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鸡蛋价格“过山车”,下半年走势几何?

时间:2025-04-17
来源:现代畜牧网



  鸡蛋价格“跌跌不休”,发生了什么?
 
  2025年,国内鸡蛋市场价格波动剧烈,走势起伏不定,市场态势充满不确定性。元旦期间,国内产销市场蛋价在4.45-4.6元/斤区间波动,市场价格相对平稳。然而,春节后蛋价迅速下滑,2月19日产销市场蛋价降至3.05-3.08元/斤,达到本年度最低点。尽管2月下旬至3月初,蛋价有所回升,达到3.45元/斤左右,但4月初蛋价再次回落至3.06-3.1元/斤,价格再次陷入低位。
 
  这一系列价格波动不仅使消费者对鸡蛋价格的稳定性产生担忧,影响日常生活成本的规划,也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压力,使其面临养殖收益难以保障的困境。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鸡蛋价格持续下跌?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还是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以下将深入剖析鸡蛋价格波动背后的原因。
 
  供应端:产能过剩的困境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关键要素,鸡蛋市场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当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远超需求量时,价格必然面临下行压力。当前,鸡蛋市场正处于供应过剩的困境。
 
  从存栏量角度分析,去年四季度鸡苗补栏积极性较高,这一行为对今年的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春节后,国内产蛋鸡存栏水平逐月递增,截至3月末,机构预估产蛋鸡存栏量超过13.1亿只。庞大的存栏数量表明鸡蛋供应能力大幅提升。这如同生产车间突然增加大量生产线,产能大幅提高,产品大量产出,而市场需求却未相应增长,进而导致库存积压。蛋鸡存栏量的增加使得鸡蛋供应量远超市场需求,产销面临库存过剩的压力。
 
  补栏积极性高是存栏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养殖户在做出补栏决策时,通常会参考过往市场行情。过去一段时间,鸡蛋市场行情较好,养殖户收益可观,这使他们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预期鸡蛋价格将维持高位或至少不会大幅下跌。为获取更多利润,养殖户纷纷增加鸡苗补栏数量。然而,市场变化复杂,养殖户未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动以及其他养殖户的补栏行为,最终导致市场鸡蛋供应过剩。
 
  此外,蛋鸡的换羽现象也对鸡蛋供应产生影响。蛋鸡强制换羽是指种鸡产蛋一定时间后,产蛋率下降,通过对蛋鸡羽毛/尾毛进行剪断或梳剪,使蛋鸡进入营养均衡生长阶段,暂时停止产蛋,经过一段时间休养后重新恢复高效率产蛋状态。在鸡蛋行情较好时,许多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为延长蛋鸡生长周期、降低养殖成本,会对蛋鸡进行换羽操作。这使得原本应淘汰的蛋鸡继续留在养殖场产蛋,进一步增加了鸡蛋供应量,扰乱了市场正常的供需平衡,加剧了鸡蛋供应过剩的问题。
 
  需求端:消费淡季的疲软
 
  除供应端因素外,需求端的疲软也是导致鸡蛋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春节后,消费市场进入周期性淡季,这是鸡蛋市场长期形成的规律。在此期间,家庭和餐饮行业对鸡蛋的需求显著下降。春节期间,家庭通常会储备大量鸡蛋以满足节日需求,节后这些储备鸡蛋尚未完全消费,导致家庭对鸡蛋的购买量减少。
 
  餐饮行业在春节后的需求同样大幅下降。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聚餐活动频繁,餐饮行业生意火爆,对鸡蛋的需求量较大。节后,人们生活回归正常,聚餐活动减少,餐饮行业生意冷清,对鸡蛋的采购量也随之降低。
 
  学校假期也是影响鸡蛋需求的重要因素。寒暑假期间,学校食堂关闭,学生这一庞大消费群体暂时缺失,导致市场对鸡蛋的需求阶段性萎缩。学校食堂每日消耗大量鸡蛋,假期食堂停止采购鸡蛋,对鸡蛋市场需求造成不小冲击。
 
  替代品的价格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鸡蛋的市场需求。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价格更为亲民的猪肉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使其在食材选择上更倾向于猪肉,减少对鸡蛋的消费。此外,鸡肉、牛奶等其他蛋白质替代品也在市场上与鸡蛋竞争,凭借各自独特优势分流了部分原本属于鸡蛋的消费群体,进一步缩小了鸡蛋的市场份额。
 
  消费场景受限也对鸡蛋需求产生负面影响。一些与鸡蛋相关的消费场景,如大型宴会、集体活动等,在春节后有所减少。这些场合通常大量使用鸡蛋,淡季这类活动的减少直接导致鸡蛋需求降低。
 
  近期蛋价反弹:昙花一现还是趋势反转?
 
  在市场普遍对鸡蛋价格持续下跌习以为常,甚至担忧鸡蛋市场未来走向时,近期蛋价呈现筑底反弹态势。截至目前,国内产销市场蛋价回升至3.26-3.3元/斤左右,产区累计上涨超过0.2元/斤,蛋价涨幅近6.9%。这一反弹现象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关注,仿佛为市场带来了转机。养殖户对这波反弹寄予厚望,期待其能够持续,改善当前的经营困境。
 
  这波蛋价反弹究竟是短暂的市场波动,还是趋势反转的信号,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短期来看,下游市场逢低补货需求增加是推动蛋价反弹的重要因素。在蛋价持续下跌过程中,下游商家库存逐渐消耗,价格低位使他们看到补货机会,纷纷加大采购力度,导致市场上鸡蛋需求量短期内大幅增加。
 
  然而,库存压力对蛋价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蛋价上涨,下游购销积极性减弱,市场谨慎情绪增强。当蛋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下游商家担心价格再次下跌导致库存积压,会减少采购量甚至暂停采购。这使得市场上鸡蛋需求量逐渐减少,各环节库存压力增加。
 
  部分机构预测,短期内鸡蛋价格可能仍面临窄幅偏弱的压力。虽然当前蛋价出现反弹,但供应能力充沛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产销库存去化仍然较为缓慢。在这种情况下,蛋价的上涨空间受到限制。
 
  未来展望:曙光还是阴霾?
 
  展望未来,鸡蛋价格走势充满不确定性,市场前景不明朗,养殖户和投资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期待市场能够出现积极变化。
 
  从供应端来看,虽然当前产蛋鸡存栏量处于高位,但随着老鸡淘汰量逐渐增加,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下降,未来鸡蛋供应增长速度可能放缓。然而,根据卓创资讯数据,4月至6月产蛋鸡存栏量理论值环比增幅分别为0.46%、0.23%、0.53%,这意味着产蛋鸡存栏量仍将持续增加,6月将增至13.3亿只左右。短期内,供应压力依然较大,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需求端方面,二季度通常是蔬菜、猪肉的传统消费淡季,价格存在走弱预期,鸡蛋对其替代效应减弱。随着气温转暖及6月南方梅雨季到来,鸡蛋储存难度加大,终端需求缺乏持续增长动力。清明节过后,市场缺乏节日支撑,终端环节消费低迷,加之气温升高导致鸡蛋存储时间缩短,下游采购意向较为谨慎,市场需求呈下降趋势。尽管4月末至5月初受劳动节因素拉动,鸡蛋市场需求或有所提升,但5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南方空气湿度增加,鸡蛋易出现质量问题,需求或再次下降。6月,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市场进入传统淡季,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因此,二季度市场需求或呈“减-增-减”的变化趋势,需求端对蛋价的提振作用有限。
 
  不过,市场也存在一些利好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鸡蛋品质和营养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高品质、绿色环保的鸡蛋品种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为养殖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部分地区的鸡蛋深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如鸡蛋粉、蛋黄酱等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化部分鸡蛋产能,缓解市场供应压力。
 
  对于养殖户而言,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形势,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存栏结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批次淘汰生产性能差的蛋鸡,适时补栏育雏鸡苗,避免盲目跟风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加强养殖管理,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降低养殖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投资者在考虑进入鸡蛋市场时,需谨慎评估市场风险。虽然鸡蛋价格波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套利机会,但市场不确定性较大。投资者需充分了解市场供需关系、价格走势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可通过关注期货市场动态,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