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数据看市场:玉米后市何以看淡?
时间:2024-04-19
来源:粮油市场报
近期,在利好消息频发的前提下,国内玉米市场却出现明显的下杀行情。其根源是人们对玉米市场整体需求不乐观,甚至持悲观态度。让我们回顾年度内玉米市场的几组数据,通过与近几年的横向对比,来看一下玉米下游消费市场是否真的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差。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在供需基本面并无本质变化的前提下,伴随基层余粮逐步消耗,尤其是在一些利好消息频繁发布的大前提下,国内玉米市场非但没有步入预期的上升通道,山东乃至华北市场更是在近期(上周至今)呈现出一轮较为明显的下杀行情。
分析原因,固然有华北玉米市场年内售粮进度偏缓、新季产量增长的因素在其中,但更多则是市场购销双方,尤其是相当一部分持粮贸易主体对行情本身抱有较为明显的悲观态度所致。而玉米市场整体包括上下游,尤其是贸易主体形成相对悲观心理的根源,主要就是人们对玉米市场整体需求不乐观,甚至持悲观态度。
港口库存“很高”?
北方港口是玉米市场的关键节点,其作为主要的纽带,一直承载着北粮南运的重要任务。当前北方港口相对偏高的玉米库存水平,也成为市场对后市不乐观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现阶段北方港口的玉米库存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
以4月1日这个时间节点为例,看一下近年的横向数据对比。由此不难看出,在同一统计口径下,今年4月1日北方港口玉米库存明显处于近年同期相对较低的水平,客观上也反映出这个时间节点库存水平相对较高的状态属于常态,而非市场部分声音所描述的库存压力与往年同期相比过大。
与此同时,能够反映其真实需求以及真实消费的“下海量”则被市场完全忽略。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一季度北方港口玉米下海量超过700万吨,同比增幅近20%。库存处于近四年“最低水平”,下海量同比大幅增长,在这样的数据面前,何来的消费很差?
再来看南方港口,由于自身供应缺口的原因,从2021年开始,大规模进口谷物弥补玉米加工产业,尤其是饲料加工产业的大量需求。
由此可见,当前南方港口的内外贸谷物库存水平同样处于近四年平均水平(195.5万吨)附近,其整体库存也并非如市场所描述的那么惊人。且从库存结构来看,内贸玉米占比则处于近四年相对较低水平。
换言之,当前造成内贸玉米港口价格低迷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进口谷物的积压,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二季度进口玉米大规模下滑的预期,叠加内贸玉米性价比不断凸显,其整体消费量势必因此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内贸玉米消费占比大概率因此大幅增长。玉米一旦在港口等重要节点形成更大规模的流通,其价格重心跟随上移也是大概率事件。
下游消费“很差”?
首先看深加工端,作为深加工消费端权重占比近七成的淀粉企业,一季度平均开机率65%,上年一季度开机率51%,按照百分比计算,开机率较上年同期高出27%[(65-51)÷51×100],按照27%的百分比增量来计算,加之酒精、氨基酸等深加工消费占比相对较小的产业,一季度同样处于近年同期偏高的水平,所以,仅深加工产业这一项对内贸玉米的刚需就增长了300万~400万吨。
按照这一数据推断,全年保守估计,深加工产业对玉米的消费总量也要增长1200万~1500万吨。其中,山东地区晨间到货量同比增长40%(上年10月1日至今年4月初),同样也反映出深加工端的整体消费水平处于明显增长的态势。关于这一点,笔者在之前的分析中已经做出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再来看饲料养殖端,关于饲料养殖端的消费争议较大。一季度尤其是前两个月,在猪价表现低迷的背景下,饲料整体需求环比确实呈现出下滑的态势,1月至2月饲料产量仅下降3.6%,其玉米用量也仅下降1.5%,按照全年2亿吨的饲料消费量来计算,前两个月的玉米消费量同比仅减少50万吨左右。全年计算下来,仅少了300万吨的用量。这还没有计算小麦替代(上一年度芽麦大规模进入饲料领域3000万~4000万吨),陈化稻谷替代份额减少1400万吨(上年成交1800万吨,目前尚有400万吨未完成出库进入市场形成流通)。从需求角度来看,缺失了小麦和陈化稻谷两大谷物的内贸补给之后,内贸玉米的整体需求量自然而然地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消费增长预期。
玉米市场“看淡”?
以上是笔者通过可查的数据来验证当前年度玉米市场整体的需求情况,无论是从重要的物流节点港口市场,抑或饲料加工领域的实际消费增长预期(内贸谷物替代大规模退出),还是从当前需求正旺的深加工产业来看,均没有理由看淡后市玉米消费市场。
在全产业链包括贸易环节、下游消费环节库存水平同比大幅下降的前提下,基层售粮进度大幅提速并已经步入收尾阶段,二季度中后期缺乏上年4000万吨芽麦和陈化稻谷这两大内贸谷物的大规模补给,玉米市场的整体消费势必会因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在数据面前,在玉米消费大幅增长的预期下,笔者实在找不到“看淡”现阶段玉米市场、价格低位运行的理由。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