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农牧企业2024分红大揭秘:谁是最大赢家?

时间:2025-05-04
来源:现代畜牧网



  分红盛宴开场
 
  在资本市场领域,农牧企业始终是备受关注的重要主体。近期,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2024年,15家上市农牧企业合计分红金额超过121亿元。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农牧行业的雄厚实力,也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的关注与热情。究竟是哪些企业如此慷慨?它们的分红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本文将深入剖析这场农牧企业的分红情况。
 
  巨头争霸:牧原一骑绝尘
 
  在此次分红格局中,牧原股份表现尤为突出。其全年预计分红总额高达75.88亿元,这一数额远超其他企业,占据绝对领先地位。2024-2026年,牧原股份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比例由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调整至40%,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充分体现了其对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牧原股份强大的分红能力,源于其卓越的业绩表现。2024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上涨以及养殖成本下降。一方面,玉米、小麦、豆粕价格整体处于低位运行,带动行业养殖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先进经验的复制与推广,改善落后区域、场线的生产业绩,有效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了牧原股份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牧原股份堪称行业典范。2024年,其生猪养殖成本从年初的高位逐步下降,全年维持在14元/公斤左右,12月更是降至约13元/公斤。进入2025年,2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9元/公斤。显著的成本下降,使牧原股份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大优势。较低的成本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空间,也为其高分红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牧原股份的成功,是其在成本控制、市场策略、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持续努力的结果。
 
  紧随其后:海大、温氏表现
 
  海大集团:稳健派现
 
  海大集团作为农牧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在此次分红中也有出色表现。4月22日,海大集团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如下:以总股本166368.5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1.0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8.30亿元。这一分配方案,既体现了海大集团对股东的回报,也彰显了其在市场中的稳健地位。
 
  从营收和利润角度分析,海大集团的分红具备坚实基础。2024年,海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46.01亿元,同比微降1.31%,净利润45.04亿元,同比增长64.30%。在饲料业务方面,公司实现饲料销量2652万吨,同比增长约9%,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其中,国内饲料外销量2206万吨,同比增长约5%;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236万吨,同比增长约40%。在生猪养殖业务上,全年公司出栏约600万头肥猪,生猪养殖业务同比扭亏为盈,轻资产控风险模式拓展顺利。如此优异的业绩,使海大集团有充足的底气进行高额分红。
 
  面对市场挑战,海大集团积极调整策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在饲料业务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不同养殖户的需求。在养殖业务方面,探索轻资产、低风险、稳健的养殖模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率。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为其分红提供了有力支撑。
 
  温氏股份:千亿营收后的回馈
 
  温氏股份在此次分红中同样备受关注。4月23日晚间,温氏股份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如下:以总股本661757.63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24亿元。虽然派现金额不及牧原股份和海大集团,但也展现了温氏股份对股东的诚意。
 
  2024年,对于温氏股份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公司成功迈入“千亿俱乐部”行列,实现营业总收入1049.24亿元,同比增长16.68%。肉猪、肉鸡销售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公司累计销售肉猪(含毛猪及鲜品)3018.27万头,同比增长14.93%,在国内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二,成为国内第二家出栏超过3000万头的企业;实现肉鸡(含毛鸡、鲜品及熟食)销售12.08亿只,同比增2.09%,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上市企业首位。
 
  从肉猪和肉鸡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温氏股份的盈利状况良好。肉猪销售数量的增长,得益于公司不断优化养殖布局,加大对养殖设施的投入,提高养殖效率。而肉鸡销售的稳定增长,则是公司在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等方面持续投入的结果。这些业务的良好发展,为温氏股份的分红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温氏股份还规划了中期分红。2025年是温氏股份上市十周年,为感谢长期以来股东的支持与陪伴,除上述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外,董事会已提请股东大会授权,拟于2025年中期再次开展现金分红。这一举措,无疑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温氏股份的信心。
 
  其他企业:各有千秋
 
  除上述几家企业外,其他农牧企业在分红方面也各有表现。立华股份于4月22日发布公告,以总股本82764.45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0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14亿元。2024年,立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77.25亿元,同比增长15.44%;净利润15.21亿元,同比增长447.72%。其分红金额的确定,与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密切相关。在养殖业务上,立华股份不断优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从而有能力向股东进行高额分红。
 
  圣农发展在4月11日发布公告,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预计共派发现金红利2.47亿元(含税)。圣农发展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养殖产业链,从种鸡养殖、饲料加工到鸡肉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这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把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也为其分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24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亿元至7.5亿元,良好的盈利状况是其分红的底气所在。
 
  晓鸣股份的分红则具有独特之处。近日,晓鸣股份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拟以总股本187,568,073股扣除回购专户持有的1,893,300股后剩余的185,674,77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人民币(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0.37亿元(含税),占2024年净利润的82.86%。如此高的分红占比,在农牧企业中并不多见。这表明晓鸣股份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公司战略倾向于将大部分盈利回馈给股东,以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2024年,晓鸣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16.83%,净利润448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抓住了蛋鸡产业上行周期的机遇,受益于下半年饲料原料价格下跌及商品代雏鸡需求回暖,实现了业绩的大幅提升,才有了高比例分红的资本。
 
  与晓鸣股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牛山。罗牛山于4月19日发布公告,以总股本115151.36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303.03万元。其分红金额占净利润的比例仅为9.5%,这或许意味着公司需要大量利润用于自身业务拓展、研发或偿还债务。罗牛山虽然业务多元化,涵盖畜牧养殖、房地产开发、教育等领域,但经营业绩整体不佳。2024年,公司可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需要留存更多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分红比例较低。例如,公司此前规划的一些项目,如罗牛山崖州15万头生猪养殖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使得公司在分红时较为谨慎。
 
  分红背后的行业密码
 
  2024年15家上市农牧企业的分红数据,深刻反映了农牧行业的诸多特征。从总体情况来看,这15家企业合计分红超121亿元,其中牧原股份一家就贡献了75.88亿元,占比超过60%。这种头部企业占据大量分红份额的现象,充分体现了农牧行业头部效应显著。
 
  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化养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取更多利润用于分红。以牧原股份为例,其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基地,运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养殖效率的大幅提升,降低了养殖成本,从而在市场中获得了更高的利润空间。相比之下,一些规模较小的农牧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实现规模化养殖,成本较高,利润微薄,分红金额自然也较少。
 
  企业的发展阶段也是影响分红的重要因素。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如温氏股份、海大集团,经营稳定、现金流充裕,能够持续回馈股东。这些企业已经在市场中建立了稳定的地位,拥有成熟的业务模式和稳定的客户群体,盈利状况良好,因此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分红。而处于拓展期的企业,如晓鸣股份、益客食品等,可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或者处于业务扩张期,需要留存更多资金用于发展。它们需要将利润投入到新的项目和业务中,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自身实力,所以分红金额相对较少。
 
  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样对农牧企业的分红产生影响。农牧行业易受自然灾害、疫病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在2024年,玉米、小麦、豆粕价格整体呈低位运行,这使得农牧企业的养殖成本下降,利润增加,为分红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疫病,企业的养殖业务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利润下滑,分红能力受限。例如,在某些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时,当地的生猪养殖企业遭受重创,不仅养殖数量大幅减少,而且为了防控疫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根本无力进行分红。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