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所趋,政采疫苗量价双降,“先打后补”政策落地
时间:2023-05-15
来源:动保运动员
2020年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2022年全国所有省份的规模养殖场户实现先打后补,年底前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停止供应规模养殖场户,2025年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
2023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提出各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防控实际制定本辖区的强制免疫计划。各省份可采用养殖场(户)自行免疫、第三方服务主体免疫、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全面推进“先打后补”工作,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规模养殖场(户)全覆盖,在2025年年底前逐步全面停止政府招标采购强制免疫疫苗。
强制免疫疫苗在我国兽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制性免疫疫苗的市场应用与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时,国家强制免疫疫苗约占兽用生物制品总体量的53%。随着市场扩容,强制免疫疫苗占比随之持续下降。根据中国兽药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猪用强制免疫疫苗市场总额约为23.22亿元,占猪用生物制品销售额的28%。禽用强制免疫疫苗市场总额21.04亿元,占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的31%。强制性免疫疫苗中政府统一采购占据较大份额,随着国内疫苗研发与产品质量的双突破,强制性免疫疫苗的市场化应用得到了广大养殖企业好评,与之对应的政府采购疫苗问题逐渐显露,因招标苗往往价格较低,出于成本与利润要求,疫苗生产企业对产品的类别化逐渐明显,其质量难以满足养殖户需求而饱受诟病。
|
|
|
|
|
|
|
|
|
|
|
1.鸡(1)5日龄(含)以内雏鸡不补助。(2)5日至35日龄(含)已免疫出栏鸡,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0.3毫升计。(3)35日龄以上已免疫出栏鸡,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0.8毫升计。(4)已免疫存栏种鸡、蛋鸡,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1.5毫升计。鸽子、鹌鹑使用禽流感疫苗参照鸡使用量核算。2.鸭(1)5日龄(含)以内雏鸭不补助。 (2)5日至35日龄(含)已免疫出栏鸭,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0.5毫升计。(3)35日龄以上已免疫出栏鸭,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1.5毫升计。(4)已免疫存栏种鸭、蛋鸭,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2毫升计。3.鹅(1)5日龄(含)以内雏鹅不补助。(2)5日至35日龄(含)已免疫出栏鹅,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0.5毫升计。(3)35日至75日龄(含)已免疫出栏鹅,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1.5毫升计。(4)75日龄以上已免疫出栏鹅,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2毫升计。(5)已免疫存栏种鹅、蛋鹅,按每羽使用禽流感疫苗3毫升计。 口蹄疫: 对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牛、羊进行O型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1.猪(1)未实行初免疫仔猪不予补助。(2)已免疫出栏猪,按每头使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毫升计(或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1毫升计)。(3)已免疫存栏种猪,按每头使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3毫升计(或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1.5毫升计)。2.羊(1)未实行初免疫羔羊不予补助。(2)已免疫出栏羊,使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按每只0.5牛头份计;过渡期仍使用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按每只1毫升计。(3)已免疫存栏羊,使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按每只1牛头份计;过渡期仍使用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按每只2毫升计。3.牛(1)未实行初免疫犊牛不予补助。(2)已免疫出栏牛,使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按每头1牛头份计;过渡期仍使用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按每头2毫升计。(3)已免疫存栏牛,使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按每头2牛头份计;过渡期仍使用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按每头4毫升计。 (三)小反刍兽疫 未实行初免疫羔羊不予补助。已免疫出栏羊、存栏种羊及乳用羊按每只使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1头份计。 |
|
|
|
|
|
|
|
|
|
|
|
|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