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养猪业暴利终结?猪价狂跌20%撞上成本疯涨10% ,中小养猪人如何突围?

时间:2025-03-15
来源:中国养猪网



  截至2025年3月15日,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如下:生猪(品种:外三元)均价为14.75元/公斤,此前猪价已持续多日窄幅震荡。

  全国范围内的生猪市场正陷入僵持状态之中,市场各方虽然采取了一定拉涨挺价操作,但猪价始终难以维系涨势。同样,尽管当前生猪市场消费平淡、供应过剩,但出乎意料的是,猪价底部却展现出较强的支撑力,使得价格跌幅有限,难以触及更低点。

  这一僵局的形成,背后交织着复杂的市场供需关系、养殖成本的波动、政策调控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等多重因素。那么未来生猪价格走势又会如何呢?且看下文详细分析。

  政策调控平滑猪价 2025恐难大涨大跌

  前段时间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生猪政策重点从“优化产能”调整为“监测与调控”,强调实时跟踪能繁母猪存栏量(目前4062万头,略高于基准3900万头),并通过预警机制引导行业平稳发展,通过储备调节机制(淡季收储、旺季放储)平滑价格波动,这为2025年的猪价布下了一道安全网,难以出现超预期下跌。

  其次,2025年规模化养殖率突破70%,大型养殖集团主导市场,再加上农业农村部多次强调已对头部企业进行窗口指导,限制盲目扩产。中小养殖场即使盲目跟风补栏,对整体产能影响也不会太大,这延长了产能恢复周期,市场难现“报复性增产”,对猪价起到一定支撑。

  以牧原、温氏等企业主导供应为例,出栏均重增至127公斤,叠加“精准控量”策略,短期可能出现阶段性“缺猪”现象(如3月北方局部标猪价格达7.9-8.4元/斤),但全年产能充足,抑制持续大涨空间。

  上半年以春节为界 下半年消费回暖

  今年上半年生猪市场走势以春节为划分:

  春节前消费旺季拉动价格,1月华北、华东标猪价达8.4元/斤,单日涨幅最高0.27元/公斤。

  而春节后,市场进入传统淡季,南方因消费疲软和物流成本高企价格回落,北方则依靠二次育肥补栏支撑避免猪价快速下坠。

  而每年的下半年是消费开始回暖的旺季,中秋、国庆、春节等节日备货将阶段性提振需求,叠加冬季腌腊传统,猪肉消费进入年度高峰。预计7-8月开始或推动价格回升,但因产能充足,涨幅有限,难以高于2024年水平。

  饲料成本持续上涨 微利时代二育成出路?

  玉米、豆粕价格攀升(豆粕均价从节前2900元/吨升至3600元/吨高位),推高养殖成本。四川等饲料储备充足地区压力较小,但北方因“北猪南养”需长途运输原料,成本额外增加。

  当前头均盈利约200元,较2023年改善许多,但饲料涨价挤压利润空间。主流观点认为2025年猪价将进入微利时代,叠加非洲猪瘟等疫病的局部暴发,这导致许多中小养殖户选择退出,仍在支撑的散户补栏积极性也有所降低,转而寻求二次育肥等方式获利。

  2025均价预测 养猪人一定要注意这些风险

  全年均价预计相较2024年会下降10%-20%,商品大猪均价14-14.3元/公斤,波动区间13.5-15.2元/公斤。阶段高点出现在春节前及7-8月或现短期冲高,但缺乏持续上涨基础。

  微利时代养猪人做好成本和风险控制尤为重要,非洲猪瘟等疫情风险仍存,南方养殖密度高加大防控难度。

  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增加1.8%,2025年下半年标猪供给压力或加剧。若遇冻品库存集中出库,或导致短期供应过剩。

  所以普通养殖户一定要紧盯市场动态,特别是储备调节、产能预警及规模化企业动向。把握好出栏节奏,避免盲目压栏,关注标猪与肥猪价差,优先出栏大体重猪。

  在养殖成本上可以利用区域价差分批次补栏(如黑龙江仔猪低至25元/公斤),强化疫病防控,优化饲料配比。

  总结

  2025年生猪价格将告别“超长亏损周期”,进入“微利震荡”阶段。政策调控与规模化发展推动行业理性化,但需警惕季节性波动和成本压力。养殖主体需灵活应对供需错配,强化风险预判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