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美国农业部油料作物3月展望报告

时间:2025-03-17
来源:博易大师



  全球大豆压榨量预测将创下历史新高

  本月将2024/25年度全球大豆压榨预期上调29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3.528亿吨,因为中国、阿根廷、泰国、乌克兰和巴基斯坦的大豆压榨量增加,以及豆粕和豆油需求增加。由于与替代品相比价格较低且具有竞争力,2024/25年度全球豆粕和豆油消费量预测分别上调1%和2%。

  2024/25年度全球豆粕消费量将达到2.704亿吨,比2023/24年度增加1610万吨。豆油消费量估计为6760万吨,同比增长570万吨。由于本月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几乎未作调整且大豆压榨需求增加,预计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将下降,但仍处于创纪录高位。

  本月美国大豆供需预测保持不变。年度大豆农场均价为每蒲9.95美元,较上月预测调低15美分/蒲。本月维持豆粕和豆油年度均价不变,分别为每短吨310美元和每磅43美分。

  美国国内展望

  2024/25年度美国大豆需求前景维持不变

  本月维持美国大豆需求预期不变。基于美国统计调查局的数据,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的大豆出口总量为13亿蒲,比去年同期增长18%。此外,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FAS)报告称,截至2025年2月27日,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包括已出口和未出口销售量)为16.3亿蒲,同比增长13%。在本年度还剩6个月的情况下,全年大豆出口预计将达到18亿蒲。但是关税方面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本月预测基于2025年3月供需报告发布时的现行贸易政策。2025年3月4日,中国宣布从2025年3月10日起对某些美国农产品进口征收关税。虽然对美国大豆征收的关税为10%,但每年这个时候,中国进口的大部分大豆往往来自巴西。

  本月维持美国2024/25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测不变,仍为24.1亿蒲。1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2.126亿蒲,环比减少510万蒲,但同比增长1830万蒲。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期间美国大豆压榨量同比增长6780万蒲或7%。美国大豆压榨受到豆粕和豆油需求的支撑。

  1月份美国豆粕出口总量为157万短吨,使得本年度头四个月(10月至1月)的出口量达到640万短吨,同比增长9%。尽管2024/25年度初期的出口强劲,但是美国豆粕出口将面临2025年4月至9月阿根廷供应大量上市的竞争压力。本月维持2024/25年度美国豆粕出口预测不变,仍为1740万短吨。2月份伊利诺伊州中部豆粕价格下跌,平均为每短吨304.78美元,环比下跌近4%,同比下跌16%。本月维持2024/25年度豆粕年度均均价预期不变,为每短吨310.00美元。

  植物油用于生物质基柴油生产的需求减少

  由于美国国内供应充足,且生物燃料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美国豆油价格在全球市场上仍具有竞争力。3月初美国豆油在美湾的FOB价格跌至每吨1,004.00美元,平均比阿根廷豆油在上河的FOB价格便宜40美元/吨。美国豆油价格不仅相对阿根廷豆油价格具有竞争力,与棕榈油相比也具有竞争力,这促使印度等买家购买美国豆油。2024/25年度头四个月(2024年10月到2025年1月),美国豆油出口总量达到9亿磅,是去年同期的18倍。基于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截至2025年2月27日,豆油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5.28亿磅。随着美国豆油出口增加,国内豆油用量将下降,其中包括用于生物质柴油生产的豆油用量。

  本月将美国用于生物质柴油生产的豆油和菜籽油的用量分别调低到134.5亿磅和48亿磅,因为第一季度生物质柴油产量和原料用量将会减少。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布的2025年1月可再生识别代码(RIN)生成量表明生物柴油和可再生柴油产量均有下滑。虽然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2025公历年可再生燃料义务(RVO)的速度较慢,但是本年度下半年的步伐预计将有所回升。

  美国国内对菜籽油的需求下降导致菜籽油进口下降,尤其是来自加拿大的进口量。2024/25年度美国菜籽油进口预期下调至78亿磅,与本年度迄今的到货量一致,但仍比2023/24年度增长7%。2024年10月到2025年1月的菜籽油进口总量已达25亿磅。

  国际展望

  本月调高2024/25年度全球豆粕和豆油消费量

  全球豆粕价格正在下跌,而豆粕是全球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因此本月美国农业部将2024/25年度全球豆粕消费量预测上调160万吨,达到2.704亿吨)。预计2024/25年度国内豆粕消费量的大部分增长将来自欧盟、中国、美国、巴西和东南亚(即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这些国家占到全球豆粕消费量的70%。相比之下,本月将其他油粕(如菜籽粕、葵花籽粕和棉籽粕)的全球用量预测值下调120万吨至8400万吨。豆粕用量的上调幅度超过了菜籽粕、葵花籽粕和棉籽粕的用量下调。

  本月将欧盟豆粕消费预期上调60万吨至2830万吨,原因是进口增加,而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等中蛋白供应减少导致豆粕消费量增加。2月份阿根廷豆粕运至荷兰鹿特丹的CIF(成本、保险、运费)价格平均为368.00美元,同比下跌18%。欧盟豆粕进口量上调100万吨至1760万吨。豆粕进量增加抵消了国内菜籽粕和葵花籽粕供应量下降的影响。由于菜籽和葵花籽压榨量下降,本月调低了这两种粕的国内产量预期。

  本月将中国大豆压榨量预测上调200万吨至1.05亿吨,因为预期压榨步伐加快,以及豆粕和油需求增加。国内消息人士报告显示,中国大豆压榨量较去年增长7%-10%之间。中国国内豆粕消费量调高至8170万吨,出口调高至120万吨。国内豆油消费量也有所增加,抵消了棕榈油进口下降的影响。

  本月将阿根廷豆粕出口预测上调100万吨至2900万吨,原因是出口量增加,而且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2024/25年度阿根廷豆粕FOB价格平均为每吨334.00美元,同比下跌90美元/吨。因此阿根廷大豆压榨量调高至4200万吨。由于国内大豆产量不变、压榨增加和出口不变,本月调低了阿根廷大豆期末库存。

  随着大豆压榨增加,全球豆油产量和贸易量预计增加。由于阿根廷、中国、巴基斯坦、泰国和乌克兰的压榨量增加,本月全球豆油产量预测上调170万吨至6810万吨。全球豆油贸易量增至创纪录的1350万吨,其中主要进口国印度的豆油进口调高6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440万吨。豆油进口量的增加弥补了棕榈油进口量的下降。

  由于印尼和哥伦比亚的棕榈油出口量下降,本月将全球棕榈油贸易量预测下调120万吨至4510万吨。本月调低了印尼棕榈油出口,因其国内棕榈油消费增加,尤其是生物柴油消费量增加。本月还调高了全球葵花籽油产量和贸易量,因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压榨量增加。印度将进口更多葵花籽油。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