仍可维持利润。例如牧原股份,通过持续优化养殖流程和饲料配方,其养殖成本已降至13元/公斤以下。而一些中小养殖企业,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善,成本居高不下,在猪价低迷的情况下,经营压力巨大。若猪价继续下行至13元/公斤以下,部分成本较高的企业将面临亏损压力,行业或将出现新一轮淘汰洗牌。
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新希望也在积极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围绕降本制定的四大关键任务,正是其应对行业挑战的有力举措。通过持续推进降本工作,新希望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于整个生猪养殖行业来说,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新希望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新希望在生猪养殖市场的发展前景既蕴含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从机遇层面来看,猪价走势虽呈波动态势,但下半年仍有上涨空间,这为新希望的盈利增长提供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公司在降本工作上的显著成效,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一定的优势。通过持续推进四大降本关键任务,新希望有望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在疫情防控与精益生产方面,新希望将不断加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生猪养殖的安全稳定。同时,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遗传性状的改良上,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猪群的遗传性能,培育出更优质、高效的种猪,为生猪养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灵活经营策略将使新希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市场机遇。公司将密切关注猪价走势和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出栏节奏,实现利润最大化。生鲜板块的盈利提升也将为新希望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将不断优化生鲜板块的运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生鲜板块的盈利能力。
然而,新希望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希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尽管新希望在降本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饲料成本的波动、疫病风险的防控等因素,都可能对公司的成本控制工作带来挑战。此外,猪价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如果猪价持续下行,将对新希望的盈利水平产生较大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新希望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和优化经营策略。公司可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养殖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和疫病风险。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新希望还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提前预判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总体而言,新希望在未来生猪养殖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只要公司能够持续推进降本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就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新希望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值得各方持续关注其在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动态。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