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鸡病防控
  3. 其它

文献精选:家禽对玉米赤霉烯酮的不敏感机制

时间:2025-03-13
来源:蛋鸡营养荟



  导读:玉米赤霉烯酮(ZEN)是常见霉菌毒素,由禾谷镰刀菌产生,会干扰雌激素功能、影响动物生殖能力,猪对其最为敏感,家禽受影响相对较小,但造成这种易感性差异的机制尚不明确。文章综述了家禽对ZEN 相对不敏感的可能原因,包括a-玉米赤霉烯醇(a-ZOL)总量和 a-ZOL与b-ZOL的比例较低、肝肠循环和排泄能力强等因素。此外,还介绍了 ZEN 的危害、污染状况、代谢途径及减轻其危害的措施,并着重探讨了 ZEN 对家禽生殖毒性低的机制。

  1. 概述

  1.1ZEN的特性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镰刀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干扰动物生殖功能(如流产、死胎),并具有肝、肾及免疫毒性。

(玉米赤霉烯酮(ZEN)及其代谢物的化学结构)

  1.2污染现状

  广泛污染玉米、小麦等谷物,中国饲料样本中ZEN污染率高达88%,部分样本超标(最高729.2 µg/kg)。

  1.3物种敏感性差异

  猪>啮齿类>家禽。猪对ZEN极为敏感(1mg/kg即可引发雌激素效应),而家禽需高剂量(400 mg/kg)才表现出明显生殖毒性。

  2ZEN对家禽的毒性

  2.1生殖毒性

  高剂量ZEN(400–800 mg/kg)可降低公鸡精子质量、火鸡产蛋量,但总体生殖毒性较低。

  2.2其他器官毒性

  肝脏:2mg/kg ZEN导致肉鸡肝重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血液指标:0.4 mg/kg ZEN改变血清AST、ALP、LDL和胆固醇水平。

  免疫系统:ZEN通过激活ER-α受体诱导淋巴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

  表1 玉米赤霉烯酮(ZEN) 对家禽的毒性

  3.家禽对ZEN低敏感性的机制

  3.1代谢产物的差异

  α-ZOL与β-ZOL的比例:家禽代谢ZEN生成更多β-ZOL(雌激素活性较弱),而猪生成更多高活性的α-ZOL。家禽体内α-ZOL/β-ZOL比例(1:2至3:5)显著低于猪(>10)。

  3.2羟基化与解毒途径

  羟基化作用:ZEN在禽类肝脏中更易被羟基化为4-OH-ZEN、5-OH-ZEN等低毒性代谢物(体外实验)。羟基化产物通过粪便快速排泄。

  3.3快速排泄与肠肝循环

  排泄效率:家禽通过胆汁和粪便快速排出ZEN及其代谢物(如鸡胆汁中ZEN浓度是肝脏的50倍)。肠肝循环加速毒素清除,减少体内暴露时间。

  3.4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代谢转化:肠道微生物将ZEN羟基化或分解掩蔽毒素(如ZEN-葡萄糖苷),降低毒性。禽类肠道微生物对掩蔽毒素的利用率较低,减少ZEN再释放。

  3.5激素与受体差异

  高雌激素水平:家禽血液中天然雌激素水平是猪的1.1–3倍,可能缓冲ZEN的雌激素干扰。

  低受体亲和力:禽类雌激素受体(ER)对α-ZOL的亲和力仅为猪的40%,降低毒性效应。

  3.6酶活性差异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HSD):禽类3α-HSD和3β-HSD的活性与哺乳动物不同,促进ZEN向低活性代谢物转化。

  4.ZEN的解毒措施

  物理吸附剂:蒙脱石、活性炭、酵母细胞壁等通过吸附减少肠道吸收(应用最广泛)。

  植物提取物:水飞蓟素、番茄红素等缓解ZEN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器官损伤。

  微生物降解:部分菌株(如假单胞菌、曲霉菌)可降解ZEN为无毒性产物,但机制尚不明确。

  小结与展望:

  机制总结:家禽对ZEN的低敏感性源于代谢产物毒性低、排泄快、肠道微生物辅助解毒、高雌激素水平及低受体亲和力。

  未来方向:完善ZEN在饲料中的限量标准。开发基于代谢特性的靶向解毒剂(如特异性微生物制剂)。深入研究禽类肠道微生物与ZEN的互作机制。

  文献来自:https://doi.org/10.1016/j.aninu.2021.01.002.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