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饲养管理
  3. 环境控制

冬季封闭式鸡舍(半封闭式)通风换气的要点和常见误区

时间:2022-10-17
来源:蛋鸡圈



  封闭式鸡舍相比开放式鸡舍,具有土地利用率高、节省人工、单栋饲养规模大、便于标准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也是未来中国养鸡业的发展趋势,而封闭式鸡舍的管理中,通风换气又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封闭式鸡舍能否科学地进行通风换气,考验着每位养鸡人的养殖观念和水平。如果用得好,事倍功半。但如果使用不当,也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笔者在现场诊治一些鸡场的疾病过程中,发现很多疾病(鼻炎、禽流感H9、传支等)的诱因与通风换气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更合理的进行通风换气,下面就介绍一下通风的基本要点:

  一、鸡舍通风环境控制的三个目标

  不管是开放式鸡舍还是封闭式鸡舍,根本的目的都是用来控制改善鸡舍环境的。鸡舍环境控制是评价通风方式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其中有三个指标最重要:温度、空气质量、相对湿度。

  目标温度:

  20-24℃(30日龄以后)

  良好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19.6%;

  氨气浓度<15 ppm;

  CO2浓度低于3000 ppm;

  CO 浓度低于10 ppm;

  相对湿度:

  50-70%

  (雏鸡和肉鸡要求最好在55-65%之间)

  对于空气质量的评估,规模化的大型养鸡场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量化检测,而对于部分中小规模鸡场可以通过人实地到鸡舍里去“真实感受”。

  以上的指标大家其实都可以理解,但其实还是有先后顺序的。比如冬季成年鸡的通风目标的逻辑:空气质量>相对湿度>目标温度。即在保证换气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温。

  二、通风换气的四个关键点

  通风模式从通风的基本原理上可分为最小通风(定时排风,提供新鲜空气)和温控通风(控制温度,降温为主)。两种通风模式各司其职,各有作用。在冬季时,以最小通风为主。夏天时,以温控通风为主。

  (一)目标(设定)温度:

  30日龄以后的鸡群设定范围必须在20-24℃,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应随意变动,要相对平稳,需考虑体感温度。

  (二)定时风机:

  对应着最小通风;定时周期循环时间以5-8分钟为最佳,不能太长。

  (三)温控风机:

  对应着温控通风;当鸡舍内实际温度超过23℃以后逐渐增加风机个数,进行温控通风。超过28℃以后启动湿帘进行降温通风。

  (四)进风口风速:

  进风量与排风量相匹配。进风口风速与负压、小窗、鸡舍横截面积等因素相关,决定风从哪里进入鸡舍,风的流向和速度很重要。

  三、冬季通风的关键点及常见误区

  肉鸡:

  在所有的品种中,白羽肉鸡的通风难度最大。一方面其体重每天都在快速增加,对应的最小通风总量也在增加。另一方面,肉鸡抵抗力较差,通风换气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受凉或者热应激等重大风险。而在肉鸡不同的养殖模式中,又以地面垫料养殖难度最大,网架和笼养肉鸡次之。因此肉鸡养殖尤其是地面垫料的肉鸡养殖要求最高,难度也最大。1年四季中,又以冬春和秋冬季节交替时难度最大。

  1、关于冬季最小通风的几个参数:

  目前国内有两个参考的参数,0.6CFM(0.0168m³/公斤体重.分钟)和根据常数0.0155m³/公斤体重.分钟。这里需要考虑到中国养殖环境的污染情况,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此现场在使用通风参数时,需要考虑这一点。国外由于病毒环境污染较轻,其一般推荐大通风模式。其目的一方面是换气,更重要的是给鸡提供充足的氧气,来提高生产性能。而中国的问题比较特殊,如果采用大通风模式,很容易出现受凉的风险。在发病和提升生产性能两者取其轻的话,还是以减少流感传支等传染性发病为主。

  目前国内部分公司最小通风采取在推荐的参数基础上打50%-70%的折扣。

  2、冬春、秋冬季节通风的目标管理:首先考虑需氧量,然后再考虑相对湿度,最后考虑温度。

  (1)需氧量一般非常容易满足,有部分学者测算过,按照国外推荐的最小通风参数,如果仅仅是提供氧气的话,1/5的通风量就足够了。最小通风量其实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带走鸡舍内的水分,即现场操作中,更重要是相对湿度指标。

  (2)相对湿度是肉鸡饲养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观察最小通风是否合理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尤其是对于地面肉鸡养殖模式。为什么相对湿度很重要?主要是相对湿度可以决定垫料的质量,影响氨气的量,相对湿度过低容易造成灰尘太多,而相对湿度过大,叠加温度偏高时,又容易造成热应激的问题。因此相对湿度在冬春、秋冬季节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要求控制在50-7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在部分养殖公司存在人工加湿的做法,我们一般不建议这样做。人工加湿以后,一方面会掩盖真实的垫料质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对通风指标失灵的问题。有的公司就存在这边大通风,结果造成垫料干燥,空气干燥灰尘增加。然后又采取人工加湿喷雾的做法,表面看相对湿度达标了,但其实掩盖了很多真实的问题。

  在冬春季节或者秋冬季节当发现鸡舍内相对湿度偏低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适当降低最小通风量来提高相对湿度。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更重要的一个好处是减少受凉的风险。冬春、秋冬季节最大的问题在于外界温度变化快,而且幅度大。如果在此时采用大通风模式,在外界温度快速下降时,鸡群很容易出现受凉的问题。

  (3)温度的目标管理可以放到最后。30日龄以前允许鸡群实际温度可以超温(比如个别时段中午是实际温度可以超过目标温度5℃),但不允许低于目标温度,要合理使用加热器进行升温。当鸡舍实际温度超过目标温度时,此时一般都是外界温度相对较高造成的。此时可以适当增加风机通风的时间,增加通风级别,但不能风机常转。可以一个时间周期最大转70%,停30%。同时最大风机个数要有所限定,防止多台风机进行激进降温。

  当出现超温时,如果前期相对湿度控制的比较合理的话,一般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养殖现场出现问题往往都是高温以后,短时间内进行剧烈的大通风降温,反而容易出现受凉感冒的现象。

  3、再谈通风控制与肉鸡“支气管堵塞”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思路:

  由于我国养殖密度大,鸡场生物安全不甚合理,造成病毒性传染病感染发病严重。像禽流感H9、传支等疾病,对“受凉”等冷应激是非常重要的发病诱因。因此在通风过程中,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是肉鸡养殖非常重要的管理目的。

  其中春秋季节鸡舍环境最难控制,中午可能是温控通风模式,晚上就变成最小通风模式。肉鸡通风上的难点就在于这里,尤其在3-5月份时。随着鸡日龄越来越大,对温度的要求是越来越低的。但外界温度却是越来越高,导致通风上的平衡点最难把握。通风量过小,鸡群容易出现热应激的问题,氨气和湿度偏大。但通风量过大,则容易出现冷应激受凉的问题,再叠加病毒感染变得更危险。很多肉鸡场出现问题也往往在这个季节最多。

  通过我们多年来的观察体会,在这个季节28日龄以前的温控通风(当鸡舍实际温度超过目标温度以后)应保守一些,一旦发现鸡舍内相对湿度过低(比如小于40%以下),就要考虑适当减缓增加甚至适当降低通风级别的做法。

  可以允许舍内温度有一定的波动区间,这个季节由于外界温度下降很快,短时间热应激的危害比夏天要小的多。另外短时间内激进的加大通风量降温,一方面容易导致鸡舍温湿度下降,造成鸡群体感温度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大量冷空气进入鸡舍,容易出现冷热空气混合不均匀,造成鸡群受凉的风险增加。

  总之,这个季节的通风还应该保持最小通风,换气为主,适当辅助进行温控通风。

  4、常见的肉鸡几种通风操作误区:

  ①不要出现“一边加热、一边大通风”的低级错误。既浪费燃料,鸡群还容易受凉。

  关于春秋季节保守通风的做法:注意是指温控通风要保守,最小通风的参数可以根据鸡群情况来灵活调整。

  ②关于保守通风的常见做法:有的鸡场管理人员喜欢采用上调通风控制系统(如AC2000)中目标温度(1-2℃)的做法来变相降低通风量。这种做法只适合于微调和临时应急,但不宜长期采用。目标温度的设定应尽量保持稳定。当通风量偏大时,调整的应该是风机参数而不是调目标温度。

  ③建议10日龄以后尽量不要参考人工喷雾加湿的做法,一方面容易造成相对湿度参考指标失灵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喷雾不当的话,也会带来冷应激的风险。

  ④肉鸡的通风一方面确实需要标准化,但更重要的还要根据鸡群的实际情况、外界温湿度的情况等因素,要灵活的调整通风参数。驻场生产管理人员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既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根据鸡群状态及时预判性的进行微调、预调。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