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感染“鸭疫”临床症状解析(最新修正版)
时间:2025-03-09
来源:互联网
最近,鸭疫里默氏杆菌在鸡群当中广泛传播,并且给饲养户朋友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重点是该病极容易产生耐药性,抗菌药治疗临床效果多不佳,为此针对该病通过临床和实验做出如下总结:
一、发病日龄:
28日龄以上,尤其在28-35日龄多见(走访多个养殖厂是这种情况)。
二、临床表现及症状:
1、发病初期鸡群状态正常,少数鸡出现呆立、缩脖、鱼鳞状羽毛。个别鸡会出现眼泪,眼圈发黑情况。
2、每天都出现渣子鸡,总也挑不完!
3、发病过程,先出现小鸡(剖检可见大肠杆菌病变)接着双腿站不起来,瘫鸡(有的跗关节肿胀)出现瘫鸡后采食量下降,脱水,采食量下降甚至减半。死淘高,甚至翻翻,有些会出现神经症状。
小结:发病过程先出现“三炎”症状,接着双腿瘫痪,后出现神经症状。
三、剖检病变:
1、关节肿胀,站不起来(备注:酷似滑液囊支原体)
2、包心包肝与大肠杆菌相似,包膜从上往下发展(先包心、后包肝、最后腹膜炎)白色透明似凉粉皮。
3、心包积液发亮,心肌无力,发软(备注:死鸡心室内有血块)
4、有神经症状。(备注:酷似强毒型新城疫)
5、骨髓颜色变浅发淡甚至苍白,有些骨骼发软发脆-免疫抑制病。
6、发病不久后,鸡群死淘率开始大幅度增加(全程死淘在5%~10%,严重病例高达20%)
四、病原学特点:
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通常主要感染鸭等水禽上,也叫“传染性浆膜炎”。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水平传播,呼吸道是常见的感染途径,有最新研究表明种公鸡感染后有通过精液传播的风险。
近年来,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检出率呈升高趋势。蛋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育成期输卵管栓塞,无产蛋高峰;种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瘫鸡、输卵管栓塞和入孵种蛋的“胶冻样变”,商品代白羽肉鸡主要表现为瘫鸡和“三炎”。
五、病因分析:
1、心包积液发亮,心肌无力,心衰。说明心阳不足-内寒所致。
2、三炎症状说明湿阻三焦,寒热交替,尤其是凉皮样的肝包膜说明寒湿邪为主。
3、骨髓颜色变浅发淡甚至苍白,有些骨骼发软发脆等症状说明免疫抑制-脏腑气血循环不畅,所以会激发鸭疫与大肠杆菌的混感,且很顽固,难治愈-内因决定外因-治法先扶正后去邪。
4、检测出鸭疫和大肠杆菌等病-抗菌消炎-根据药敏实验结果。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