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控
时间:2025-07-07
来源:智慧蛋鸡 作者:毛东有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并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病毒病,是蛋鸡养殖行业高度关注的疾病之一。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特点
传支病毒(IBV)属于单股RNA病毒,易发生基因重组和突变,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血清型和基因型,不同毒株间交叉保护力有限。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空气、污染的饲料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24小时),但传播速度快,24小时内可感染全群。
各日龄鸡均易感,雏鸡(尤其是3周龄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蛋鸡感染后易导致产蛋率下降和蛋品质异常。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传支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型、肾型和生殖型。同一毒株在不同的感染阶段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典型症状
呼吸型: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流涕,部分出现张口呼吸。
肾型:饮水量增加,排白色稀粪,肾脏肿大、苍白,尿酸盐沉积(俗称“花斑肾”)。
生殖型:产蛋率下降20%-50%,蛋壳变薄、畸形蛋增多,输卵管永久性损伤。
2、病理剖检
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支气管内有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输尿管扩张;输卵管发生断裂或者狭窄,输卵管病变形成水泡;成年鸡卵巢出血、卵泡液化,输卵管萎缩。
3、不同感染阶段的案例
三、综合防控技术
传支属于免疫控制性环境条件性疾病,需要依靠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生物安全等多个方面共同协同才能做好综合防控。
(一)疫苗免疫
免疫的核心是鸡群产生均匀有效抗体,通过落实七个准确,实现有效率、免疫率、准确率三个100%。
1、毒株准确
传支的毒株众多,但免疫的毒株不是越多越好,选择传统毒株和优势毒株的组合,扩大保护谱即可。
2、程序准确
3、时机准确
结合鸡群状况和免疫程序确定免疫时机,免疫前确定鸡群无呼吸道疾病。
4、免疫操作
(二)环境控制
1、1-3周环境稳定
保证热源充足并稳定;根据供暖设施设备进行合理控温;控制鸡舍不同位置的温差,重点解决低温区补温;进行适当的通风,满足最小通风量。
2、6-10周通风适宜、均匀、稳定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制定本场的适宜温度曲线,并逐渐降低舍内温度;
重点控制通风量与脱温的平衡,在昼夜温差大的季节,满足夜间最低温度时的最小通风,并保证白天最高温时的体感温度;注意温度管理的连续性,逐渐降温,不出现大的温度波动,重点关注外界温度的突然变化。
(三)生物安全
1、全进全出制
避免不同日龄鸡混养,每批鸡出栏后彻底清洗消毒(2%烧碱溶液或过氧乙酸)。
2、做好场区的五个切断
做好场区鸡群、人员、物品、车辆、空气、动物的隔离和切断工作,避免外界病毒的传入对鸡群的影响。
四、总结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需以疫苗免疫为核心、生物安全为基础、环境管理为保障做好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好该疾病的发生,降低生产的损失。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