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下半年肉鸭市场能否逆袭?

时间:2025-07-01
来源:肉类食品网



  鸭价骤变,市场震荡开篇
 
  2025年上半年,国内鸭产品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价格波动,价格超预期低迷,市场供求格局失衡,供大于求的状况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鸭白条及肉鸭分割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大小白鸭产品均价跌幅明显,鸭副类重点产品价格更是不断下跌。鸭脖、鸭掌、鸭肫等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纷纷跌至近年来的行业新低。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让从业者深感忧虑。价格的剧烈波动不仅打乱了养殖户、经销商的经营节奏,也使整个鸭产品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背后的市场逻辑,以及对下半年鸭产品市场走势进行研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半年鸭价全景:跌跌不休
 
  (一)价格数据详述
 
  2025年上半年,国内鸭产品价格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具体数据显示,大小白鸭产品均价分别为7040元/吨、5158元/吨,同比跌幅分别达到15.85%、19.30%。这一跌幅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在鸭副类重点产品方面,鸭脖上半年均价为5.78元/公斤,同比跌幅高达42.83%;鸭掌均价27.12元/公斤,同比跌幅6.32%;鸭肫均价22.89元/公斤,同比跌幅11.98%。这些数据反映出养殖户和经销商面临着严峻的经营挑战。曾经市场表现良好的鸭脖,如今价格大幅下跌,给依赖鸭脖销售的商家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鸭掌、鸭肫等产品价格的下降,也使得市场热度明显降低。整体而言,上半年鸭白条和鸭副产品价格全面走低,月均价格最高点出现在1月,当时临近春节,市场需求较为旺盛,价格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到6月价格降至最低点。这一涨一跌之间,充分体现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巨大变化,也导致整个鸭产品行业陷入低迷困境。
 
  (二)供应端:产能过剩
 
  从供应端来看,上半年毛鸭出栏量较为充裕。这主要是由于2024年种禽企业盈利丰厚,高额利润吸引众多企业纷纷进入该领域。相关数据表明,2024年种禽企业的盈利增长率达到了近几年最高点,如此诱人的利润使得企业引种父母代鸭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量鸭苗进入市场,为2025年上半年鸭苗供应量的增加奠定了基础。到2025年上半年,这些鸭苗成长为毛鸭,致使市场上毛鸭出栏量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屠宰企业也进行了扩产,不断加大设备投入,引进先进屠宰技术,招聘更多工人,屠宰产能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樱桃谷肉鸭出栏量继续增加,屠宰企业产品产量随之提升,上半年鸭产品产量158.22万吨,同比增加24.68%。如此庞大的产量远超市场消化能力,导致市场上鸭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必然难以维持高位,只能持续下滑。
 
  (三)需求端:消费遇冷
 
  需求端方面,终端需求表现平淡,厂家出货速度不理想。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变化给鸭肉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如鸡肉、鱼肉等,鸭肉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程度挤压。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里,选择鸭肉作为日常肉类消费的消费者比例下降了4.3%。同时,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也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人们在购买肉类产品时更加谨慎。市场消费热情不高,使得厂家出货速度缓慢,库存压力不断增大。上半年企业冻品平均库容率为76.96%,同比上升11.07个百分点。如此高的库容率意味着企业仓库积压了大量鸭产品,为尽快出货,企业不得不降价销售,这进一步加剧了鸭产品价格的下跌。白条和鸭副产品在需求疲软的冲击下,价格跌至近年来行业新低,整个市场陷入恶性循环,给从业者带来极大困扰。
 
  下半年鸭价展望:曙光初现?
 
  (一)供应端:增幅放缓
 
  从种鸭存栏情况及换羽、淘汰预期分析,下半年鸭产品供应端的变化备受关注。5月鸭苗价格持续下滑,种禽企业长期亏损,促使其采取去产操作以减少损失。在产父母代种鸭存栏量或有微降,这从源头上减少了鸭产品的供应量。6-7月,高温天气对种鸭产蛋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持续高温使种鸭生存环境恶化,产蛋量大幅降低。同时,鸭苗价格持续较低,种禽端为避免进一步亏损,或会继续进行去产操作。在这双重因素作用下,三季度毛鸭出栏量或继续缩减。这意味着市场上可供屠宰的毛鸭数量减少,鸭产品产量也会相应减少。不过,到四季度,随着存栏量逐渐恢复,外界气温对种鸭的影响减小,种鸭产蛋性能逐渐恢复,产品产量或继续恢复提升。综合来看,预计下半年样本企业鸭产品产量为166.59万吨,同比涨幅2.83%。与上半年供应增幅相比,下半年增幅或明显放缓。这一变化对鸭产品市场的供需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为鸭产品价格回升创造条件。
 
  (二)需求端:温和回暖
 
  需求端的变化同样对鸭产品市场走向产生影响。三季度通常是对产品市场需求具有季节性提振的时期。此时天气逐渐转凉,人们食欲增加,对肉类产品的需求相应提高。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也集中在这个季度,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家庭聚餐、宴请宾客频率增加,对鸭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在中秋节前夕,市场上对烤鸭、盐水鸭等鸭肉制品的采购量会比平时增加8.24%。然而,考虑到终端需求超预期低迷的现状,以及企业冻品库存高位的制约,需求面预期利好提振有限。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变化使他们对鸭肉的需求不再像以往那样旺盛。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也让消费者在购买肉类产品时更加谨慎,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企业冻品库存高位,使得市场上鸭产品供应量充足,消费者选择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的增长。预计需求的回暖对产品价格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市场预计将在下半年经历阶段性的需求增长,但整体价格走势上涨动力相对薄弱。
 
  (三)价格预测:低位反弹
 
  综合供需情况,下半年鸭产品价格存在低位回升的可能性,但价格环比涨幅空间相对较小。供应端增幅放缓,减少了市场上鸭产品的供应量,为价格回升提供了一定支撑。而需求端虽有季节性提振,但受到终端需求低迷和库存高位的制约,需求增长幅度有限,难以对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拉动。预计8-9月,随着供应减少增速放缓带来的利好,产品价格或触底小幅反弹。但从整个下半年来看,由于供需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市场仍存在一定库存压力,所以或难以出现显著的上涨趋势。这就要求养殖户和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行业百态,各方应对
 
  在这场鸭价的剧烈波动中,市场参与者采取了不同措施应对困境。养殖户面对鸭价持续低迷,部分选择调整养殖规模,减少鸭苗投放量,以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还有部分养殖户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更科学的养殖方法,提高鸭子的成活率和品质。他们引进先进养殖设备,改善养殖环境,加强疫病防控,通过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升了鸭子的市场竞争力。
 
  经销商也在积极应对危机。他们努力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餐饮企业、超市等的合作,试图扩大市场份额。一些经销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将鸭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他们在直播中详细介绍鸭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展示产品制作过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然而,他们也面临着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给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
 
  企业则致力于优化产能结构。一些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低盐、低脂的鸭制品,以吸引更多消费者。他们还加强生产流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鸭价下跌带来的压力,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且行且看
 
  回顾2025年鸭产品市场,上半年在供需失衡的影响下,价格低迷使整个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养殖户忧心忡忡,企业也在艰难寻求生存发展之道。下半年虽有供需格局收紧的迹象,价格有望低位回升,但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对于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是在市场波动中稳健前行的关键。消费者也应理性看待鸭产品价格变化,在享受美食的同时理解市场的起伏。未来,鸭产品市场究竟如何发展,是逐步回升走向繁荣,还是仍有波折,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