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大反弹,下半年走势几何?
时间:2025-07-06
来源:现代畜牧网
猪价强势反弹,涨势显著
近期,生猪市场表现活跃。自6月上旬价格触底后,猪价开启强劲反弹态势,其走势备受关注。
一、猪价反弹具体表现
6月上旬,猪价处于低位。端午节后,市场需求减量,养殖端减重增量意愿持续,供大于求导致全国猪价持续下行,甚至跌破7元关口。然而,此后猪价迅速反弹。
7月2日,全国猪价迎来近期最大涨幅,全国猪价为15.15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23元/公斤。华南等地涨幅尤为突出,如广东地区,过去3天猪价从15.80元涨至17元/公斤,涨幅达1.2元/公斤。海南、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份过去3天涨幅也接近1元/公斤。
从全国范围来看,东北、西北、华北以及华中、华东、西南、华南地区,集团猪场猪价大多呈现上涨态势。华东、华中地区龙头集团110-125公斤生猪价格上涨0.1-0.2元/公斤,125-140公斤生猪价格上涨0.05-0.15元/公斤。例如,温氏股份广东区二元杂接货价上调为8.4元/斤,三元杂接货价上调为8.7元/斤。
二、猪价上涨因素分析
猪价大幅上涨并非偶然,背后存在四大关键因素。
(一)养殖端主动缩量,惜售挺价情绪浓厚
近期,集团猪企及众多养殖户主动缩量,惜售挺价情绪强烈。众多集团猪企和养殖户减少标猪出栏量,部分头部猪企加大自宰力度。例如,以往日外销1000头生猪,现仅外销500头,其余自行屠宰加工,外销生猪数量大幅减少,屠企收购难度增加,只能提高收购价格。
此外,5-6月中大猪加速出栏后,肥猪供应缺口约27%,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市场肥猪数量减少,价格自然具备上涨动力。
(二)二育补栏热情高涨,市场供应阶段性收紧市场对7-8月猪价前景较为乐观,北方多地猪场纷纷入场进行二次育肥。二次育肥是指购入小猪,育肥一段时间后再行售卖以赚取差价。
这些猪场入场二育,截留了部分猪源,使得原本可能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的猪被二育户买走饲养,短期内市场猪源减少,推动市场供应阶段性收紧。
(三)政策收储托底,稳定市场预期
中央冻猪肉收储(年内第三批)及地方补贴政策稳定了市场预期。当市场猪价过低影响养殖户积极性时,政府出手收储,减少市场猪肉供应量,推动价格上升。
同时,收储和补贴政策向市场传递出政府关注市场、保障稳定的信号,避免养殖户因猪价短期下跌而过度恐慌并缩减养殖规模,对稳定市场预期意义重大。
(四)严控产能扩张,保障产业稳定
农业农村部对产能调控发挥关键作用。针对生产成本偏高、产能增加较多的头部企业持续开展“窗口指导”,防止其逆市场行情扩张产能。若头部企业盲目扩张产能,市场生猪供应将大幅增加,供大于求时猪价将大幅下跌,不利于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通过产能控制,为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及猪价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三、下半年猪价走势预测
猪价此轮反弹备受关注,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梯队分析师李鹏程分析认为,在供需两侧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今年下半年猪价难现大涨大跌局面,预计将呈现平稳运行、窄幅波动特征。
(一)供应端:出栏量稳步增加,重量或降低
从生产供应端分析,2024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长,决定了未来生猪供应趋势。能繁母猪存栏增加意味着新生仔猪量增多,事实上,自去年四季度起,新生仔猪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仔猪成长为商品猪,预示2025年下半年商品猪出栏量将稳步增加,生猪供应较为充裕。
不过,出栏生猪活重可能影响供应增幅。在农业农村部门预警引导下,出栏生猪活重可能低于上年同期。以往养殖户为追求更高利润养大肥猪出栏,现政策引导下适度降低出栏重量,相同数量生猪产出猪肉量减少,一定程度减小后市猪肉供应增幅,利于猪价稳定。
(二)需求端:消费需求季节性增长,支撑猪价从消费需求端看,下半年存在诸多利好因素。首先,下半年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力推动消费,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增强,猪肉消费随之增加。
其次,天气转凉后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增长。秋冬季节,猪肉炖粉条、红烧肉等美食备受青睐,猪肉需求明显上升。加之中秋、国庆和元旦等节日消费提振,以及冬季南方腌腊灌肠需求,这些因素共同改善市场消费状况,支撑猪价稳定。
四、养殖户应对策略
养殖场户面对当前市场形势,需抓住时机,采取科学合理策略。
(一)顺势出栏,降低成本
当前猪价反弹,养殖场户应顺时顺势出栏肥猪,避免盲目压栏。以往有养殖户在猪价上涨时因期望更高价格而压栏,最终市场行情变化导致亏损。所以,现阶段应把握时机出栏,实现养殖收益。
降低出栏重量也是重要策略。过去养殖户养大肥猪出栏,增加养殖成本且市场价格波动时风险更大。如今在农业农村部门预警引导下,适度降低出栏重量可减少饲料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疫病管理至关重要。养殖场一旦爆发疫病,不仅猪死亡率增加,患病猪售价也受影响。养殖场户要做好疫病预防,定期疫苗接种,加强卫生管理,严控人员和车辆进出。
控制养殖成本同样关键。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比最大,养殖场户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原料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合理安排养殖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以降低人工成本。
(二)关注产能信息,合理调整产能
养殖场户需密切关注能繁母猪存栏等信息,其是生猪市场的重要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直接影响未来生猪供应,存栏量持续增加预示未来生猪供应量增多,价格可能受压;反之,存栏量减少则未来生猪供应量减少,价格可能上涨。
合理调减产能、及时淘汰落后产能母猪十分必要。部分母猪生产效率低、产仔数量少且消耗大量资源,应及时淘汰,优化猪群结构,提高养殖效益。同时,避免盲目扩产,不能因当前猪价上涨就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以防新出栏生猪时市场价格下跌导致亏损。
五、总结与展望
近期猪价强势反弹,是养殖端主动缩量、二育补栏、政策收储以及产能调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此轮反弹为养殖户带来市场变化与希望,为生猪市场注入新活力。
展望下半年,生猪市场将在供需平衡中平稳发展。供应端稳步增加与需求端季节性增长相互制约,猪价大概率平稳运行、窄幅波动,这对养殖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多变的市场中,养殖户需保持理性冷静,顺时顺势出栏肥猪,合理控制养殖成本,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稳健经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期望生猪市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稳定的猪肉供应,共同期待生猪市场更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