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选:霉菌毒素对家禽的致毒机制及互作效应
时间:2025-03-06
来源:蛋鸡营养荟
导读: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霉菌毒素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家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对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常见霉菌毒素对家禽的毒性、致毒机制、母体效应和互作效应,为防控霉菌毒素、保障家禽健康生产提供参考。1. 常见霉菌毒素及其限量标准
常见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和赭曲霉毒素(OT)是污染饲料的主要霉菌毒素。AF 中的 AFB₁致癌性强,ZEN 有多种毒性且污染广泛,DON 可在体内积累并产生多种毒性,OTA 毒性强且分布广。
表1 中国、美国及欧盟家禽饲料中对霉菌毒素的限量指南

2. 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响及其机制
2.1 降低生产性能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会使家禽采食量和生长性能下降。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生长迟缓、料重比增加、蛋壳钙化不全。AFB₁(100 μg/kg)导致肉鸡日增重下降、肠道菌群紊乱;OTA(2000 μg/kg)显著抑制雏鸭生长性能;DON 通过影响神经肽表达降低动物采食量。
2.2 诱导肝肾毒性
肝脏和肾脏是霉菌毒素的主要靶器官。AFB₁通过激活TLR4/RIPK和Keap1/Nrf2通路诱导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ZEN(7.9 mg/kg)引发十二指肠和肾脏氧化应激;OTA通过ERK/NF-κB通路导致肾小球损伤。
2.3 诱导肠道毒性
肠道是抵御霉菌毒素的首道防线,霉菌毒素会破坏肠道屏障完整性。AFB₁:降低空肠绒毛高度,增加隐窝深度;DON:激活ERK/p38 MAPK通路,抑制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3. 霉菌毒素毒性的母体效应
霉菌毒素通过母体传递至后代,影响胚胎发育和子代健康。母鸡摄入 OTA 污染饲粮,鸡蛋中会有 OTA 残留,并影响雏鸡免疫系统;种鸡饲喂 OTA 或 AFB₁污染饲粮,子代免疫器官重量下降;种蛋注射 OTA,雏鸡会出现氧化损伤和器官损伤。
4. 霉菌毒素间的互作效应
霉菌毒素的互作效应包括协同、加性、亚加性和拮抗效应。
表2 霉菌毒素间的互作效应

(注:AFB1: 黄曲霉毒素B1; DON: 呕吐毒素; FB1: 伏马毒素B1; FUM: 烟曲霉毒素; ZEN: 玉米赤霉烯酮)
研究展望:霉菌毒素污染对家禽健康和生产构成多重威胁,需结合限量标准、毒性机制及互作效应制定综合防控策略,同时加强低剂量长期暴露和母体效应的研究。
文献来自: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4.063.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