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4年第一季度家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时间:2024-04-04
来源:乾元浩之友



  乾元浩检测中心通过对全国服务区域内的送检家禽病料实验室检测,并结合现场技术服务经理的临床剖解和调研,对2024年第一季度的家禽疫病流行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第一季度以呼吸道类疾病多发为主,其中H9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检出率较高,CAV、ALV、IBD等免疫抑制病持续检出。白羽肉鸡H9、IBV检出率较高,临床表现呼吸道症状加重,部分鸡群出现支气管堵塞或“黑肺”现象;商品蛋鸡MS、MDV检出率较高,临床表现为产蛋率不达标,软蛋或沙壳蛋较多,个别地区有温和性流感症状;黄羽鸡MS、MDV、ARV检出率较高,临床表现生长发育不良,生长速度减缓,后期继发感染大肠杆菌主要表现包心包干、纤维性腹膜炎等症状。
 
  一、家禽检出主要疾病分析
 
  1、H9亚型禽流感
 
  根据检测中心对送检病料检测数据分析,H9亚型禽流感病毒检出率位居前列,各个品种均有检出,但主要肉鸡上检出比例较高,可能与品种、季节、饲养模式有关。临床上表现主要是混合感染,与IB混感是造成肉鸡支气管堵塞的重要因素。蛋鸡感染后鸡群死淘率稍有增加,产蛋性能明显下降。经实验室测序分析后,绝大多数毒株属于H9.4.2.5分支,较为集中分布在H9.4.2.5b和H9.4.2.5。c两个独立分支内。不同地区毒株分布有差异,在河北、山东、广东等地普遍存在不同H9分支毒株共同流行的情况。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基因型众多,也经常作为“母病毒”参与其他流感病毒的重组,为禽流感防制和公共卫生事业带来压力。建议H9亚型禽流感防控最优的措施是灭活疫苗+活载体疫苗,为鸡群提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双重保护;一是使用与流行毒株匹配的优质灭活疫苗,二是使用rHVT-H9新型载体疫苗提高细胞免疫,完全阻断H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减少鸡场病毒载量净化环境。
 
  2、传染性支气管炎(IB)
 
  第一季度IBV检出率同期略有下降。但IBV感染形势在下一段时间不容乐观。温差波动的4-5月份将对肉鸡生产带来较大挑战,对蛋鸡而言,尤其早期感染,导致产蛋期无高峰、假母鸡,经济损失巨大。
 
  对分离毒株S1基因测序显示主要为QX型,检出占比71.77%,其他是Mass株、GVI型和TW型也均有检出。不同品种间有差异,检出数量依次为黄羽肉鸡、白羽肉鸡、蛋鸡。
 

 
  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严重,剖检可见支气管炎症和栓塞、花斑肾,死亡率上升,药物治疗无效果。蛋鸡产蛋期出现产蛋率上升慢、达不到预期产蛋率、无产蛋高峰,蛋壳质量较差,解剖可见输卵管没发育或发育不良的现象。
 
  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首先做好育雏期环境控制,避免育雏期间的冷应激。其次,做好早期传支活疫苗免疫,首选毒力温和同源性QX疫苗接种,在35日龄前最好免疫三次传支活疫苗,如不确定本场流行毒株可选择毒株轮换免疫,以扩大保护谱。蛋(种)鸡开产前需配合传支灭活疫苗使用,提高体液抗体,阻断病毒对靶器官尤其生殖系统的损害。
 
  3、传染性法氏囊炎(IBD)
 
  第一季度送检病料中法氏囊变异毒株检出占比最大,约80%,部分地区也检测到法氏囊强毒株,而经典毒株检出率仅为5%,说明常规疫苗对经典毒株法氏囊防控效果良好,而对于变异型和强毒型法氏囊防控效果不理想。
 
 
  IBD变异株主要表现为法氏囊萎缩,生长发育不良等症状,经常会和CAV等免疫抑制病、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加重临床症状。IBD各种鸡群都可以感染,其中白羽肉鸡上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黄羽肉鸡和个别地区的蛋鸡青年鸡,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3-5周龄。
 
  通过大量实验室和临床试验,感染严重区域的家禽可以在使用灭活苗免疫同时,在12-14日龄用法氏囊NF8株等活疫苗加强免疫,可有效降低法氏囊流行毒株的检出率,提高鸡群生产性能。
 
  二、第二季度疾病防控预警
 
  1、伴随天气逐渐转暖,气温波动加大,做好日常环境控制,减少冷应激,引发鸡群呼吸道类疾病发生。
 
  2、北方地区尤其蛋鸡养殖密集区域,密切关注周边疫情变化,加强鸡群流感抗体检测,及时补免禽流感疫苗。
 
  3、南方地区气温较高,需关注法氏囊、腺病毒和鸡痘的疾病防控和疫苗加免工作。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