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4. 豆粕

供需双杀之下,豆粕难以独善其身!

时间:2023-03-14
来源:猪友巴巴



  【导读】豆粕作为饲料原材料的重要组成单元,一直备受养殖户关注,去年,受多方因素影响,在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下,国际粮价大幅走高,进口大豆成本不断攀升,国内油厂大豆库存告急,豆粕行情“飞天”,去年10~11月份,受国内养殖端生猪压栏增重,饲料需求高涨,豆粕价格大幅走高,贸易商报价甚至涨破6000元/吨,而国内主流油厂报价也涨至5700元/吨左右!但是,随着美豆收割,国内大豆临港不断增加,11月中旬后,随着大豆进口增多,价格逐步下行,进入2023年1~2月份,进口大豆入港规模高达1617万吨,春节前后,油厂开工率普遍在70%以上,大豆周均压榨规模在200万吨左右,国内豆粕市场“变了天”,在供需双杀之下,豆粕行情跌跌不休!

  近期,虽然,国内现货豆粕稍有企稳的表现,周内跌幅有所减弱,但是,市场依然维持偏弱调整的趋势!目前,国内主流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报价逐步跌至4110~4200元/吨,豆粕行情偏弱调整,但是,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仔猪行情走高,二次育肥现象反扑,饲料需求前景不断转向,那么,豆粕行情走势如何呢?

  个人认为,目前,豆粕市场受供需双杀,价格仍难以止跌,行情仍有下行的压力!

  一方面,美豆降温,巴西大豆丰产入市,国内进口大豆前景相对宽松!目前,在巴西地区,新作大豆收割进度过半,叠加,近期天气多以晴朗为主,有利于大豆集中收割,利于大豆顺利装船出口,受巴西大豆丰产预期,美豆行情震荡下行,国内大豆进口的成本缓慢回落,豆粕行情上行压力陡增,下行风险高涨,据部分机构预测,3月份,进口大豆规模稍有减少,大致在650万吨左右,但是,4月份入港大豆规模或将增加至960万吨,因此,国内大豆供应相对宽松!

  近期,受国内油厂出现断豆以及胀库现象,多地油厂开工率小幅回落,目前,主流样本油厂开工率降至40%左右,大豆压榨规模降至周均不足150万吨,但是,油厂豆粕库存依然维持高位,部分地区油厂有累库的表现,样本油厂豆粕库存高达65万吨,相比去年库存维持高位!

  另一方面,需求跟进不佳,油厂新进订单偏少,下游需求端谨慎提货!近期,生猪价格稍有转强,但是,养殖端仍处于亏损周期,外购仔猪育肥亏损在125元/头左右,自繁自养亏损在70元左右,进入3月中旬后,猪价上涨承压,价格逐步回落,养殖端亏损压力进一步增加,目前,生猪均价仅有15.06元/公斤左右!

  由于养殖端出栏亏损明显,企业补货积极性不高,叠加,豆粕行情偏弱调整,饲料企业谨慎情绪较浓,市场需求平平,油厂豆粕库存压力较大,短期内需求缺乏刚需的表现!

  因此,基于市场供需双杀的局面,现货豆粕难以顺利止跌,价格仍将以震荡偏弱为主,目前,国内油厂报价陆续跌至4100元/吨,但是,相比往年同期价格依然偏高,豆粕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挫的空间,尤其是,中长期来看,受进口大豆持续入港,豆粕价格不不乏跌回3800元/吨的趋势!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