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双碳工作的核心立足点是什么?
时间:2023-02-20
来源:《国际家禽》
家禽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当下从业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家禽行业已采取了一些行动,但如何制定量化减碳目标并建立更好的碳排放机制?如何更好地理解国家对畜牧业在碳排放上实施的政策,以此结合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政策环境进行及时的方案调整?诸如此类问题仍有待深入探索与考证。

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专委会(LCA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洪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家禽行业目前并未纳入碳交易体系,但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目前我国农牧业正在推进新能源应用,特别是以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农村户用沼气、热能交换为代表的畜禽养殖终端利用方式和利用量逐年扩大。这些以农场为单位的微型新能源项目虽然单体量较小,但由于数量庞大,充分利用起来产生的CCER量和潜在价值都十分可观。
双碳工作中,家禽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王洪涛认为,双碳工作对家禽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政策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已发布畜禽粪污处理多项政策,家禽企业应该对政策保持高度关注,并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政策环境,进行及时调整。
·市场的挑战和机遇。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绿色低碳食物提出了要求,会倒逼餐饮品牌、食材供应商做出一些改变。对于家禽企业而言,与利益攸关方协作推动禽肉、禽蛋食物供应商减排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国内食品制造商、餐饮品牌在筛选低碳食材优秀供应商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这势必将成为一个新的机遇点。
·技术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我国肉、蛋、奶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畜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压力加大。如果家禽企业能切实改进技术,通过改变饲料组成开发低碳、低氮排放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实施绿色能源替代工程,促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将会开拓出新的蓝海。
·品牌的挑战和机遇。任何一个行业都拥有头部领先企业,家禽行业也不例外。如今,家禽行业的头部企业在不断强化关键技术或设备研发的同时,还在肉、蛋等消费环节发力,不断推广可以改善民众膳食结构的新品、菜谱,引导低碳绿色消费行为,以此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从另一层面来讲,对于反应较为迟缓的企业来说,未来可能会错过更多的市场机遇。
低碳产品标准的量化思路和模式
面对当前市场上低碳产品参差不齐,宣传华而不实的状态,王洪涛认为,当前市场上的低碳产品宣传缺少实质性含义,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核算标准、认证、市场监管并不完善,无法真正识别低碳绿色产品。低碳消费不是仅靠宣传倡导和意识提升就能实现,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创造更好的“标准、认证、宣传、监管”市场体系,帮助消费者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为此,LCA专委会推荐“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思路和模式,即各行各业企业应该关注和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开展全供应链全过程协同创新和减排、并通过产品认证和碳标签进入国内外市场、维护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MARC模式:
M(Management)——管理,企业应当建立碳相关的管理体系,将碳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A(Accounting)——核算,企业应当学习和掌握核算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碳足迹,包含自身供应链的碳足迹;
R(Reduction)——减排,基于核算结果,理清各环节各要素间的基本关系,通过改进分析和潜力分析,识别改进重点,通过全过程协同创新,实现真正的减排;
C(Communication)——交流,通过审核认证、披露核算标准和结果,持续对外交流宣传,获得市场、消费者、政府及相关方的采信。
未来家禽业在“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工作中的核心立足点
谈及未来家禽业在“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工作中的核心立足点,王洪涛表示,家禽行业未来可能会面临来源于消费者认知提升的挑战。随着消费者认知提升,会不断针对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安全健康、绿色低碳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将倒逼家禽产业不断改进和升级。
双碳工作本质是助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企业产品功能、质量、安全、价值、服务等能力的综合竞争类似,无外乎新增了一个国际共识。对家禽行业企业来说,未来仍需立足自身产品并兼顾产品供应链来加强碳管理,而不能仅仅关注于农场建设。
对于产品而言,一定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思考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碳足迹,需囊括饲料、畜种、加工、物流等上、下游供应链,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生产成本、加工工艺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进行能源替代、材料替代、供应商替代,从而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完善管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