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料降50元/吨!74%调研人员看跌豆价,粮食协会提倡少用豆多吃鸡肉
时间:2023-02-27
来源:改变饲界、经济日报、第一财经等
随着原料价格下跌,继水产料和猪料之后,禽料价格也开始降价了。据悉,近期多家企业发布禽料降价通知,主要下调50元/吨,范围涉及鸡、鸭、鹅、鹌鹑料不等。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国产大豆自给率较同期提高3%,供应过剩,产销矛盾比较突出。而饲粮价格仍处高位,养殖业饲养成本过高问题仍未能缓解…
原料价格较高位下降超1000元/吨
禽料企业发布开始降价通知

图片来源:同花顺期货通
近日,部分油厂因缺豆、豆粕胀库及检修出现减产停机的消息,但是此举并没有提振豆粕价格,多地豆粕现货跌破4500元/吨,与去年11月6000元最高点已下降1500元/吨。

总体对豆粕后市看法(调研样本覆盖17个省市的34家油厂、31家饲料企业、31家贸易商、14位投资机构分析人士。)|图片来源:Mysteel农产品
因需求整体偏弱,中下游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不足,油厂虽然开机有所下调,但豆粕库存增加,豆粕日均成交不足10万吨,现货压力仍然较大,Mysteel农产品对下周豆粕价格走势调研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全样本中对下周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看跌比例大幅增加,市场上整体都是以跌为主,看涨比例降至0%。
多种饲料原料价格集体下跌,饲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虽然目前饲料价格有所下调,但普遍降幅不大,但面对与前几年相比几乎翻倍的原料价格,养殖行业依然在苦苦支撑。
国豆供应过剩,饲粮仍对外依赖
如何打通国产大豆进入饲用的壁垒?
眼下,多地掀起春耕备耕热潮。今年大豆扩种计划提出,在去年大豆增产的基础上,今年要扩种大豆油料1000万亩。然而,新季大豆上市以来,国产大豆价格高开低走,产销矛盾比较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饲料大豆对外依赖问题突出,但国产大豆面临供应过剩阶段,2022年,我国用于传统豆制品加工及深加工的大豆消费量1500万吨左右,而国产大豆产量为2028万吨,较上一年增收近400万吨,自给率较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供给明显过剩。
2022年豆粕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有国产大豆进入饲用压榨领域,但进口大豆价格更低且出油率更高,大豆压榨企业主要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用于压榨的国产大豆数量极少。

图片来源:Pixabay
另外,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黑龙江省农投集团首席战略官张利晨表示,沿海大豆加工企业使用信用证进口大豆,在信用证有效期内,企业不必支付货款即可采购大豆进行加工,销售产品回收的资金还可以继续投入生产运营,直到信用证到期时支付货款即可,此举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占用问题,还可利用信用证时间差,赚取资金周转收益。
如何将国产大豆转化为饲用大豆,让大豆自给率提振具有可持续性,这绝非易事,既要管“种”,更要管“收”。

图片来源:Pixabay
张利晨提出一下几点:一是出台政策调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效益比,巩固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二是通过政府储备吞吐调节,引导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是更多从市场机制上想办法,从产业链发展上动脑筋。加工企业是大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补贴等手段,让其积极使用国产大豆。
“既然种大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进粮库,而是为了让加工企业转化成产品,让老百姓消费,那么补贴消费端的意义就远远大于补贴生产端。”张利晨表示。
与此同时,张利晨还建议,消费端方面引导更为合理的肉类消费结构,鼓励消费禽肉、牛羊肉,适当下调猪肉消费占比。在畜禽饲料中,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从根本上降低大豆总需求。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