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3年10月1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3-10-19
来源:综合报道



10月19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上涨


  2023年10月18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5.7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35%。市场情绪偏强,叠加二次育肥积极性增加,与屠企竞争猪源,供应短时减少,支撑猪价上涨。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10月18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10月18日中国外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5.57 15.32 1.63% 元/KG
吉林省 15.73 15.73 0.00% 元/KG
黑龙江 15.77 15.62 0.96% 元/KG
华北 北  京 15.76 15.59 1.09% 元/KG
天  津 15.74 15.66 0.51% 元/KG
河北省 15.74 15.58 1.03% 元/KG
山西省 15.51 15.42 0.58% 元/KG
内蒙古 15.70 15.71 -0.06%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6.24 16.24 0.00% 元/KG
江苏省 15.81 15.80 0.06% 元/KG
浙江省 16.26 16.26 0.00% 元/KG
安徽省 15.72 15.60 0.77% 元/KG
福建省 16.36 16.35 0.06% 元/KG
山东省 15.75 15.67 0.51%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40 15.33 0.46% 元/KG
湖北省 15.51 15.43 0.52% 元/KG
湖南省 15.71 15.68 0.19% 元/KG
江西省 15.58 15.54 0.26%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6.23 16.29 -0.37% 元/KG
海南省 16.25 16.25 0.00% 元/KG
广  西 15.72 15.74 -0.13% 元/KG
西南 重  庆 15.72 15.70 0.13% 元/KG
四川省 15.74 15.73 0.06% 元/KG
贵州省 15.48 15.40 0.52% 元/KG
云南省 15.24 15.21 0.20%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55 15.53 0.13% 元/KG
甘肃省 15.28 15.24 0.26% 元/KG
宁  夏 15.46 15.45 0.06% 元/KG
新  疆 14.74 14.62 0.82% 元/KG
全  国 15.70 15.64 0.35%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10月19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上涨


  2023年10月18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5.33元/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59%。市场情绪偏强,叠加二次育肥积极性增加,与屠企竞争猪源,供应短时减少,支撑猪价。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10月18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10月18日中国内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5.35 15.08 1.79% 元/KG
吉林省 15.37 15.33 0.26% 元/KG
黑龙江 15.54 15.35 1.24% 元/KG
华北 北  京 15.49 15.29 1.31% 元/KG
天  津 15.38 15.25 0.85% 元/KG
河北省 15.37 15.18 1.25% 元/KG
山西省 15.16 15.04 0.80% 元/KG
内蒙古 15.34 15.31 0.20%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5.76 15.72 0.25% 元/KG
江苏省 15.08 15.03 0.33% 元/KG
浙江省 15.99 15.96 0.19% 元/KG
安徽省 15.37 15.20 1.12% 元/KG
福建省 15.63 15.60 0.19% 元/KG
山东省 15.39 15.26 0.85%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13 15.03 0.67% 元/KG
湖北省 15.26 15.14 0.79% 元/KG
湖南省 15.35 15.29 0.39% 元/KG
江西省 15.32 15.26 0.39%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5.50 15.53 -0.19% 元/KG
海南省 15.82 15.78 0.25% 元/KG
广  西 15.37 15.35 0.13% 元/KG
西南 重  庆 15.36 15.30 0.39% 元/KG
四川省 15.37 15.34 0.20% 元/KG
贵州省 15.10 14.98 0.80% 元/KG
云南省 14.89 14.81 0.54%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29 15.23 0.39% 元/KG
甘肃省 15.03 14.96 0.47% 元/KG
宁  夏 15.20 15.16 0.26% 元/KG
新  疆 14.45 14.31 0.98% 元/KG
全  国 15.33 15.24 0.59%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10月19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上涨

  2023年10月18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4.93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38%。市场情绪偏强,叠加二次育肥积极性增加,与屠企竞争猪源,供应短时减少,支撑猪价上涨。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10月18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10月18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4.99 14.78 1.42% 元/KG
吉林省 15.09 15.07 0.13% 元/KG
黑龙江 15.14 14.98 1.07% 元/KG
华北 北  京 15.20 15.02 1.20% 元/KG
天  津 14.97 14.89 0.54% 元/KG
河北省 14.98 14.82 1.08% 元/KG
山西省 14.86 14.78 0.54% 元/KG
内蒙古 14.96 14.96 0.00%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5.01 14.98 0.20% 元/KG
江苏省 14.34 14.31 0.21% 元/KG
浙江省 15.60 15.59 0.06% 元/KG
安徽省 14.92 14.78 0.95% 元/KG
福建省 15.34 15.34 0.00% 元/KG
山东省 14.92 14.83 0.61%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4.83 14.77 0.41% 元/KG
湖北省 14.74 14.67 0.48% 元/KG
湖南省 14.89 14.86 0.20% 元/KG
江西省 15.00 14.99 0.07%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5.20 15.27 -0.46% 元/KG
海南省 15.20 15.27 -0.46% 元/KG
广  西 15.08 15.08 0.00% 元/KG
西南 重  庆 14.96 14.94 0.13% 元/KG
四川省 14.86 14.87 -0.07% 元/KG
贵州省 14.72 14.64 0.55% 元/KG
云南省 14.48 14.43 0.35%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4.87 14.86 0.07% 元/KG
甘肃省 14.63 14.60 0.21% 元/KG
宁  夏 14.82 14.79 0.20% 元/KG
新  疆 14.12 14.00 0.86% 元/KG
全  国 14.93 14.87 0.38%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023年10月19日中国商品大猪市场行情综述


  2023年10月18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上涨,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5.59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40%。市场情绪偏强,叠加二次育肥积极性增加,与屠企竞争猪源,供应短时减少,支撑猪价上涨。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如下: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15.7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35%;2)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33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59%;3)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93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38%。

图表:2023年10月18日中国出栏商品大猪综合日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10月18日中国出栏大猪日度加权均价统计(外+内+土杂)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5.51 15.25 1.66% 元/KG
吉林省 15.64 15.63 0.06% 元/KG
黑龙江 15.70 15.54 1.02% 元/KG
华北 北京市 15.69 15.51 1.14% 元/KG
天津市 15.64 15.55 0.58% 元/KG
河北省 15.64 15.47 1.07% 元/KG
山西省 15.42 15.32 0.63% 元/KG
内蒙古 15.60 15.60 -0.01%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6.10 16.09 0.06% 元/KG
江苏省 15.61 15.59 0.12% 元/KG
浙江省 16.18 16.18 0.04% 元/KG
安徽省 15.62 15.49 0.85% 元/KG
福建省 16.18 16.16 0.09% 元/KG
山东省 15.65 15.56 0.58%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33 15.25 0.50% 元/KG
湖北省 15.43 15.35 0.57% 元/KG
湖南省 15.60 15.56 0.23% 元/KG
江西省 15.50 15.46 0.27%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6.05 16.10 -0.34% 元/KG
海南省 16.05 16.10 -0.34% 元/KG
广  西 15.59 15.60 -0.06% 元/KG
西南 重  庆 15.58 15.55 0.18% 元/KG
四川省 15.61 15.60 0.08% 元/KG
贵州省 15.35 15.26 0.58% 元/KG
云南省 15.11 15.07 0.28%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48 15.45 0.18% 元/KG
甘肃省 15.21 15.16 0.30% 元/KG
宁  夏 15.39 15.37 0.11% 元/KG
新  疆 14.66 14.54 0.85% 元/KG
全  国 15.59 15.53 0.40%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023年10月19日中国仔猪价格统计


图表:2023年10月18日中国仔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10月18日中国外三元仔猪出场批发加权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20.66 21.02 -1.71% 元/KG
吉林省 20.65 21.01 -1.71% 元/KG
黑龙江 20.03 20.38 -1.72% 元/KG
华北 北  京 20.64 21.00 -1.71% 元/KG
天  津 20.65 21.01 -1.71% 元/KG
河北省 21.26 21.63 -1.71% 元/KG
山西省 20.89 21.25 -1.69% 元/KG
内蒙古 20.70 21.06 -1.71% 元/KG
华东 江苏省 21.59 21.97 -1.73% 元/KG
浙江省 21.42 21.79 -1.70% 元/KG
安徽省 21.40 21.77 -1.70% 元/KG
福建省 21.40 21.77 -1.70% 元/KG
山东省 21.40 21.77 -1.70% 元/KG
华中 河南省 20.95 21.31 -1.69% 元/KG
湖北省 20.93 21.29 -1.69% 元/KG
湖南省 20.94 21.30 -1.69% 元/KG
江西省 21.41 21.78 -1.70% 元/KG
华南 广东省 22.59 22.98 -1.70% 元/KG
广  西 21.59 21.97 -1.73% 元/KG
西南 重  庆 21.97 22.35 -1.70% 元/KG
四川省 21.87 22.28 -1.84% 元/KG
贵州省 21.41 21.78 -1.70% 元/KG
云南省 22.17 22.56 -1.73% 元/KG
西北 陕西省 21.32 21.69 -1.71% 元/KG
甘肃省 20.40 20.76 -1.73% 元/KG
新  疆 19.73 20.03 -1.50% 元/KG
全  国 21.24 21.61 -1.71%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猪价大涨4毛8,南北市场“涨满格”,上涨逻辑找到,猪价还要涨?


  【导读】霜降将至,在国内生猪市场,双节假期后,消费掣肘出栏增加,猪价阶段性触底,随着市场看涨情绪反弹,在多方利好支撑下,猪价高歌猛进,此前,生猪价格低位拉扯,日均涨跌幅度不足0.05元/公斤,但是,最近几日,由于市场情绪亢奋,阻击走势偏强,市场呈现趋势反弹的走势,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从机构数据分析,10月1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平均价涨至15.56元/公斤,环比昨日上涨0.15元/公斤,在国内重点监测的7个生猪产区,在28个省市区中,南北市场“涨满格”,相比此前的低谷,猪价短时间内大涨4毛8,但是,同比去年猪价降幅超44%!

  具体来看,在全国南北市场,猪价上涨幅度普遍在0.05~0.3元/公斤,其中,生猪出栏均价与河南、山西地区15.55元/公斤相近,其中,传统低价地区,东北市场报价涨至15.65~15.75元/公斤,而在传统高价地区,两广市场报价涨至15.5~16.25元/公斤,目前,福建地区生猪报价16.3元/公斤,价格处于国内高点。在海南地区猪价涨至14.4元/公斤,价格处于国内新低!

  从分区市场来看,东北地区,猪价重心大幅上调,产销倒挂的态势有所显现,根源在于,近期,南方部分省市,前往东北挑选标猪育肥的现象增多,东北标猪外调现象激增,这支撑了本地养殖户看涨惜售的情绪,带动了本地猪价超预期上涨!

  据机构分析,此次猪价走势偏强,上涨逻辑大致如下:

  其一、气温转冷,消费支撑逐步转强,近期,国内下游生鲜白条走货有所加快,受气温下降,居民采购猪肉需求增加,市场贴秋膘的积极性转强,生鲜白条走货加快,这带动了屠企开工率的提升,现阶段下,国内样本屠企开工率回升至29.3%左右,相比前几日,屠企开工率提升了1.3个百分点左右;

  其二、市场看跌情绪降温,养殖端压栏惜售的情绪转浓,尤其是,消费需求逐步改善,生猪出栏价格不及成本线,养殖户认亏出栏情绪减弱,减量挺价的情绪转浓,适重生猪流通减少,屠宰场猪源采购的难度增加;

  其三、二育现象升温,由于三季度以来,二次育肥入场谨慎,多地二育空栏现象增多,近期,饲料成本下降,二育成本支出减少,叠加,市场普遍认为猪价底部已现,逢低采购标猪二次育肥现象增加,这也极大的加剧了适重生猪流通的难度,屠企收猪不畅,被动提价情绪转强!

  其四、生鲜白条价格偏低不利于屠企冷冻猪肉走货,为了缓解冷冻猪肉库存压力,屠企有一定挺价的操作,而生猪涨价有利于带动白条价格上涨,这也有利于缓慢冷冻猪肉走货的压力!

  因此,基于市场多重因素,猪价走势偏强,如今,生猪价格涨势反扑,那么,市场前景如何?猪价还要继续上涨吗?

  从市场反馈来看,受情绪引导,近期猪价偏强运行,但是,理性来看,猪肉消费需求有所改善,但是,屠宰场开工率表现一般,下游市场回暖较为缓慢,消费对于猪价的支撑有限。而对于二次育肥来说,近期,受二次育肥入场,支撑了养殖端看涨的情绪,加剧了屠企采购生猪的难度,不过,随着猪价上涨,市场对于年底腌腊利好信心不足,从基层反馈来看,二次育肥成交表现逐步降温,由于本月国内商品猪出栏水平居高不下,短暂市场情绪支撑下,猪价或将窄幅上涨,但是,随着二育入场积极性减弱,养殖端顺势出栏增加,猪价仍有冲高下跌的风险!


抢猪!猪价“涨翻天”,上涨能否持续?


  【导读】进入10月中旬后,由于节后消费惯性回落,屠企下游订单减少,开工率不断下调,屠企缩量开工的情绪偏浓,而养殖端节后恢复出栏节奏,规模猪企竞争性出栏现象突出,生猪价格阶段性触底,外三元猪价降至15.08元/公斤,但是,最近几日,猪价走势逐步转强,市场心态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市场抢猪现象再次到来,生猪价格不断走高,那么,此次猪价上涨能否持续?1个坏消息!

  据机构汇总数据显示,10月19日,全国标准体重外三元生猪出栏报价涨至15.56元/公斤,环比昨日上涨0.15元/公斤,猪价“涨翻天”,南北市场呈现全面上涨的走势,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地区,主流省区,猪价上涨0.05~0.3元/公斤!

  其中,在黑龙江地区,猪价涨至15.75元,内蒙价格涨至15.7元,陕西报价涨至15.5元,川渝报价涨至15.65~15.8元,山东报价涨至15.65元,浙江报价涨至16.15元,福建报价冲高16.3元,河南报价涨至15.45元,湖南报价15.5元,广东报价涨至16.25元/公斤……

  生猪价格呈现节节攀升的态势,此次猪价上涨,关键在于市场“抢猪”的情绪高涨,而对于抢猪的发起者,屠企、二次育肥表现较为明显!

  在屠宰场方面,最近三天,国内屠企开工率大幅提升,样本屠企开工率从28.01%提升至29.27%,屠企开工率稳固提升,这也反映出,天气转凉,居民采购猪肉的积极性,消费需求稳步回升,这也带动了屠企下游订单增量,屠企收猪的积极性转浓!

  在二次育肥方面,众所周知,2023年前七个月,生猪育肥普遍以亏损为主,2~3月份二次育肥入场积极,但是,5~6月份出栏以亏损了结。7月中旬,猪价阶段性触底,受双节利好支撑,二次育肥再次入场,但是,8~9月份猪价走势震荡下行,二育盈利堪忧,而随着生猪价格震荡下行,9~10月份,二育信心不足,谨慎入场的情绪较高!进入10月中旬,由于双节之后,猪价理论低值浮现,市场二育信心有所增加,尤其是,部分二育看好年内腌腊的利好,收猪积极性较高!

  因此,受阶段性屠企增量收猪,二次育肥入场积极,养殖端信心增强,挺价缩量的情绪升温,短期内,北方多地规模猪企生猪出栏报价上涨0.6~0.7元/公斤,部分散户猪场有一定挺价的情绪!猪价走势偏强,价格重心逐步上调。然而,市场却凸显1个坏消息,此次猪价上涨或难持续!

  从市场反馈了解,此前几日,二育成交热度高涨,这加快生猪价格反弹的走势,但是,从市场现状来看,由于猪价重心偏强,市场对于年内生猪供应宽松的基本面担忧,二育入场情绪逐步谨慎,抄底信心有所下滑,屠宰场猪源到厂水平也将逐步增加,屠企停计划现象或将再次提前,猪价上涨或将进入尾声!


国家生猪市场前三季度交易额达118亿元
 

  近日,昌州街道养殖户胡仕金正和工人们忙着将100多头外三元生猪装栏,等待客户前来取货。“这批猪是前几天通过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下称‘国家生猪市场’)挂牌销售出去的。”胡仕金说。

  在国家生猪市场,这笔交易也直观地显现在大屏幕上。随着平台交易量的不断增加,屏幕上的交易额数据也在不断地变化。

  “今年1—9月,通过平台交易776万头生猪,交易额达118亿元,同比增长39.31%,力争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国家生猪市场负责人说。

  据了解,国家生猪市场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畜产品产地大市场,拥有自主开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的在线交易系统,自主创新“线上交易+线下交收”中心型商业模式,并成功搭建交易SaaS(软件运营服务)平台系统,开创出全国首个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生猪活体网市。

  截至目前,国家生猪市场已累计交易生猪8000万余头,交易额逾1200亿元,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区,注册用户达18万余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


猪企加速“向下”布局,牧原屠宰与养殖形成协同效应


  近年来,多家上市猪企向下游布局,开展屠宰分割和肉制品加工业务。其中,唐人神、新希望、中粮家佳康等企业的肉制品板块成为企业创收的新亮点。不少企业表示,2023年上半年,终端消费特别是餐饮行业有所恢复,食品深加工业务创收迎来增长。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不论是屠宰还是食品加工,其与养殖本身仍旧“隔行如隔山”,从技术、研发、资金、渠道等多方面有较大差异。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唐人神、天邦食品、牧原集团等在下游对应板块的创收增速不一,体现差距。

  猪企布局下游市场消费复苏促增收

  为何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布局?多家公司分析认为,从企业发展来看,企业布局产业链一体化有利于实现降本增效;从市场发展来看,下游从冷鲜肉到肉制品,市场前景都较为广阔。

  分析指出,一方面,冷鲜肉正逐步替代热鲜肉。冷鲜肉生产、运输条件标准高,肉品可溯源,通过冷藏运输,并可进行精细化分割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现代零售商、餐饮、电商渠道的拓展和冷链物流的发展,冷鲜肉正逐渐成为消费主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提升,肉制品易保存、易加工、安全健康、风味多样等特性极大迎合消费需求。未来随着社会消费持续升级和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提升,预计国内肉类产品将进一步向定制品、预制品和肉蛋奶菜粮相结合的熟制品方向转变,肉制品种类会愈加丰富,市场前景将愈加广阔。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食品板块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随着今年以来的餐饮消费的逐渐复苏,其旗下多款产品获得明显收入增长。从食品分类来看,其旗下多个猪肉品牌已逐渐获得较好的市场地位,多款猪肉产品布局火锅餐饮赛道,逐渐形成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辐射力。

  通过新希望的半年报获悉,2023年上半年,去年营收超10亿的小酥肉系列销售额达6.4亿元,同比增幅近20%;上年度新开发的肥肠系列,销售额接近1.4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销售额。同时还有数只五亿元级、亿元级产品及后备单品的储备,涉及火腿肠、培根、肥肠、牛肉片、翅中等,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公司指出,上半年牛肉片对小酥肉现有客户的覆盖率已达到60%,其中火锅类客户更是100%覆盖;肥肠系列也在火锅、中餐、小吃等渠道实现大量复用。已打通的产品渠道优势正在显现。

  中粮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的年报同样指出,随着市场消费复苏,上半年公司品牌盒装猪肉销量达2094.2万盒。生猪鲜肉销量12.3万吨,同比增长13.0%,营收同比增长15.6%。

  下游板块营收增速不一 “有人欢喜有人忧”

  目前,新希望、唐人神、天邦食品、牧原集团等已将屠宰与肉制品加工业务纳入主营业务的企业财报。整理发现,企业在对应板块的创收增速方面存在不小差距。

  新希望披露,公司屠宰生猪209万头,同比增加39万头,增幅为23%,销售猪肉产品25.77万吨,同比增加3.97万吨,增幅为18%;销售各类深加工肉制品和预制菜13.67万吨,同比增加0.69万吨,增幅为5%;实现营业收入58.07亿元,同比增加8.94亿元,增幅为18%。

  总体来看,上半年,新希望在食品条线创收58.07亿,同比增长18.19%,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扩大为8.36%。

  同样获得快速增长的还有唐人神,据财报披露,公司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育肥、生猪屠宰、肉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经营。除养殖创收增速喜人外,上半年肉类营收增长超七成。

  财报显示,唐人神从事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多年,肉制品以香肠、腊肉等中式风味产品和“湘菜”系列为主。在香肠、腊肉等肉制品生产加工领域具备技术积累,且积极布局多形式销售渠道,销售网络正逐步由湖南本土向全国辐射。

  与以上两家相对比,天邦食品在对应板块营收持续为负,且亏损呈扩大趋势。天邦食品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食品加工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8.92亿元,同比减少31.18%,亏损1.23亿元(2022年,猪肉制品业务也处亏损状态,亏损1.67亿元),创收在总营收的占比中迅速下滑。

  天邦食品介绍,公司肉类制品围绕“飘香肉”品牌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开发分割品、精分割品、加工调理品等,增加火锅系列、烧烤系列等。

  公司表示,食品业务是公司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但就亏损原因,半年报中指出,由于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关停了原有的租赁厂和代宰业务,聚焦阜阳屠宰加工厂,屠宰量有所减少,产能不饱和折旧分摊费用较高。同时食品加工车间仍处于试生产,研发费用等也较高。

  业内人士指出,屠宰作为生猪产业链下游的重要一环,养殖企业入局并非易事,一方面,屠宰产业技术壁垒较高、资本投入较大,且要符合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要求;另一方面,国内屠宰产业依然在去产能阶段,市场也较为复杂,实现盈利的难度较大,需要行业内进一步提升产业利用率。

  牧原股份的屠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秦军表示,目前屠宰产能总量在2900万头,近几个月单月屠宰产能利用率在50%左右,预计全年屠宰量超过1200万头。屠宰产能布局主要是在养殖主产区配套建设,通过自养自宰的业务模式,将食品安全做到全程可知、可控、可追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猪肉食品。同时,屠宰肉食业务也与生猪养殖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根据公开资料,牧原屠宰肉食业务已在全国11省、22市、26个县布局,公司大力拓展全国生鲜猪肉销售网络,屠宰肉食业务已在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设立60余个服务站。秦军表示,“公司还是将以白条猪和分割品为主要销售产品,B端客户为主要销售对象。我们在中短期内,还是希望在B端‘做深做透’,从市场开拓、渠道建设、客户需求开发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增强屠宰肉食业务综合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目前没有布局C端计划。”秦军说。

  新希望在半年报中指出,公司的食品业务仍面临着产品升级与渠道升级的挑战,但与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禽屠宰业务不同的是,食品业务还面临着跨区域市场开拓的挑战。公司近几年也将充分利用已有的白羽肉禽产能布局与渠道优势、结合将来拟发展的养猪布局,带动食品业务在国内更大的市场范围发展,促进公司食品品牌从地方品牌逐步成长为全国性品牌。

  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在食品板块加快研发,从生鲜到熟食,包括预制菜领域,并期望未来成为公司营收的一大增长点。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