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3年2月28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3-02-28
来源:综合报道



2月28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3年2月27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5.9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3%。月底出栏量有所增加,叠加猪价上涨后,二次育肥情绪减弱,屠企收猪难度下降;加上肉价上涨,终端接受度差,白条走货持续不佳,猪价震荡小幅回落。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2月27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2月27日中国外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5.99 15.90 0.57% 元/KG
吉林省 15.97 15.97 0.00% 元/KG
黑龙江 15.89 15.89 0.00% 元/KG
华北 北  京 16.12 16.05 0.44% 元/KG
天  津 15.97 16.01 -0.25% 元/KG
河北省 16.05 16.03 0.12% 元/KG
山西省 15.83 15.83 0.00% 元/KG
内蒙古 15.92 15.99 -0.44%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6.99 16.99 0.00% 元/KG
江苏省 16.57 16.56 0.06% 元/KG
浙江省 16.58 16.56 0.12% 元/KG
安徽省 16.25 16.18 0.43% 元/KG
福建省 16.65 16.69 -0.24% 元/KG
山东省 16.09 16.06 0.19%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81 15.83 -0.13% 元/KG
湖北省 15.86 15.88 -0.13% 元/KG
湖南省 15.99 16.05 -0.37% 元/KG
江西省 15.81 15.96 -0.94%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6.55 16.67 -0.72% 元/KG
海南省 16.38 16.54 -0.97% 元/KG
广  西 15.61 15.69 -0.51% 元/KG
西南 重  庆 15.95 15.96 -0.06% 元/KG
四川省 15.83 15.86 -0.19% 元/KG
贵州省 15.38 15.46 -0.52% 元/KG
云南省 15.64 15.77 -0.82%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82 15.82 0.00% 元/KG
甘肃省 15.70 15.64 0.38% 元/KG
宁  夏 15.36 15.32 0.26% 元/KG
新  疆 14.64 14.66 -0.14% 元/KG
全  国 15.97 15.99 -0.13% 元/KG

2月28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3年2月27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5.57元/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34%。月底出栏量有所增加,叠加猪价上涨后,二次育肥情绪减弱,屠企收猪难度下降;加上肉价上涨,终端接受度差,白条走货持续不佳,猪价震荡小幅回落。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2月27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2月27日中国内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5.73 15.68 0.32% 元/KG
吉林省 15.59 15.61 -0.13% 元/KG
黑龙江 15.64 15.66 -0.13% 元/KG
华北 北  京 15.81 15.78 0.19% 元/KG
天  津 15.55 15.65 -0.64% 元/KG
河北省 15.64 15.66 -0.13% 元/KG
山西省 15.44 15.48 -0.26% 元/KG
内蒙古 15.54 15.63 -0.58%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6.49 16.51 -0.12% 元/KG
江苏省 15.82 15.83 -0.06% 元/KG
浙江省 16.29 16.29 0.00% 元/KG
安徽省 15.87 15.83 0.25% 元/KG
福建省 15.89 15.96 -0.44% 元/KG
山东省 15.69 15.70 -0.06%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53 15.56 -0.19% 元/KG
湖北省 15.56 15.63 -0.45% 元/KG
湖南省 15.61 15.69 -0.51% 元/KG
江西省 15.52 15.70 -1.15%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5.80 15.94 -0.88% 元/KG
海南省 15.93 16.11 -1.12% 元/KG
广  西 15.21 15.34 -0.85% 元/KG
西南 重  庆 15.57 15.60 -0.19% 元/KG
四川省 15.41 15.49 -0.52% 元/KG
贵州省 14.98 15.08 -0.66% 元/KG
云南省 15.23 15.42 -1.23%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53 15.56 -0.19% 元/KG
甘肃省 15.40 15.39 0.06% 元/KG
宁  夏 15.08 15.06 0.13% 元/KG
新  疆 14.32 14.37 -0.35% 元/KG
全  国 15.57 15.63 -0.34%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月28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下跌


  2023年2月27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5.2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4%。月底出栏量有所增加,叠加猪价上涨后,二次育肥情绪减弱,屠企收猪难度下降;加上肉价上涨,终端接受度差,白条走货持续不佳,猪价震荡小幅回落。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2月27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2月27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5.41 15.32 0.59% 元/KG
吉林省 15.34 15.33 0.07% 元/KG
黑龙江 15.28 15.26 0.13% 元/KG
华北 北  京 15.56 15.49 0.45% 元/KG
天  津 15.20 15.24 -0.26% 元/KG
河北省 15.27 15.27 0.00% 元/KG
山西省 15.17 15.18 -0.07% 元/KG
内蒙古 15.18 15.25 -0.46%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5.77 15.76 0.06% 元/KG
江苏省 15.09 15.09 0.00% 元/KG
浙江省 15.93 15.90 0.19% 元/KG
安徽省 15.44 15.38 0.39% 元/KG
福建省 15.62 15.67 -0.32% 元/KG
山东省 15.25 15.23 0.13%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28 15.26 0.13% 元/KG
湖北省 15.08 15.11 -0.20% 元/KG
湖南省 15.17 15.23 -0.39% 元/KG
江西省 15.24 15.38 -0.91%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5.53 15.64 -0.70% 元/KG
海南省 15.53 15.64 -0.70% 元/KG
广  西 14.95 15.05 -0.66% 元/KG
西南 重  庆 15.20 15.20 0.00% 元/KG
四川省 14.93 14.98 -0.33% 元/KG
贵州省 14.62 14.70 -0.54% 元/KG
云南省 14.87 15.01 -0.93%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15 15.14 0.07% 元/KG
甘肃省 15.03 14.99 0.27% 元/KG
宁  夏 14.72 14.68 0.27% 元/KG
新  疆 14.02 14.04 -0.14% 元/KG
全  国 15.20 15.22 -0.14%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综合日报:2023年2月28日中国商品大猪市场行情综述


  2023年2月27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5.86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8%。月底出栏量有所增加,叠加猪价上涨后,二次育肥情绪减弱,屠企收猪难度下降;加上肉价上涨,终端接受度差,白条走货持续不佳,猪价震荡小幅回落。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如下: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15.9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3%;2)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5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34%;3)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2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4%。

  图表:2023年2月27日中国出栏商品大猪综合日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2月27日中国出栏大猪日度加权均价统计(外+内+土杂)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5.92 15.84 0.52% 元/KG
吉林省 15.87 15.88 -0.02% 元/KG
黑龙江 15.82 15.82 -0.02% 元/KG
华北 北京市 16.04 15.98 0.39% 元/KG
天津市 15.86 15.91 -0.33% 元/KG
河北省 15.94 15.93 0.07% 元/KG
山西省 15.73 15.74 -0.06% 元/KG
内蒙古 15.82 15.89 -0.47% 元/KG
华东 上海市 16.85 16.85 -0.02% 元/KG
江苏省 16.37 16.36 0.03% 元/KG
浙江省 16.50 16.48 0.10% 元/KG
安徽省 16.15 16.08 0.39% 元/KG
福建省 16.46 16.51 -0.28% 元/KG
山东省 15.98 15.96 0.13%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74 15.76 -0.13% 元/KG
湖北省 15.77 15.80 -0.19% 元/KG
湖南省 15.88 15.94 -0.40% 元/KG
江西省 15.73 15.88 -0.98%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6.36 16.49 -0.75% 元/KG
海南省 16.36 16.49 -0.75% 元/KG
广  西 15.47 15.56 -0.59% 元/KG
西南 重  庆 15.80 15.82 -0.08% 元/KG
四川省 15.69 15.73 -0.26% 元/KG
贵州省 15.25 15.33 -0.55% 元/KG
云南省 15.50 15.64 -0.92%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74 15.75 -0.04% 元/KG
甘肃省 15.62 15.57 0.31% 元/KG
宁  夏 15.28 15.25 0.23% 元/KG
新  疆 14.55 14.58 -0.18% 元/KG
全  国 15.86 15.89 -0.18%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猪评:供需博弈 猪价震荡小幅回落(2023年2月28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3年2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5.86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8%。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9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3%;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5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34%;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2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4%。

  图表:2023年2月28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今日猪价震荡小幅回调。月底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叠加猪价持续上涨,二次育肥情绪减弱,屠企采购难度下降;加上肉价上涨,终端消费对于高价肉接受度较差,白条走货持续不畅,供需博弈,猪价震荡回落。总的来看北方因部分散户仍有扛价心理,猪价相对偏强,南方整体较弱。3月份,中国猪肉消费需求将继续小幅增长但总体上将继续处于季节性低谷期,居民猪肉鲜品消费需求将继续缓慢恢复但总体上依旧处于季节性偏低水平,餐饮消费需求将继续小幅增长,下半月好于上半月。屠企白条出货量依旧偏低且出货依旧总体不顺畅。在供应端,养殖场户出栏数量将继续适度增长但总体依旧偏低,供需总体维持紧平衡状态。随着猪肉国家收储层面的影响,养殖环节看好后市倾向明显,叠加冬季非瘟对能繁母猪及商品仔猪造成的损失,因此总体上3-5月份、6-8月份期间猪价总体偏强震荡的大趋势不变。但如果3月份价格上涨过快,则3月-4月期间猪价有一个明显回调整理的过程存在。更远看,仅基于客观供需数据来说,2023年出栏大猪年度总体价格水平相比2022年总体维持基本相当的状态。


收储叠加二次育肥冲击 猪价破“8”冲“9” 二师兄何时走出亏损期?


  春节过后,受节后的惯性消费淡季影响,猪价震荡下行。但近日随着国家收储行动的开启,猪价也正式启动连涨模式,多地重回8元区间,剑指“9元”大关。

  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近期猪价持续上涨除了受国家收储政策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还有二次育肥入场的刺激,同时散户也出现较强的扛价情绪。3月中旬以前猪价或震荡偏强运行。

  涌益咨询数据监测显示,截至2月24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5.82元/公斤,其中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已经正式进入8元区间。

(图片来源:涌益咨询)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王海莲告诉记者,“本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北方二次育肥逐步进入市场,同时收储行动也开始启动。在多方因素影响下,生猪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部分地区突破8元/斤。”

  金猪数据研究员范迪诺对此持有相同观点,最近几日猪价的连续上涨除了受二次育肥入场刺激和收储行动影响,还有养殖端抗价惜售情绪和集团出栏减少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月22日,华储网发布《关于2023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而在2月24日下午13:00,收储交易正式开始,本次收储竞价交易2万吨。

  二次育肥方面,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养殖户入场二次育肥的比例大概在15%-20%。另有多位一线养殖从业者告诉记者目前已入手二次育肥,去年年底从事过二育的黄先生表示,“去年我二次育肥年末有一定亏损,不过近期还是入场了。”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育肥如果趋于频繁,后续可能造成猪价踩踏的风险。“当前来看,二次育肥趋于频繁,规模场出栏节奏频繁调整,后续部分月份不乏出现集中出栏造成价格踩踏的可能性。”上海钢联生猪分析师张斌告诉记者。

  展望后市,多重因素支撑下猪价能否继续上涨?“当前二次育肥进场积极,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均有补栏。仔猪成交活跃,加之收储政策导向,下游终端需求逐步恢复,预期增强。养殖端供应减少,尤其散户大体重猪源剩余有限,存在惜售。短期利好增多,对价格形成支撑。初步预计3月中旬以前价格或震荡偏强。”张斌表示。

  短期来看,养殖端已经持续亏损多月,何时才能走出亏损期?“从整个能繁母猪的基础数据来讲,其实下半年的供应压力是偏大的,关键问题还是消费能不能带起来。”范迪诺表示。

  神农集团(605296.SH)董秘蒋宏则告诉记者,“二季度猪价应该会好于一季度,但对于我们猪企来说关注猪价走势的同时,更应该做的是如何最大限度降本增效。”

  长远来看,首创京都期货认为,2023年的基本面主要矛盾不在供给端,餐饮消费的恢复力度和二次育肥的规模节奏将成为年内价格波动的边际驱动。 预计2023年全年出栏均价为19元/公斤。其中,二次育肥行为可能会在4月、7月、9月、12月造成短期价格的大幅波动。

  在张斌看来,初步预计全年出栏均价或维持在成本线以上(17元/公斤)或维持在17.6-18.6元/公斤。从产能去化的情况推断,4月和7月商品猪出栏或有所减少,届时或支撑价格走高。需求陆续恢复,9月需求增量或已然明显,出现价格高点的可能性或明显增加。12月份是传统旺季,价格亦或有所支撑。


市场人士预计短期内猪价仍稳中偏强


  生猪期价下跌超2%

  2月27日,国内大宗商品出现系统性回落,农产品板块整体大跌,其中生猪期价在经历前期连续反弹后估值得到一定修复,目前止涨调整。截至下午收盘,生猪期货主力2205合约报收17105元/吨,下跌2.2%。

  国联期货农产品事业部徐亚光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生猪期价在本周一出现下跌的主因在于市场对于生猪现货持续上行动力存疑,导致多头止盈离场,空头再次增仓入场。

  回顾来看,近期生猪期、现货市场均出现了一定的抬升。方正中期饲料养殖板块研究员宋从志表示,2月中下旬以来,文华农产品指数呈现振荡上涨,估值低位商品出现普遍补涨,生猪期价在政策托市及基本面好转的双重提振下,2205合约再度回到养殖成本上方。

  “与此同时,生猪现货价格也在筑底上行。在近日来猪价进入一级下跌预警区间之后,在国家发改委收储政策的引导之下,市场情绪逐步转为乐观。养殖层面二次育肥以及压栏惜售情绪再度燃起,导致短期供给出栏量有限,低价区间屠宰企业冻品入库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消耗了市场的部分供给,从而促使生猪现货价格自此前的14元/千克涨至目前16元/千克左右。”徐亚光说。

  宋从志还谈道,疫情后商品市场整体情绪回暖,叠加旺季消费强化,生鲜品阶段性集体止跌反弹,这令猪价的边际压力大幅减轻,猪肉消费的性价比再度凸显。他认为,从3月份来看,猪价将逐步过渡至季节性旺季,因此生猪近端现货价格大概率已经触底。

  但谈及后续猪价上涨幅度,徐亚光告诉记者,应当注意的是,2月中下旬以来猪价的上涨仍是处在存栏充足、需求偏弱的淡季行情之下,宰后均重仍处高位,市场上仍存在大猪供应未消耗完毕。本次上涨更多是由于情绪以及阶段性利多的推动,在二育及冻品离场之后现货的上行动力将大打折扣,尤其在4—5月份将面临二次育肥出栏的压力,对市场造成冲击,届时存在再次跌价的可能性。因此,预计短期内猪价或稳中偏强,在17—17.5元/公斤的盈亏平衡线处存在较大的压力,中后期继续关注二次育肥出栏情况、养殖户出栏情绪以及需求恢复程度。

  从行业盈利水平来看,宋从志认为,市场阶段性供给压力逐步释放后,今年一季度末产业可能逐步过渡至盈利状态,不过因为行业整体产能处在上升期,养殖业盈利水平可能不会太高、时间也不会太久。

  “期货盘面上,2303合约期现价格逐步回归,关注近期仓单注册及交割情况。2305合约逐步回到养殖成本线附近,2307及2309合约对2305旺季升水偏低,由于生猪期价目前整体估值不高,因此在收储加持下,预计期价存在继续往上修复的空间。”宋从志表示,目前政策托市叠加消费复苏,或令市场情绪持续回暖,近端单边反弹对待,边际上警惕饲料养殖板块集体估值下移的风险。


二次育肥再度影响猪市 仔猪价格周涨幅已超12%
 

  2月28日消息,近日,在猪价底部起涨及政策端收储利好的多重作用下,生猪市场再度出现了二次育肥潮,仔猪价格周度涨幅已超过12%。

  市场分析人士大多认为,本轮二次育肥热或再度改变生猪市场阶段性走势,市场应警惕后期肥猪密集出栏带来的猪价下跌风险。


三部委重磅出手,猪价稳了


  2月24日,为维护猪肉市场稳定,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开展2023年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完成收储数量7100吨。
 
  业内资深研究人士认为,随着国家收储工作的展开,生猪市场价格止跌反弹,趋于稳定,且涨势有望延续。温氏股份也表示,一般情况下,一个行业不可能连续几年亏损,看好2023年的猪价行情。
 
  完成收储7100吨 ,生猪价格止跌回稳
 
  2月24日,为维护猪肉市场稳定,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开展2023年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完成收储数量7100吨。
 
  从年初至今,养猪户已经亏损两个月了,而收储工作是稳定猪价的重要手段,冻猪肉收储有利于稳定市场养殖主体信心,减少市场恐慌情绪发酵,其目的是通过合理引导生产、逐渐改善供需关系,避免猪价过度下跌、稳定市场。
 
  搜猪网认为,此次收储又一次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至少目前猪价已经止跌并且反弹了。目前,在收储利好因素的提振下,养殖端出栏有所减量,并且屠宰企业在春节后开工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供需存在利好,加上政策托底,猪价涨势有望延续。
 
 
  不过,搜猪网也指出,目前市场上的二次育肥行为多了起来,因为生猪价格的上涨尤其是过快上涨势必会增加二次育肥与压栏惜售情绪,尤其是此前养殖户已经亏损较长时间,业内也比较看好后市行情,广大养殖户再次开始乐观预期后市。二次育肥行为能够短期内打破产能过剩的局面,但这只不过把风险暂时盖住而已,长期来看会为后市积累集中出栏风险。
 
  一位券商知名农业行业首席分析师认为,当前阶段产能的去化或只是开始。2022年12月份下旬以来的猪价快速下跌使得行业进入亏损阶段。后期来看,能繁母猪存栏2022年5月开始的回升,将使得2023年3月开始生猪出栏体量也逐步上行,2023年全行业出栏规模大概率或将呈现增长态势(上市企业角度今年预计合计新增约2827万头出栏,行业草根非上市规模企业也保持较高规模扩产比例)。
 
  该人士认为,从投资角度来看,当前处于猪周期投资的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即产能去化阶段,产能去化从无到有。此时行业发生的是质变,且当下养殖股股价位置也处于底部位置。在周期位置和股价位置均处于较为底部的背景下,养殖板块投资风险收益比较高。
 
  两大生猪养殖龙头2022年盈利,看好2023年猪价行情
 
  从公司经营层面来看,2022年相关生猪养殖公司盈亏不一,行业中部分企业负债率过高,甚至资不抵债。不过,两大生猪养殖龙头2022年均实现盈利。
 
  牧原股份2022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220亿元-1270亿元,净利润预计为135亿元-155亿元,盈利情况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2022年三季度末,该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在61%左右,由于四季度盈利状况好转,2022年末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将显著下降。
 
  2022年,该公司出栏生猪6120.1万头,2022年全年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在15.7元/kg左右,完全成本在下半年有明显下降,第四季度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已降至15.5元/kg以下。
 
  温氏股份预计,公司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亿元-5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
 
  对于后续猪价行情,2月22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温氏股份相关高管认为,一季度为传统肉食消费淡季,根据经验判断,经历了1、2月份的价格低迷期,后续猪价继续下探的可能性小于猪价稳步上涨的可能性,但具体上涨节奏和高度难以精确判断。从供给端来看,过去两年,行业参与者多为亏损状态,养殖难度大大增加,行业产能较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在减小。从需求端来看,目前居民消费逐步复苏,经济逐步活跃。一般情况下,一个行业不可能连续几年亏损,因此公司看好2023年的猪价行情。
 
  对于行业的养殖水平何时能够完全恢复至非瘟之前的水平,温氏股份认为,只要非洲猪瘟疫情一直存在,行业养殖水平很难完全恢复至非瘟之前的水平。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疫情对整个行业持续带来影响,养殖的死亡率相比非瘟前会有所提升。即使通过各种措施提高防控水平,但与非瘟之前相比,防控固定资产和设备设施投入、防疫人力投入增加等会推高养殖成本。但只要非瘟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也能获得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两大生猪养殖龙头也用真金白银表示了自己对后续市场的看法。
 
  2022年12月,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先后于4日、12日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大举回购公司股份:温氏股份的回购总金额不低于9亿元不超过18亿元,回购价不超过27.32元/股;牧原股份的回购总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2.24元/股。
 

猪价有望回暖,但仍需关注价格波动

 
  近期,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主要是二次育肥大猪集中出栏冲击市场,加上春节过后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猪肉市场延续季节性下行的历史规律。总的看,随着新冠疫情平稳后消费恢复,旅游、餐饮、团体等消费需求释放,冻猪肉收储等政策支撑猪价,预计后期猪价有望回暖,但仍需关注压栏、二次育肥等因素加剧阶段性猪价波动的风险。
 
  生猪和猪肉集贸市场价连续下跌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猪肉集贸市场价从2022年11月第1周开始连续16周下跌,2023年2月第3周跌至每公斤26.70元,环比跌1.5%,同比涨7.6%,累计跌幅36.0%;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跌幅有所收窄,2月第1周、第2周和第3周的环比跌幅分别为3.5%、2.8%和1.5%。猪肉批发价从2022年11月上旬开始连续11周下跌后,在春节期间回涨,2023年2月第1周继续下跌至每公斤22.25元,环比跌3.6%,同比涨1.8%。近期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有:
 
  一是11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供应持续增加。2022年10月份以来生猪养殖企业扛价压栏惜售,加上8至10月份二次育肥大猪集中出栏,致使生猪和猪肉供应持续增加。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生猪定点屠宰量在2022年11月和12月分别为2269万头和3090万头,环比分别增加8.2%和36.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四季度生猪出栏共17965万头,同比增加0.2%,猪肉产量1436万吨,同比增加4.1%;年末生猪存栏45256万头,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增加0.7%。
 
  二是2022年四季度猪肉消费旺季不旺,未能有效提振猪肉市场价格。受2022年四季度腌熏腊肉制作时间推迟、临近年底时雨雪天气影响运输等因素综合影响,猪肉消费在传统消费旺季增幅有限。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200家规模批发市场监测,2022年猪肉鲜销批发量主要集中在上半年,2022年四季度,北方地区鲜销批发量同比略减,中部和南方等省同比增幅不及上半年水平。
 
  多重因素有望对猪价形成支撑
 
  历史规律看,春节过后猪价都有一段下行区间,主要原因是春节前猪肉备货较为充分,猪肉较耐储存,节后消费短期内进入淡季,居民购买猪肉积极性较弱。随着新冠疫情形势趋稳,社会经济活动恢复常态,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加上冻猪肉收储引导市场预期等相关因素有望对猪价形成支撑,猪价有望回暖。
 
  从生产上看,上半年猪肉供应基本与去年持平。从生猪存栏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末生猪存栏量为45256万头,同比增长0.7%。综合考虑冻猪肉收储、养殖场(户)扛价压栏、猪肉进口等因素判断,上半年猪肉供给相对稳定。
 
  从消费上看,消费需求回暖将对猪价形成支撑。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恢复,加上学校等团体消费全面启动,都将对猪价形成有力支撑。3-4月份气温回升,前期备货猪肉消化完毕,猪肉消费将进入上升通道,猪价有望迎来拐点。
 
  从政策引导看,冻猪肉收储将利于猪肉市场供需稳定。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1月30日至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将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将引导猪肉市场预期。通常猪肉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在年初猪价低位时会选择存储一定量的冻肉,赚取后市猪价上涨时的差额盈利。
 
  需密切关注影响价格波动因素
 
  从供需形势上看,预计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总体平稳,但仍需密切关注和预警防范可能影响价格大幅波动的因素,主要是二次育肥和压栏的不确定。2021年下半年猪价大幅下跌以及2022年国庆前后猪价暴涨的重要推手均是二次育肥和压栏。今年1月份,部分地区猪价低位,一些投机养殖户开始二次育肥,预计今年二次育肥仍是影响价格异常波动的主要因素,若二季度猪价恢复速度较温和,那么下半年二次育肥数量将会明显下降,对猪价影响较小,但如果养殖户对下半年预期过高,二次育肥发生高点和出栏量将会导致部分时段猪价再次出现较大波动。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