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创新低,禽料普降50元/吨!豆粕价有望回落至3000以内?
时间:2024-01-20
来源:华夏时报、饲料行业信息网、期货日报、生意社、改变饲界、粤鸽信
近期,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一路走低,且屡创新低。在原料跌出“新低”的情况下,多个饲料企业也纷纷发布降价通知……
豆粕跌至3400元/吨为近三年低点
玉米价格达2200元/吨
近期,原料价格持续下调。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数据,截至1月15日,豆粕价格已跌破3500元/吨,至3460元/吨的低价,这是自2021年12月以来的低点,预计豆粕跌势仍将持续。

而玉米方面,近期价格仍是“跌跌不休”,部分地区一度跌破2200元/吨。截至1月17日,主产区的玉米价格仍在大范围下跌,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已经回落至2020年底水平。

基于上述原因,近期市场上引发了新一轮的饲料降价潮。双胞胎、裕丰大成、华宝饲料、领先饲料、穗屏饲料等多个饲料企业发布降价通知,其中禽料普遍下调50元/吨。







供应高企,需求减弱
原料降价仍将持续
分析可见,原料价格创新低,主要是市场供应增加,需求减弱所致。
豆粕方面,因为去年巴西大豆产量创纪录,价格低廉,而中国养猪场扩大存栏,推动饲料需求增长。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进口大豆量达9941万吨,同比增长11%,创下三年新高。
而2023年以来畜禽行业几乎全线进入低迷阶段,以豆粕消费为主的养猪业和养禽业目前仍难以盈利,行业对饲料的需求不会大幅增长,有分析认为,目前饲料供应远远超过养猪业的饲料需求,叠加前几年豆粕价格高企,国内持续推广“去豆粕化”的低蛋白日粮,进一步导致豆粕的需求减少。因供强需弱的局势短期不变,原料价格仍有下调空间。

图片来源:pixabay
玉米方面,2023年国内玉米丰产局面明确,年产量达2.88亿吨,同比增加4%;全球谷物供应也相对充沛,全球玉米总产量达到12.22亿吨,同比增加6483万吨,全球范围内玉米供应持续增加,国际玉米价格将继续承压下行,国内玉米也受压制。
而玉米中下游备货需求乏力的情况却几乎贯穿2023全年。2023年国内鸡蛋价格震荡下行,年内下跌5.79%,生猪价格宽幅震荡下行,年内下跌18.62%,年内养殖业行情持续低位运行,后市玉米饲用需求整体回升空间有限。
虽然近期国内发布政策增储玉米,并且收购持续推进,但对玉米价格提振有限。有分析认为,玉米增储的收购价格多随行波动,且春节前收购规模有限,基层种植户积极售粮,贸易商以及加工企业建库情绪低迷,对行情的提振作用不显。
展望2024
原料价格有望回归至2020年水平?
世界银行和惠誉旗下研究机构BMI联合预测,2024年全球粮食价格将下降6.5%,其中就包括了大豆和玉米。
有分析认为,由于国内肉类供给过剩,冻品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养殖端产品价格偏低,叠加低蛋白饲料应用持续推广,豆粕需求放缓。随着巴西大豆陆续上市,美豆承压情况下,需要逐步摆脱过去两年半豆粕高价格,或逐步适应类似2014年—2020年上半年豆粕长时间处于3000元/吨以内价格。
另外,因国内供应支撑,我国总体玉米产量仍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2024年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将整体充足。且因主流分析2024年国内玉米饲用需求整体将保持平稳,未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弱势难改。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