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操作|如何正确使用禽流感(H5+H7)疫苗?
时间:2025-03-29
来源:华南农大生物, 作者:赵磊
如何正确使用禽流感(H5+H7)疫苗?
概述
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目前家禽唯一的一类疫病,是一种传染性强、突变率高的人兽共患病,不仅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更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措施有:监测与报告、紧急扑杀、强制免疫、封锁与隔离等,但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国内仍然呈现散发流行状态。目前,疫苗免疫依然是防控禽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需结合生物安全、监测和综合管理才能达到最佳防控效果。现将禽流感(H5+H7)疫苗现场使用的相关注意事项整理如下:
2、选择国家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的正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不要从来路不明的地方购买。
二、疫苗的保存与运输
1、疫苗需在2-8℃冷藏保存,避免冻结或高温(灭活疫苗反复冻融破乳会影响疫苗使用效果);
2、运输过程中使用专用冷链设备,确保温度稳定;
3、疫苗取用采取“先进–先出/先用”的原则,使用前检查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有无分层、变色或沉淀(若有异常则废弃)。
三、免疫接种
1、推荐免疫程序
● 蛋用家禽推荐开产前免疫3次(产蛋期根据抗体水平进行补免);
● 种用家禽推荐开产前免疫4次(产蛋期根据抗体水平进行补免);
● 肉用家禽和水禽建议免疫1-2次(饲养周期长或疫病防控压力大的建议免疫2-3次)。
2、接种方式
● 颈部皮下注射:需确保针头与颈部皮肤角度正确,注射颈部下2/3部位,注意避免接种到靠头部位或刺入肌肉、刺破血管,以免引发炎症反应或吸收不良情况;
● 胸部肌肉注射:日龄稍大的家禽常用,最厚实的上1/3肌肉处注射,注意避开骨骼和内脏;
● 灭活疫苗需充分预温后使用,建议35-40℃预温0.5-1h;免疫过程中每隔10分钟左右摇匀疫苗一次,确保免疫的均匀程度;30d以内的家禽建议采用7号针头,30d以上的家禽建议采用9号针头,免疫过程中建议每500只更换一次针头,并使用酒精喷壶对免疫人员手和免疫器械消毒。
四、免疫前后管理
1、免疫前准备
● 健康检查:仅对健康禽群接种,患病或体弱禽只暂缓免疫;
● 减少应激:免疫前后避免断水断料、转群、更换环境或其他应激情况,可使用抗应激药物如电解质多维进行应激防控;
● 器械消毒:连续注射器、针头及其他免疫相关设备需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剂量校对:采用量筒进行10次注射测量检查注射器剂量是否准确。
2、免疫后操作
● 场地消毒:操作间或操作台进行严格消毒;
● 废弃处理:剩余疫苗、空瓶等按生物安全规范销毁(如高温焚烧)。
诊断
1、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禽群的日龄、临床症状,以及剖检时肝脏、脾脏等脏器的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的诊断,确诊则需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或其他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可通过病毒分离、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进行诊断。
3、监测与记录
信息记录:详细记录免疫日期、疫苗批号、剂量和禽群状态,便于追溯;
抗体检测:免疫后3-4周 抽血检测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