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5年4月17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5-04-17
来源:综合报道



4月17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稳中有涨


  2025年4月16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全国均价为 14.90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上涨0.01%。北方地区散户猪场观望情绪浓厚,集团猪企出栏缩量,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但生猪养殖存栏总量继续小幅增长,需求仍处于季节性淡季,猪价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不过,养殖端的挺价和二育行为以及可能出现的政策因素等,也会对猪价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内行情或延续窄幅震荡格局。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4月16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4月16日中国外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4.75 14.71 0.27% 元/KG
吉林省 14.60 14.68 -0.54% 元/KG
黑龙江 14.58 14.57 0.07% 元/KG
华北 北  京 15.09 15.13 -0.26% 元/KG
天  津 15.05 15.08 -0.20% 元/KG
河北省 15.03 15.01 0.13% 元/KG
山西省 14.79 14.79 0.00% 元/KG
内蒙古 14.81 14.86 -0.34%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5.56 15.59 -0.19% 元/KG
江苏省 15.36 15.36 0.00% 元/KG
浙江省 15.56 15.60 -0.26% 元/KG
安徽省 15.18 15.24 -0.39% 元/KG
福建省 15.43 15.40 0.19% 元/KG
山东省 15.09 15.09 0.00%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4.81 14.83 -0.13% 元/KG
湖北省 14.63 14.61 0.14% 元/KG
湖南省 14.69 14.74 -0.34% 元/KG
江西省 15.10 15.09 0.07%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5.58 15.58 0.00% 元/KG
海南省 14.44 14.44 0.00% 元/KG
广  西 14.83 14.79 0.27% 元/KG
西南 重  庆 14.70 14.68 0.14% 元/KG
四川省 14.62 14.57 0.34% 元/KG
贵州省 14.62 14.60 0.14% 元/KG
云南省 14.78 14.78 0.00%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4.70 14.72 -0.14% 元/KG
甘肃省 14.74 14.62 0.82% 元/KG
宁  夏 14.66 14.55 0.76% 元/KG
新  疆 14.46 14.50 -0.28% 元/KG
全  国 14.90 14.90 0.01%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4月17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上涨


  2025年4月16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4.54元/公斤,较昨天价格上涨0.25%。北方地区散户猪场观望情绪浓厚,集团猪企出栏缩量,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但生猪养殖存栏总量继续小幅增长,需求仍处于季节性淡季,猪价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不过,养殖端的挺价和二育行为以及可能出现的政策因素等,也会对猪价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内行情或延续窄幅震荡格局。 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4月16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4月16日中国内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4.53 14.47 0.41% 元/KG
吉林省 14.24 14.28 -0.28% 元/KG
黑龙江 14.35 14.30 0.35% 元/KG
华北 北  京 14.82 14.83 -0.07% 元/KG
天  津 14.69 14.67 0.14% 元/KG
河北省 14.66 14.61 0.34% 元/KG
山西省 14.44 14.41 0.21% 元/KG
内蒙古 14.45 14.46 -0.07%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5.08 15.07 0.07% 元/KG
江苏省 14.63 14.59 0.27% 元/KG
浙江省 15.29 15.30 -0.07% 元/KG
安徽省 14.83 14.84 -0.07% 元/KG
福建省 14.70 14.65 0.34% 元/KG
山东省 14.73 14.68 0.34%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4.54 14.53 0.07% 元/KG
湖北省 14.38 14.32 0.42% 元/KG
湖南省 14.33 14.35 -0.14% 元/KG
江西省 14.84 14.81 0.20%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4.85 14.82 0.20% 元/KG
海南省 14.01 13.97 0.29% 元/KG
广  西 14.48 14.40 0.56% 元/KG
西南 重  庆 14.34 14.28 0.42% 元/KG
四川省 14.25 14.18 0.49% 元/KG
贵州省 14.24 14.18 0.42% 元/KG
云南省 14.43 14.38 0.35%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4.44 14.42 0.14% 元/KG
甘肃省 14.49 14.34 1.05% 元/KG
宁  夏 14.40 14.26 0.98% 元/KG
新  疆 14.17 14.19 -0.14% 元/KG
全  国 14.54 14.50 0.25%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4月17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上涨


  2025年4月16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4.14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上涨0.02%。 当前土杂大猪市场供需处于弱平衡状态,供应相对宽松,需求较为疲软,猪价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短期内行情或延续窄幅震荡格局。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4月16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4月16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4.17 14.17 0.00% 元/KG
吉林省 13.96 14.02 -0.43% 元/KG
黑龙江 13.95 13.93 0.14% 元/KG
华北 北  京 14.53 14.56 -0.21% 元/KG
天  津 14.28 14.31 -0.21% 元/KG
河北省 14.27 14.25 0.14% 元/KG
山西省 14.14 14.15 -0.07% 元/KG
内蒙古 14.07 14.11 -0.28%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4.33 14.33 0.00% 元/KG
江苏省 13.89 13.87 0.14% 元/KG
浙江省 14.90 14.93 -0.20% 元/KG
安徽省 14.38 14.42 -0.28% 元/KG
福建省 14.41 14.39 0.14% 元/KG
山东省 14.26 14.25 0.07%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4.24 14.27 -0.21% 元/KG
湖北省 13.86 13.85 0.07% 元/KG
湖南省 13.87 13.92 -0.36% 元/KG
江西省 14.52 14.54 -0.14%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4.55 14.56 -0.07% 元/KG
海南省 14.55 14.56 -0.07% 元/KG
广  西 14.19 14.13 0.42% 元/KG
西南 重  庆 13.94 13.92 0.14% 元/KG
四川省 13.74 13.71 0.22% 元/KG
贵州省 13.86 13.84 0.14% 元/KG
云南省 14.02 14.00 0.14%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4.02 14.05 -0.21% 元/KG
甘肃省 14.09 13.98 0.79% 元/KG
宁  夏 14.02 13.89 0.94% 元/KG
新  疆 13.84 13.88 -0.29% 元/KG
全  国 14.14 14.13 0.02%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4月17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上涨


  2025年4月16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4.14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上涨0.02%。 当前土杂大猪市场供需处于弱平衡状态,供应相对宽松,需求较为疲软,猪价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短期内行情或延续窄幅震荡格局。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4月16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4月16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4.17 14.17 0.00% 元/KG
吉林省 13.96 14.02 -0.43% 元/KG
黑龙江 13.95 13.93 0.14% 元/KG
华北 北  京 14.53 14.56 -0.21% 元/KG
天  津 14.28 14.31 -0.21% 元/KG
河北省 14.27 14.25 0.14% 元/KG
山西省 14.14 14.15 -0.07% 元/KG
内蒙古 14.07 14.11 -0.28%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4.33 14.33 0.00% 元/KG
江苏省 13.89 13.87 0.14% 元/KG
浙江省 14.90 14.93 -0.20% 元/KG
安徽省 14.38 14.42 -0.28% 元/KG
福建省 14.41 14.39 0.14% 元/KG
山东省 14.26 14.25 0.07%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4.24 14.27 -0.21% 元/KG
湖北省 13.86 13.85 0.07% 元/KG
湖南省 13.87 13.92 -0.36% 元/KG
江西省 14.52 14.54 -0.14%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4.55 14.56 -0.07% 元/KG
海南省 14.55 14.56 -0.07% 元/KG
广  西 14.19 14.13 0.42% 元/KG
西南 重  庆 13.94 13.92 0.14% 元/KG
四川省 13.74 13.71 0.22% 元/KG
贵州省 13.86 13.84 0.14% 元/KG
云南省 14.02 14.00 0.14%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4.02 14.05 -0.21% 元/KG
甘肃省 14.09 13.98 0.79% 元/KG
宁  夏 14.02 13.89 0.94% 元/KG
新  疆 13.84 13.88 -0.29% 元/KG
全  国 14.14 14.13 0.02%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025年4月17日中国仔猪价格统计


图表:2025年4月16日中国仔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5年4月16日中国外三元仔猪日度出场批发加权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43.73 43.74 -0.02% 元/KG
吉林省 43.73 43.74 -0.02% 元/KG
黑龙江 43.74 43.75 -0.02% 元/KG
华北 北  京 44.52 44.52 0.00% 元/KG
天  津 44.54 44.65 -0.25% 元/KG
河北省 45.05 45.07 -0.04% 元/KG
山西省 45.08 45.09 -0.02% 元/KG
内蒙古 40.13 40.08 0.12% 元/KG
华东 江苏省 45.33 45.38 -0.11% 元/KG
浙江省 45.67 45.70 -0.07% 元/KG
安徽省 45.43 45.43 0.00% 元/KG
福建省 45.41 45.44 -0.07% 元/KG
山东省 45.17 45.17 0.00% 元/KG
华中 河南省 45.27 45.27 0.00% 元/KG
湖北省 46.13 46.31 -0.39% 元/KG
湖南省 45.48 45.51 -0.07% 元/KG
江西省 45.70 45.71 -0.02% 元/KG
华南 广东省 46.14 46.10 0.09% 元/KG
广  西 45.85 45.85 0.00% 元/KG
西南 重  庆 44.41 44.41 0.00% 元/KG
四川省 44.62 44.64 -0.04% 元/KG
贵州省 44.70 44.62 0.18% 元/KG
云南省 44.61 44.68 -0.16% 元/KG
西北 陕西省 45.09 45.09 0.00% 元/KG
甘肃省 45.00 45.01 -0.02% 元/KG
新  疆 43.46 43.46 0.00% 元/KG
全  国 44.87 44.89 -0.03%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跌猛了,猪价下跌“势不可当”!


  时光荏苒,4月过半,在生猪市场,最近几日,猪价偏强运行,价格重心持续回升,截至目前,标猪均价涨至14.93元/公斤,猪价创下了2月下旬以来的高点,市场呈现“倔强”偏强的走势,而且,猪价打破了长时间横盘的局面……

  据悉,猪价上涨的逻辑,主要受二育支撑转强,近期,受对等关税影响饲料成本,国内南北地区,猪价价差尚存,华东地区猪价表现强势,周边区域以及东北地区,二育观望心态减弱,集中补栏标猪现象增多,市场看涨意愿转强,这也提振了养殖端缩量挺价的心态,南北地区,屠企顺利收猪难度陡增,适重猪源截流增多,猪价呈现逆势上涨的走势!

  然而,浮华过后,猪价仍要回归购销基本面,此番猪价上涨也将“盛极而衰”,短时间内,猪价或将呈现“补跌”的局面!

  在供应端,按照母猪存栏影响10个月标猪出栏,去年6-9月份,国内母猪存栏环比增幅在002~0.7%,预计,2025年2季度,生猪供应呈现温和上涨的局面!本月,生猪出栏计划增多,规模以上样本猪企出栏环比增幅在3.25%,由于中上旬,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一般,散户以及集团猪企有缩量挺价的操作,本月中下旬,生猪供应存在压力!而随着标猪价格走高,生猪育肥利润改善,养殖端继续挺价意愿下降,认卖积极性有所回升,适重猪源供应改善;

  在需求端,目前,消费需求处于季节性淡季,受气温回暖,居民肉类消费意愿减弱,市场替代品供应充足,禽肉、鸡蛋、水产、蔬菜以及牛羊肉替代明显,消费缺乏支撑!内销市场以及城市需求跟进提振有限,截至目前,样本屠企集中开工率在26.89%左右,需求支撑略有下降!叠加,国内标猪均价不断上涨,二次育肥进一步补栏标猪入场成本价陆续突破8元/斤,这进一步增加了出栏亏损的压力,毕竟,饲料价格也不断上涨,标猪压栏增重料肉比增加,二育进一步入场信心减弱!

  因此,基于市场多空博弈,受供需格局变化,预计,4月17日,南北地区,猪价以稳中偏弱为主,外三元标猪报价回落至14.88元/公斤,后市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以及二育情绪的变化!


跌猛了,猪价下跌“势不可当”!


  时光荏苒,4月过半,在生猪市场,最近几日,猪价偏强运行,价格重心持续回升,截至目前,标猪均价涨至14.93元/公斤,猪价创下了2月下旬以来的高点,市场呈现“倔强”偏强的走势,而且,猪价打破了长时间横盘的局面……

  据悉,猪价上涨的逻辑,主要受二育支撑转强,近期,受对等关税影响饲料成本,国内南北地区,猪价价差尚存,华东地区猪价表现强势,周边区域以及东北地区,二育观望心态减弱,集中补栏标猪现象增多,市场看涨意愿转强,这也提振了养殖端缩量挺价的心态,南北地区,屠企顺利收猪难度陡增,适重猪源截流增多,猪价呈现逆势上涨的走势!

  然而,浮华过后,猪价仍要回归购销基本面,此番猪价上涨也将“盛极而衰”,短时间内,猪价或将呈现“补跌”的局面!

  在供应端,按照母猪存栏影响10个月标猪出栏,去年6-9月份,国内母猪存栏环比增幅在002~0.7%,预计,2025年2季度,生猪供应呈现温和上涨的局面!本月,生猪出栏计划增多,规模以上样本猪企出栏环比增幅在3.25%,由于中上旬,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一般,散户以及集团猪企有缩量挺价的操作,本月中下旬,生猪供应存在压力!而随着标猪价格走高,生猪育肥利润改善,养殖端继续挺价意愿下降,认卖积极性有所回升,适重猪源供应改善;

  在需求端,目前,消费需求处于季节性淡季,受气温回暖,居民肉类消费意愿减弱,市场替代品供应充足,禽肉、鸡蛋、水产、蔬菜以及牛羊肉替代明显,消费缺乏支撑!内销市场以及城市需求跟进提振有限,截至目前,样本屠企集中开工率在26.89%左右,需求支撑略有下降!叠加,国内标猪均价不断上涨,二次育肥进一步补栏标猪入场成本价陆续突破8元/斤,这进一步增加了出栏亏损的压力,毕竟,饲料价格也不断上涨,标猪压栏增重料肉比增加,二育进一步入场信心减弱!

  因此,基于市场多空博弈,受供需格局变化,预计,4月17日,南北地区,猪价以稳中偏弱为主,外三元标猪报价回落至14.88元/公斤,后市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以及二育情绪的变化!


一夜“跳水”,猪价上涨“踩刹车”!


  时光荏苒,4月进入中下旬,在国内生猪方面,近期,基于美国对等关税影响,国内饲料成本上行压力陡增,养殖端挺价心态偏强,而受区域价差存在,二育空栏比重较多,阶段性入场信心转强,南北地区,二育集中补栏标猪,这极大的截流了屠企猪源到厂,增加了屠宰场顺利采购猪源的难度,带动了猪价呈现小幅拉涨的局面!

  目前,国内标猪现货报价回升至14.93元/公斤,然而,在生猪合约方面,昨日,生猪近月合约转弱,其中,2505合约报价在13565元/吨,生猪07合约报价在13605元/吨,生猪09合约报价在14510元/吨!市场对于猪价前景仍显谨慎,看涨后市信心略显不足!

  从生猪供需基本面来看,在供应方面,近期,养殖端出栏缩量,集团猪企有拉涨的心态,但是,随着猪价重心回升,养殖端挺价积极性减弱。从现货生猪出栏来看,北方地区,东北、华北以及黄淮市场,社会面猪源供应增加,部分集团猪企有增量出栏的操作,线下降价成交现象有所增多,养殖端出栏节奏恢复!

  尤其是,按照供应格局来看,4月份,生猪供应基本面充足,虽然,本月,养殖端中大猪认卖积极,标猪出栏意愿一般,但是,随着标猪价格走高,且,饲料成本压力加大,部分养殖户落袋而安的积极性有所转强!

  在消费跟进方面,4月中旬,消费需求缺乏利好,气温升高,进一步限制白条走货,主流屠企订单减少,开工率小幅回落,工厂以销定产,收猪需求有所下滑!短时内,消费利好承压,下游商贩多以减量稳价为主,而居民家庭消费替代明显,距离五一小长假尚有时日,下游市场集中备货尚未启动,需求利好略显不足!


4月猪肉市场:价格起伏下的供需博弈


  开局小涨:清明备货带来的价格支撑
 
  四月,春日暖阳渐驱寒意,猪肉市场亦迎来一场特殊“博弈”。月初,受清明备货这一传统需求高峰提振,猪肉市场获有力支撑。养殖户因市场订单增多而满怀期待,养殖端挺价销售策略生效,共同稳固猪肉价格。
 
  4月1日,全国生猪均价微涨0.03元/kg,达14.68元/kg,呈北稳南涨态势。北方地区因大猪出栏量增加,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价格受抑。东北养殖户虽欲挺价,却因市场压力而力不从心。南方地区则受清明备货及集团缩量双重支撑,价格上涨。广东市场猪肉供不应求,价格攀升,养殖户收益良好。
 
  据中国养猪网及地方畜牧部门监测数据,4月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62元/公斤,环比持平;内三元均价14.58元/公斤,土杂猪均价14.14元/公斤,较昨日微跌0.01-0.02元/公斤。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生猪价格7.0-7.2元/斤,较昨日下跌0.1-0.2元/斤。本地屠宰企业压价收购及华北低价猪源流入,使养殖户压力增大,加快出栏速度。华东地区,江苏、安徽、浙江生猪价格7.3-7.6元/斤,安徽局部地区因清明备货需求上涨0.1元/斤。南方小麦网数据显示,江苏盐城、安徽滁州等地屠宰企业采购量环比增加10%,支撑当地猪肉价格。华南地区的广东、福建生猪价格维持全国高位,达7.5-7.8元/斤。本地消费韧性强,进口猪肉到岸价上涨,区域价差扩大,养殖户盈利颇丰。
 
  然而,此轮因清明备货引发的价格上涨,是市场短期波动,还是预示猪肉价格将迎新一轮上涨周期,尚待观察。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或隐藏危机,需深入剖析4月猪肉市场动态。
 
  供应与需求的角力
 
  供应端:规模企业出栏计划与实际情况
 
  在猪肉市场中,供应端对价格走向影响重大。4月份,规模企业出栏计划备受关注。相关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企业出栏计划持续增加,但增幅收窄,预计增幅为3.25%。
 
  从实际出栏情况看,截止4月10日,重点样本企业生猪日均出栏量为26.03万头,环比上月同期日均出栏增加0.78万头,增幅为3.09%。这表明规模企业在市场供应中作用关键。但需注意,3月份部分规模企业出栏节奏较快,整体超额完成出栏计划,导致4月可售猪源减少。以仓库为例,3月份大量出货,4月份库存自然降低。虽4月规模企业出栏量仍对市场供应有压力,但因可售猪源减少,增幅或有限。
 
  某大型养殖企业3月份计划出栏10万头生猪,实际出栏12万头,超出计划20%。4月份计划出栏量增至10.3万头,但因3月提前出栏,实际可出栏生猪数量或仅10.1万头左右。此情况在行业内较为普遍,使得4月份市场供应呈微妙平衡,既存在增量,又受前期出栏节奏制约。
 
  需求端:市场消费转弱的现状
 
  与供应端相对,需求端变化显著。节后,市场消费转弱,居民户外消费减少,对猪肉热情下降,直接导致白条猪肉价格缓跌。
 
  下游贸易商对需求变化感知敏锐,采购积极性不高,不再大量囤货。一些批发市场中,白条猪肉走货速度放缓,摊位顾客稀少。贸易商担忧库存积压,谨慎采购,加剧市场供需失衡。
 
  北京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数据显示,节后白条猪肉日成交量较节前下降约30%。众多摊位老板表示生意不如以往,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使其不得不降低进货量以避免损失。此情况在全国批发市场均有不同程度体现,反映市场需求疲软,需求持续低迷给猪肉市场价格带来下行压力。
 
  企业开工率:温和回升但受限
 
  4月上旬,屠宰企业开工水平呈温和回升态势。毛猪市场供应逐步增加,屠宰企业收购难度降低,为开工率提升提供条件。同时,气温回升,终端户外活动增加,市场需求进一步恢复,企业有提升开工意愿。
 
  但下游经销商压价采购,压缩屠宰企业利润空间,企业需谨慎考虑开工规模。经销商保守库存策略也是开工提升幅度有限的重要原因。经销商担忧市场变化致库存积压,不敢大量囤货,使企业无法大规模增加生产,只能谨慎控制开工率。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第15周,屠宰企业开工率为27.36%,较第14周上涨0.16个百分点。涨幅较小,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开工率仍处较低水平,反映市场寒意未消。下旬或受新一轮国储订单提振,企业开工率或获支撑,但从当前市场反应平淡看,提振力度或有限。
 
  后市展望:价格走势与影响因素
 
  供应:增量与压力
 
  展望4月猪肉市场,供应端变化是影响价格走势关键。如前文所述,4月规模企业出栏计划增加,为市场带来更多生猪供应。规模企业在市场供应中作用重要,其增加出栏计划,市场生猪数量相应增多。
 
  同时,膘肥价差缩窄影响散户出栏决策。散户虽个体力量相对较小,但群体行为影响不可忽视。膘肥价差缩窄意味着养殖肥猪利润空间变小,散户出栏积极性或增加,选择尽快出售生猪以避免利润受损,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压力。
 
  然而,市场存在变数,二育滚动进入影响供应格局。二育群体在市场行情好时大量收购仔猪二次育肥,高价出售获利。其进入市场收购部分生猪,分解部分市场压力,如同在市场供应水流中设置分流装置。
 
  需求:淡季与支撑
 
  需求端,4月猪肉市场面临季节性需求淡季挑战。气温升高,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对油脂含量较高的猪肉需求减少。这种季节性需求变化使市场需求疲软,下游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不高。
 
  不过,市场并非毫无希望。月下旬,新一轮收储支撑及终端需求温和提升或带来积极变化。收储政策是市场稳定器,市场价格过低时,政府收储猪肉减少市场供应以稳定价格。终端需求温和提升也为市场注入活力,人们生活恢复正常,消费活动增加,带动猪肉消费,虽提升温和,但在供应充足市场环境下,可缓解价格下行压力。
 
  结论: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回顾4月猪肉市场,价格走势起伏。月初受清明备货提振短暂上涨,节后因市场消费转弱缓跌。供应端,规模企业出栏计划增加及散户出栏积极性变化影响市场供应格局;需求端,季节性需求淡季疲软及终端需求缓慢恢复影响市场平衡。
 
  市场参与者需保持理性,养殖户应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出栏节奏,避免盲目抛售或压栏。屠宰企业和贸易商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和采购计划,调整开工率时综合考虑成本、库存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避免库存积压。政府部门应加强市场调控,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等手段稳定市场预期,保障猪肉市场稳定供应和价格合理波动。
 
  4月猪肉市场是行业发展片段,反映当前市场供需矛盾,为未来市场发展提供启示。只有理性看待市场波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市场参与者才能在市场中稳健前行,实现发展目标。

上市猪企:3月销售数据下的行业密码


  一、数据开篇:惊与思
 
  在畜牧业领域,生猪养殖始终占据关键地位。近期,一组关于上市猪企的销售数据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3月,部分上市猪企销售环比增长19%,但同比却减少24%。这一增一减之间,蕴含着深刻的行业逻辑。18家上市猪企(不含牧原)合计出栏生猪1002.11万头,环比增长19.48%,同比减少23.78%。除立华、中粮、天康月度出栏环比减少外,其他企业均呈现环比增长态势。这种分化情况,预示着各企业不同的发展走向。
 
  再看1-3月累计销售数据,累计销售生猪5037万头,同比增长28%。19家上市猪企1-3月累计销售生猪5037.13万头,同比增长27.55%。其中傲农、罗牛山、新希望累计同比降低,其余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牧原一家销售占比约45%,较去年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若不计牧原,18家上市猪企1-3月生猪销售累计增幅约18%。这些数据,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上市猪企在市场浪潮中的发展态势。出栏体重、销售价格等数据同样值得深入分析。三家猪企出栏体重于去年11月达到峰值,1月降至低谷,2月出栏体重再度增加,3月份大北农体重持续增长,温氏、正邦出栏体重有所下降。不同猪企商品猪销售均价也各有不同,东瑞、京基销售均价在15元以上,天康销售均价最低,为13.67元/kg。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接下来将进行深入剖析。
 
  二、销量纵横:增长与下滑的背后
 
  (一)3月环比增长:机遇中的奋进
 
  3月,部分上市猪企销售环比增长19%,18家上市猪企(不含牧原)合计出栏生猪环比增长19.48%,这一增长态势较为显著。从市场环境分析,春节过后,消费市场逐渐回暖,餐饮行业复苏,对猪肉的需求有所增加,为猪企销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一些企业通过优化养殖流程,提升了养殖效率,进而使生猪出栏量增加。以立华股份为例,3月份肉猪销量环比增长121.41%,主要原因是肉猪出栏量上升。这背后是立华股份在养殖技术上的持续投入,采用了更为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养殖环境调控技术,使生猪生长更为健康快速,从而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
 
  这种增长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带来了直接的收入提升,增强了企业的现金流,还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信心,为后续发展注入了动力。从行业角度来看,也反映出市场活力在逐渐恢复,生猪养殖行业在经历了一些波折后,正在积极调整,探寻新的发展机遇。
 
  (二)3月同比减少:困境中的挑战
 
  然而,在环比增长的同时,3月同比减少24%的现实不容忽视。18家上市猪企(不含牧原)合计出栏生猪同比减少23.78%。究其原因,一方面,前几年生猪养殖行业利润可观,吸引众多企业和养殖户扩大产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今年3月仍受到前期高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价格波动也影响了企业的出栏策略。傲农、罗牛山、天康、金新农3月销售同比减少,其中傲农生物不仅销量下滑,其生猪存栏在过去一年也逐步减少,截至2024年3月末仅有52.41万头,较2023年3月末减少78.43%,较2023年12月末减少52.23%。傲农生物表示,公司根据行情形势,持续优化低效生猪养殖单位、适当降低总存栏规模,并切实推行降本工作。这也反映出这些企业在市场压力下,通过调整存栏规模等方式应对困境,但也面临着调整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如资金回笼压力、市场份额流失等风险。
 
  (三)1-3月累计增长:整体态势与格局
 
  1-3月累计销售生猪5037万头,同比增长28%,19家上市猪企1-3月累计销售生猪5037.13万头,同比增长27.55%。这表明从较长时间段来看,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这可能得益于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持续存在,且一些新兴市场的开拓也为猪企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一过程中,牧原一家销售占比约45%,比去年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牧原的突出表现改变了行业格局,其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他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如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成本控制、拓展销售渠道等,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也促使整个行业加速整合和升级,朝着更高效、更集中的方向发展。
 
  三、体重之变:数字波动中的行业逻辑
 
  (一)体重走势:起伏背后的供需博弈
 
  三家猪企出栏体重于去年11月达到峰值,1月降至低谷,2月出栏体重再度增加,3月份大北农体重持续增长,温氏、正邦出栏体重有所下降。这种起伏变化与市场供需密切相关。当市场供大于求时,猪企担心生猪价格下跌,会加快出栏节奏,导致出栏体重下降。例如在去年11月,市场上生猪供应相对充足,猪企为避免后期价格下滑带来的损失,选择让达到一定体重的生猪提前出栏,使得出栏体重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而1月见底则可能是因为前期集中出栏后,存栏生猪数量减少,且部分猪企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预期,调整了养殖周期,使得出栏体重降低。
 
  2月出栏体重再度增加,可能是由于春节后市场需求有所回暖,猪企预期价格会有所上涨,于是适当延长了生猪的养殖时间,让生猪增重后再出栏。3月大北农体重延续增长,可能是其养殖策略的调整,认为市场对大体重生猪仍有一定需求,通过优化养殖方式,提高了生猪的增重速度;而温氏、正邦出栏体重下降,或许是它们对市场供需形势有不同的判断,觉得市场供应即将趋于饱和,提前出栏可以规避价格下跌风险。
 
  (二)影响因素:养殖策略与市场预期
 
  影响猪企出栏体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养殖策略来看,不同猪企有不同的定位和目标。一些猪企注重成本控制,会在生猪达到最佳料肉比时选择出栏,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比如当饲料价格上涨时,为避免过高的饲料成本,猪企可能会提前出栏,即使此时生猪体重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而另一些猪企可能更关注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对不同体重生猪的偏好来调整出栏体重。如果市场对大体重的肥猪需求旺盛,价格较高,猪企就会延长养殖时间,增加出栏体重。
 
  市场预期也是关键因素。当猪企预期未来猪价上涨时,会有压栏惜售的心理,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出栏,这就导致生猪出栏体重增加。相反,如果预期猪价下跌,猪企会加快出栏速度,减少存栏量,出栏体重也会相应下降。2023年下半年,部分企业预期猪价会在四季度上涨,便在三季度适当压栏,使得出栏体重有所上升;但到了四季度,市场情况未达预期,猪价没有大幅上涨,这些企业又纷纷加快出栏,导致出栏体重下降。这种养殖策略与市场预期的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着单个猪企的经营效益,也对整个行业的市场格局和价格走势产生深远影响,促使行业不断调整和优化。
 
  四、价格差异:数字背后的市场百态
 
  (一)价格对比:企业间的竞争差异
 
  不同猪企商品猪销售均价存在明显差异,东瑞、京基销售均价在15元以上,天康销售均价最低,为13.67元/kg。这种价格差异是企业竞争力的直观体现。东瑞凭借供港优势,销售价格显著高于同行,平均高出2.5元/kg。供港生猪在品质、安全标准等方面要求极高,东瑞能够长期供应香港市场,说明其在养殖技术、疫病防控、质量管理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对其产品认可度高,愿意为高品质的猪肉支付更高价格。
 
  而天康生物销售均价较低,主要是因为其在新疆区域的生猪销售价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低。这反映出天康生物在市场布局上的局限性,区域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水平对其销售均价产生了较大影响。与在全国广泛布局的牧原股份相比,天康生物的市场覆盖范围较窄,难以通过优化市场布局来提升销售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二)价格影响:成本、市场与战略
 
  销售价格直接关系到猪企的盈利水平。当销售价格高于养殖成本时,猪企才能实现盈利,价格越高,盈利空间越大。2024年,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元/公斤,若其销售均价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就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成本控制是影响销售价格的重要因素。猪企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疫病发生率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价格波动时,有更大的价格调整空间。如新希望通过一系列降本措施,将断奶成本、后备转固成本等降低,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生猪。市场供需关系也起着关键作用,当市场供大于求时,猪企为了销售生猪,可能会降低价格;反之,供不应求时,价格则会上涨。
 
  企业战略同样影响销售价格。一些猪企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以吸引更多客户;而注重品牌建设和高端市场的猪企,则会通过提升产品品质,维持较高的销售价格。温氏股份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公司+农户”模式,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上有优势,其产品售价一般好于同行,这是其战略选择带来的结果。这种价格差异和影响因素的交织,推动着猪企不断调整战略,提升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五、行业展望:迷雾中的前行方向
 
  从当前上市猪企的销售数据来看,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未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仍是行业的主流趋势。大型猪企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牧原股份在2024年的出色表现,以及其不断扩张的产能和优化的成本控制,使其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愈发稳固,未来可能会继续引领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潮流。
 
  成本控制将成为猪企竞争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猪价波动将更加频繁,只有有效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新希望、温氏等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各企业会更加注重优化养殖流程、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疫病发生率等,以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安全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将促使猪企加强质量管控,发展绿色养殖、智能化养殖,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猪肉产品。绿色养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猪肉品质;智能化养殖则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疫病传播风险。
 
  当然,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保压力、疫病防控、饲料价格波动等。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要求猪企加大环保投入,改进养殖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非洲猪瘟等疫病的威胁依然存在,需要猪企加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饲料价格受国际市场、气候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增加了养殖成本的不确定性。但只要猪企能够积极应对,抓住市场机遇,加强创新和合作,生猪养殖行业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