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创造高效益
时间:2025-03-11
来源:智慧蛋鸡
正常情况,蛋鸡开产后,产蛋率会迅速上升,以京红1号3.0为例子,在139-142日龄达到50%产蛋率,150-155日龄达到90%产蛋率,之后进入产蛋高峰维持期,产蛋率持续攀升。
如何保证和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需要我们养殖者提前关注和做好哪些措施?
一、影响产蛋高峰期的主要因素
1、蛋鸡饲料营养供应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饲养过程中,蛋鸡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
在育雏期,营养供应主要用于肌肉和骨骼的发育,营养需求主要是高能量、高蛋白和低纤维的饲料,同时需适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以提高免疫力。因此,应选择优质的育雏期颗粒料用于蛋雏鸡的饲喂,在0-3周龄的蛋雏鸡颗粒料选择上,建议优先选择粗蛋白水平20%,能量水平2900kcal/kg以上的饲料,同时颗粒粒度应保持在1.25-2.5mm之间,有利于雏鸡的采食。如果在育雏期内使用的饲料质量较差,如营养成分不足,以及使用霉变或受污染饲料,均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导致蛋鸡产蛋高峰期延迟,严重时甚至导致蛋鸡产蛋高峰期缩短。
在育成期,蛋鸡生长发育趋于稳定,应注重蛋鸡的体重及均匀度指标,防止因日粮营养供应过剩导致的蛋鸡肥胖,多余脂肪堆积在卵巢内,影响卵泡的发育,最终导致产蛋高峰期维持困难。
2、饲养管理因素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大量实践表明,蛋鸡产蛋高峰期过短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尤其在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不当,易导致蛋鸡生长发育受阻、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体重不达标或者性成熟推迟等现象出现,最终导致蛋鸡产蛋期延迟,低产蛋率等现象的发生。
原则上,生长发育良好,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育成蛋鸡,才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较长的产蛋高峰期。
另外,舍内温度过高、通风效果较差、光照不足,以及因通风不良,导致的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均极易造成鸡群出现应激反应,引起蛋鸡体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影响鸡群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
3、疾病因素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疾病因素也是影响蛋鸡产蛋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在产蛋期,很多疾病会直接影响到鸡群的产蛋率,如生殖系统疾病导致的卵泡和输卵管发育异常、传染性疾病导致的采食量下降,均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严重时则会出现产蛋高峰期缩短现象,甚至导致蛋鸡死亡,死淘率增加。
二、保障蛋鸡高峰的主要措施
1、强化蛋鸡的饲养管理
在蛋鸡育成的全过程中,应尽量保证蛋鸡摄入营养物质充足,蛋鸡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和鸡群均匀度一致,可有效避免因饲料营养过剩、不足或者搭配不合理造成的产蛋高峰期延迟或者产蛋高峰期缩短现象产生。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后备蛋鸡的培育,尤其是在饲喂方面要及时跟进,通过顿服顿饲的方式方法,避免后备蛋鸡采食不均匀或者未采食到饲料情况的发生,可有效延长产蛋期蛋鸡的高峰期维持时间。
2、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加强疾病防控,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可有效提高蛋鸡产蛋率和延长产蛋高峰期。在雏鸡的饲养过程中,雏鸡的初饮水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可有效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同时在雏鸡出壳后,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定免疫程序,按免疫程序接种相关的疫苗,并做好抗体的监测工作,以确保免疫效果均匀、有效、一致。
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可以联系当地流动蛋鸡超市,专业免疫队开展相关免疫工作。免疫队制定高标准的操作程序,疫苗的预温与稀释规范、免疫器械的校准和消毒规范、免疫手法技能实践等均有严格保障,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产蛋鸡日粮中,加入替抗类(如酸化剂、微生态制剂、中药提取物、脱霉剂等)产品,可有效提高产蛋鸡的营养吸收效率,同时增强鸡群免疫力,从而有效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为蛋鸡养殖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坐堂兽医提示
保证和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高峰缩短的原因,应该向蛋鸡养殖的前端排查,问题往往出现在育雏育成期的管理不当。
在管理上,养殖者要注意各日龄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营养等标准,多学习更多有价值的技术方案和文章。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应更注重蛋鸡育雏育成期的饲料营养供给,疾病的管控,使得鸡群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并且均匀度高,才能满足蛋鸡产蛋期稳产的需求,避免蛋鸡产蛋高峰缩短现象的发生,为蛋鸡养殖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