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集体惜售!五一鸡蛋价格要‘绝地反击’?
时间:2025-04-13
来源:鸡病专业网分享
"涨!涨!涨!养殖户集体惜售!五一鸡蛋价格要‘绝地反击’?背后三大推手浮出水面!
一、当前市场背景:供需矛盾深化,价格持续探底
截至2025年4月12日,国内鸡蛋价格已连续5周下跌,主产区均价降至3.1元/斤左右,部分农村市场零售价甚至跌破3元/斤。这一价格水平不仅创下2023年以来的新低,更接近养殖成本线(约2.8元/斤),显示出市场供需矛盾的显著加剧。
供应端压力持续累积:
存栏量历史高位:2025年2月底全国在产蛋鸡存栏达12.95亿羽,同比增幅6.15%,为周期内最高值。3月末存栏量进一步增至13.13亿羽,环比增幅0.54%。
产能释放加速:2024年11月-2025年2月补栏的鸡苗进入产蛋高峰期,叠加气温回升提升产蛋率,市场大码蛋供应量持续攀升。4月经产蛋鸡存栏预计达13.13亿羽,环比再增0.9%。
淘汰节奏滞后:养殖利润缩窄但尚未进入全面亏损,导致延淘现象普遍,存栏去化不及预期。
需求端疲软难改:
节后消费惯性下滑:春节后餐饮、食品加工需求锐减,家庭消费以消化库存为主。清明假期仅短暂提振市场,节后需求回归清淡。
替代品价格压制:猪肉、蔬菜等替代品价格走低,削弱鸡蛋消费吸引力。例如,3月猪肉均价同比下跌15%,进一步挤压鸡蛋需求空间。
储存压力加剧:南方梅雨季临近,贸易商为规避霉变风险加速出货,流通环节库存天数已增至1.3天以上,进一步压制价格。
二、五一前价格走势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供应端:产能释放与淘汰博弈
尽管存栏量处于高位,但市场正逐步进入产能调整周期:
新增产能压力:4月新开产蛋鸡对应2024年11-12月补栏鸡苗,当时鸡苗销量处于高位,意味着短期内供应压力难以缓解。
淘汰加速对冲:随着蛋价跌破成本线(部分养殖场单斤亏损0.1-0.2元),老鸡淘汰量自3月下旬开始增加。3月淘汰鸡出栏量环比增长8%,或将对冲部分新增产能。
(二)需求端:节日备货与季节性波动
五一假期将成为关键变量:
备货周期启动:4月下旬食品加工企业、商超将逐步启动节前备货,预计4月20日后需求环比提升10%-15%。历史数据显示,节前2周蛋价通常有0.2-0.3元/斤的反弹空间。
餐饮消费回暖:假期旅游旺季带动餐饮需求,尤其是景区周边及城市餐饮集中区,鸡蛋日耗量有望增长20%以上。
(三)成本与政策:底部支撑与风险扰动
饲料成本变化:当前玉米、豆粕价格处于低位(玉米同比降17.4%,豆粕降24.6%),但4月美豆压榨量调增可能推升豆粕价格,养殖成本或面临上行压力。
三、价格走势预测:弱势震荡中的阶段性反弹
阶段一(4月12日-4月20日):底部磨底期
价格区间:主产区均价3.0-3.1元/斤,局部地区可能跌破3元。
逻辑支撑:供应压力持续释放,需求端缺乏亮点,贸易商避险情绪主导市场,产销库存仍需消化。
阶段二(4月21日-4月30日):节前备货反弹
价格高点:主产区均价或反弹至3.3-3.5元/斤,涨幅约6%-10%。
驱动因素:
食品企业集中采购,备货量较日常增加30%-50%;
贸易商抄底补库,冷库商逢低囤货;
养殖端挺价意愿增强,惜售情绪升温。
阶段三(5月1日-5月5日):冲高回落风险
价格走势:假期首日可能冲高至3.5元/斤以上,但随后因备货结束快速回落。
风险提示:若备货力度不及预期(如餐饮复苏缓慢),价格反弹高度或受限在3.4元/斤以下。
四、产业链策略建议
养殖端:
产能调控:加速淘汰500日龄以上老鸡,控制补栏节奏(建议延后至5月后)。
成本管理:锁定4-6月豆粕采购合同,对冲饲料涨价风险。
贸易端:
库存策略:4月中旬前维持低库存(1-2天周转量),下旬逢低建仓至5-7天库存。
消费端:
家庭采购:4月20日前可加大采购量,利用低价期储备;
餐饮企业:4月25日前完成80%以上节前备货,避免价格冲高成本增加。
五、长期展望:2025年蛋价中枢下移
尽管五一前存在阶段性反弹机会,但全年供需格局难改宽松态势:
存栏周期拐点延后:预计存栏量在6月达到峰值13.2亿羽,下半年才逐步回落。
需求增长乏力:城镇化放缓背景下,家庭消费增量有限,食品加工需求受经济增速影响承压。
替代品压制持续:猪肉产能恢复、蔬菜供应稳定,鸡蛋消费替代空间收窄。
综上,2025年鸡蛋年均价或降至3.8-4.0元/斤,较2024年下跌约8%-10%,市场需做好长期低利润运营准备。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