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饲养管理
  3. 环境控制

秋冬季养鸡就是要给鸡创造三个“环境”

时间:2022-12-26
来源:氨基维他拉蒙斯



  入秋以后天气逐渐转凉,鸡舍通风开始由纵向通风向过渡式通风转变,需要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目标温度和通风量。而进入冬季后,气温降至最低,开始进入最小通风阶段,需要协调好冬季鸡舍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能否做好秋、冬季节的温度与通风管理,需要在认真遵循自然规律和鸡只的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围绕“适宜、稳定、均匀”的环境控制原则进行管理,为鸡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然而,实现鸡舍环境的适宜、稳定、均匀,需受到鸡舍结构、通风供暖设备、鸡群日龄变化、季节天气变化、饲养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更需要认真掌握鸡舍环境控制的原理和各种管理方法。

  一、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环境适宜可以定义为鸡只生理上的适宜,目的是从鸡的自身生理特点出发,保证鸡只体感温度舒适和通风量适宜,从而确保鸡群处于一个适合生长、生产的环境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生产性能,为了确保环境适宜,需做好以下三点:

  1、通过历史经验和所处季节制定出合理的温度程序

  蛋(肉)鸡养殖企业(场)在每次进鸡前均应制定出该批次鸡群的温度控制程序,因为蛋(肉)鸡养殖水平受季节影响很大,制定温度程序相当于制定预案。

  制定温度程序过程中既要考虑历史同期批次鸡群温度管理的得失,还要考虑本批次鸡群所处季节,特别是育成后期至高峰期阶段所处季节。例如,虽然18℃~25℃是育成期和产蛋期的适宜温度,但是当外界温度低、鸡舍保温性能差难以达到目标温度时,可以适当降低温度以满足鸡舍换气量,即在保证最小换气量的前提下,使鸡舍温度最大限度接近18℃,对鸡群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均有利,秋、冬季节进鸡参考温度程序标准见表1。

  2、通过“看鸡施温”和“体感温度”调整温度标准

  制定好温度程序标准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需认真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通过“看鸡施温”和“判断体感温度是否适宜”研究鸡只的实际感受进行灵活调整。

  如何“看鸡施温”?

  就是根据鸡群的行为状态,判断舍内温度是否适宜,以此为依据进行鸡舍温度的调整:当舍内温度设置高时,无论鸡群日龄大小,均会张开翅膀、远离热源、张嘴喘气;当舍内温度设置低时,鸡群会表现出扎堆和靠近热源,活动减少,尤其对于日龄较小鸡群或者晚上关灯后会比较明显。

  如何判断鸡群的体感温度是否合适?

  任何季节都应考虑鸡群的体感温度,在舍内,有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正常范围,但是鸡群却表现出明显的冷或者热的状态,是由于受到舍内湿度和风速影响,鸡群的体感温度不适宜。

  如:当鸡舍目标温度设置为27℃、实际温度28℃、相对湿度50%、风速0.5m/s时,鸡只的实际体感温度是26℃,较目标温度27℃低1℃,鸡体感温度低,表现为头颈部的羽毛直立、缩脖少动,严重时会出现闭眼、流鼻汁等,这时需考虑提高目标温度或者降低鸡舍风速,不同温度、风速、相对湿度下体感温度参考见表2。

  3、根据舍内外温差调整鸡舍的通风量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广大养殖者都了解并遵循着“春捂秋冻”的舍内温度管理理论,但在每年秋季或秋、冬换季时期仍然还会出现部分问题,主要原因为未能真正理解“秋冻”的内涵,依然按照夏季通风降温的思维,通过风冷效应为鸡群降温,结果将“秋冻”变成了“秋吹”,鸡群不但未能适应季节的变化,反而因为冷应激而导致体质下降,继发条件性或其他疾病。

  秋、冬季节必须考虑鸡舍适宜的通风量,需要通过舍内外温差进行确定,当外界温度低于鸡舍目标温度时采取适宜的通风量(秋季)或最小通风量(冬季),当外界温度高于鸡舍目标温度时,因为进入舍内的不是冷风,可以通过增加风机数量保持鸡群的舒适性(如下午时间)。根据多年积累经验,正常温度时,鸡群的适宜换气量大约为3~4 m³/kg/h,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鸡群存栏、体重、只鸡通风需求量计算鸡舍的通风量。

  例如:32 000只5周龄雏鸡,体重为0.35 kg,舍内目标温度为26℃,外界夜间最低温度为11℃,白天最高温度为30℃,那么晚上与白天分别是两个季节,适宜的通风量约为2.5~8m³/kg/h,需要开启排风量为36 000 m³/h的风机0.8~2.5台。

  二、为鸡群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环境稳定可以定义为时间上的稳定,目的是让鸡群每时每刻都处于适宜的环境当中,包括昼夜时间内的稳定、循环时间内的稳定和风机启停瞬间的稳定。

  1、实现昼夜时间内的稳定

  秋季是一个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北方的秋季一天中大约可分为4个温度期,即升温期(6:00~12:00)、高温期(12:00~17:00)、降温期(17:00~24:00)和低温期(0:00~6:00),不同地区和不同天气状况下会略有差异。

  秋季一天的温度变化相当于度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以鸡舍的通风管理也应当按照四季管理进行调整:

  升温期(6:00~12:00) 防止通风量过大、风速过大导致鸡群不适应,注意观察鸡群是否缩脖呆立,若发现同一栋舍内,上午鸡群较下午鸡群精神状态差,便可怀疑为通风量过大导致鸡群不适应的表现;

  高温期(12:00~17:00) 注意通风降温,确保鸡群感觉舒适,并将舍内的粉尘、污浊空气等排出;

  降温期(17:00~24:00) 逐渐降低通风量,但要保证舍内空气质量;

  低温期(0:00~6:00) 可以采取间歇式通风,防止鸡群长时间受到冷应激

  2、实现循环时间内的稳定

  在秋季的夜间和冬季温度较低时间段,通常使用间歇式通风方式,主要目的是保证鸡舍的换气量和温度的稳定性。

  间歇式通风既可以通过温度控制实现,也可以通过时间控制实现。通过时间控制实现时,可以设置5分钟或者10分钟为一个循环,循环越小鸡舍温度越稳定。如当冬季鸡舍温度低于18℃时,也可以缩小循环时间,例如风机设置为开启1分钟停止2分钟、开启1分钟停止1分钟等。按照不同温度水平也可以设置多个通风级别,以保证舍内温度更加稳定,分别设置5分钟、10分钟为一个循环后舍内温度变化见图2。

图片

  3、风机启停瞬间的稳定

  采取机械通风时,容易被管理者忽略的一项工作是风机启停瞬间温度是否稳定,如设置鸡舍内1台风机开启温度为20℃,两台风机开启温度为21℃时……,舍内温度超过1℃或者2℃时,通风量增加1倍是否合理?风机启停瞬间对鸡群的体感温度影响有多大?往往在增加风机时,鸡群体感温度不适宜,长时间接受到冷热刺激,体质下降,这些问题均应引起广大管理者的思考。所以在增加风机时既要考虑通风量是否合理,还需考虑增加的风机会降低鸡群多少的体感温度,如果不需要增加一个风机,可以使用变频风机进行过渡,以降低瞬间温度变化的应激程度。

  三、为鸡群创造一个均匀的环境

  环境均匀是指空间上的均匀,目的是确保舍内的每只鸡均处于适宜的环境当中,让鸡舍的前后、每面、每层的温度和风速都均匀。为了保障舍内环境均匀,需要保证鸡舍的密闭性和保温性、保持鸡舍各位置风速的均匀、设置相对适宜的负压值。

  1、保证鸡舍的密闭性和保温性

  如果鸡舍存在漏风口,不仅容易形成贼风,影响鸡舍温度的均匀性,而且会影响鸡舍通风的均匀性,所以应对鸡舍门和风机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一般鸡舍的前端和后端鸡只的体感温度最低,几乎变成了“岗哨鸡”,温度变化时最早出现反应。其主要是受前端门口和后端风机的影响,所以最好在门口挂好棉门帘,停用的风机使用保温板进行封堵。

  2、保持鸡舍各位置风速的均匀

  有风速便会有风冷效应,如果鸡舍内风速不均匀,势必造成鸡群体感温度不均匀和通风量不均匀,上述情况对鸡群的正常生长影响很大。生产过程中,可通过设置相对适宜的负压值确保鸡舍各位置风速的均匀。

  秋、冬季节,舍内通过鸡舍两侧通风小窗进风,通风小窗的风速主要受负压影响,负压值越高,进入舍内的风速越大,反之越小。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很多鸡舍均是依靠设置好的负压值自动调节进风口的大小。

  对于“负压值设定为多少是最为合适的”这一问题,目前暂无统一标准,只有相对适宜。秋、冬季节通风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进入舍内的冷风有足够的风速达到鸡舍中间,并经过充分预温后再吹向鸡群,所以不同跨度的鸡舍需求的负压是不同的,若以跨度为13米的鸡舍为例,0.08英寸水柱的负压值则要合适一些。

  若秋季外界温度不是很低时,如果进入舍内的风能够达到鸡舍中间且换气均匀,负压值以尽可能小为好,因为鸡舍内越接近自然通风越符合自然规律和鸡只的生理需求,并真正做到“秋冻”。因为对于鸡只而讲,本身不需要负压,负压是管理者人为通风造成的,负压越高不但风冷效应越强和冷应激的风险增加,而且鸡舍也越容易缺氧,对鸡群的生长和生产都是不利的。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