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2-09-20
来源:综合报道
9月20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下跌
2022年9月19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23.92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0%。屠宰企业降价采购意愿强,批发市场存在剩货现象,市场表现需求不佳,但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不高,看涨情绪仍强,供需博弈,猪价震荡窄幅调整。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9月19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9月19日中国外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 |||||
区域 | 省市 | 今日均价 | 昨日均价 | 涨跌 | 单位 |
东北 | 辽宁省 | 23.54 | 23.59 | -0.21% | 元/KG |
吉林省 | 23.18 | 23.44 | -1.11% | 元/KG | |
黑龙江 | 23.20 | 23.20 | 0.00% | 元/KG | |
华北 | 北 京 | 23.95 | 23.99 | -0.17% | 元/KG |
天 津 | 23.74 | 23.85 | -0.46% | 元/KG | |
河北省 | 23.89 | 23.90 | -0.04% | 元/KG | |
山西省 | 23.69 | 23.57 | 0.51% | 元/KG | |
内蒙古 | 23.24 | 23.19 | 0.22% | 元/KG | |
华东 | 江苏省 | 24.36 | 24.50 | -0.57% | 元/KG |
浙江省 | 25.02 | 25.11 | -0.36% | 元/KG | |
安徽省 | 23.62 | 23.75 | -0.55% | 元/KG | |
福建省 | 24.64 | 24.56 | 0.33% | 元/KG | |
山东省 | 23.82 | 23.80 | 0.08% | 元/KG | |
华中 | 河南省 | 23.69 | 23.64 | 0.21% | 元/KG |
湖北省 | 23.78 | 23.72 | 0.25% | 元/KG | |
湖南省 | 24.47 | 24.59 | -0.49% | 元/KG | |
江西省 | 23.93 | 24.01 | -0.33% | 元/KG | |
华南 | 广东省 | 25.39 | 25.18 | 0.83% | 元/KG |
广 西 | 24.38 | 24.43 | -0.20% | 元/KG | |
西南 | 重 庆 | 24.63 | 24.59 | 0.16% | 元/KG |
四川省 | 24.60 | 24.63 | -0.12% | 元/KG | |
贵州省 | 24.07 | 24.10 | -0.12% | 元/KG | |
云南省 | 23.57 | 23.56 | 0.04% | 元/KG | |
西北 | 陕西省 | 23.98 | 23.92 | 0.25% | 元/KG |
甘肃省 | 23.20 | 23.34 | -0.60% | 元/KG | |
新 疆 | 21.60 | 21.74 | -0.64% | 元/KG | |
全 国 | 23.92 | 23.94 | -0.10% | 元/KG |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9月20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上涨
2022年9月19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23.56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02%。屠宰企业降价采购意愿强,批发市场存在剩货现象,市场表现需求不佳,但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不高,看涨情绪仍强,供需博弈,猪价震荡稳中偏强。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9月19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9月19日中国内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表 | |||||
区域 | 省市 | 今日均价 | 昨日均价 | 涨跌 | 单位 |
东北 | 辽宁省 | 23.31 | 23.33 | -0.09% | 元/KG |
吉林省 | 22.81 | 23.06 | -1.08% | 元/KG | |
黑龙江 | 22.98 | 22.95 | 0.13% | 元/KG | |
华北 | 北 京 | 23.70 | 23.71 | -0.04% | 元/KG |
天 津 | 23.35 | 23.44 | -0.38% | 元/KG | |
河北省 | 23.53 | 23.50 | 0.13% | 元/KG | |
山西省 | 23.32 | 23.18 | 0.60% | 元/KG | |
内蒙古 | 22.89 | 22.81 | 0.35% | 元/KG | |
华东 | 江苏省 | 23.64 | 23.75 | -0.46% | 元/KG |
浙江省 | 24.74 | 24.82 | -0.32% | 元/KG | |
安徽省 | 23.26 | 23.37 | -0.47% | 元/KG | |
福建省 | 24.08 | 23.98 | 0.42% | 元/KG | |
山东省 | 23.43 | 23.40 | 0.13% | 元/KG | |
华中 | 河南省 | 23.44 | 23.36 | 0.34% | 元/KG |
湖北省 | 23.52 | 23.42 | 0.43% | 元/KG | |
湖南省 | 24.12 | 24.21 | -0.37% | 元/KG | |
江西省 | 23.68 | 23.72 | -0.17% | 元/KG | |
华南 | 广东省 | 24.65 | 24.43 | 0.90% | 元/KG |
广 西 | 24.01 | 24.03 | -0.08% | 元/KG | |
西南 | 重 庆 | 24.28 | 24.20 | 0.33% | 元/KG |
四川省 | 24.22 | 24.21 | 0.04% | 元/KG | |
贵州省 | 23.70 | 23.70 | 0.00% | 元/KG | |
云南省 | 23.21 | 23.15 | 0.26% | 元/KG | |
西北 | 陕西省 | 23.73 | 23.63 | 0.42% | 元/KG |
甘肃省 | 22.93 | 23.04 | -0.48% | 元/KG | |
新 疆 | 21.32 | 21.42 | -0.47% | 元/KG | |
全 国 | 23.56 | 23.55 | 0.02% | 元/KG |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9月20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下跌
2022年9月19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23.17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12%。屠宰企业降价采购意愿强,批发市场存在剩货现象,市场表现需求不佳,但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不高,看涨情绪仍强,供需博弈,猪价震荡窄幅调整。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9月19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9月19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表 | |||||
区域 | 省市 | 今日均价 | 昨日均价 | 涨跌 | 单位 |
东北 | 辽宁省 | 22.94 | 23.01 | -0.30% | 元/KG |
吉林省 | 22.53 | 22.81 | -1.23% | 元/KG | |
黑龙江 | 22.59 | 22.59 | 0.00% | 元/KG | |
华北 | 北 京 | 23.40 | 23.46 | -0.26% | 元/KG |
天 津 | 22.96 | 23.07 | -0.48% | 元/KG | |
河北省 | 23.15 | 23.15 | 0.00% | 元/KG | |
山西省 | 23.00 | 22.90 | 0.44% | 元/KG | |
内蒙古 | 22.49 | 22.45 | 0.18% | 元/KG | |
华东 | 江苏省 | 23.23 | 23.37 | -0.60% | 元/KG |
浙江省 | 24.36 | 24.47 | -0.45% | 元/KG | |
安徽省 | 22.79 | 22.94 | -0.65% | 元/KG | |
福建省 | 23.77 | 23.70 | 0.30% | 元/KG | |
山东省 | 22.98 | 22.97 | 0.04% | 元/KG | |
华中 | 河南省 | 23.16 | 23.09 | 0.30% | 元/KG |
湖北省 | 23.01 | 22.95 | 0.26% | 元/KG | |
湖南省 | 23.67 | 23.79 | -0.50% | 元/KG | |
江西省 | 23.38 | 23.44 | -0.26% | 元/KG | |
华南 | 广东省 | 24.37 | 24.16 | 0.87% | 元/KG |
广 西 | 23.72 | 23.78 | -0.25% | 元/KG | |
西南 | 重 庆 | 23.90 | 23.84 | 0.25% | 元/KG |
四川省 | 23.71 | 23.73 | -0.08% | 元/KG | |
贵州省 | 23.30 | 23.31 | -0.04% | 元/KG | |
云南省 | 22.79 | 22.78 | 0.04% | 元/KG | |
西北 | 陕西省 | 23.33 | 23.25 | 0.34% | 元/KG |
甘肃省 | 22.52 | 22.68 | -0.71% | 元/KG | |
新 疆 | 21.00 | 21.14 | -0.66% | 元/KG | |
全 国 | 23.17 | 23.20 | -0.12% | 元/KG |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022年9月20日中国仔猪价格统计
图表:2022年9月19日中国仔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9月19日中国外三元仔猪出栏加权均价统计 | |||||
区域 | 省市 | 今日均价 | 昨日均价 | 涨跌 | 单位 |
东北 | 辽宁省 | 38.79 | 38.88 | -0.23% | 元/KG |
吉林省 | 38.39 | 38.49 | -0.28% | 元/KG | |
黑龙江 | 38.26 | 38.28 | -0.07% | 元/KG | |
华北 | 北 京 | 39.35 | 39.43 | -0.22% | 元/KG |
天 津 | 39.08 | 39.18 | -0.25% | 元/KG | |
河北省 | 38.27 | 38.15 | 0.30% | 元/KG | |
山西省 | 37.19 | 37.23 | -0.12% | 元/KG | |
内蒙古 | 37.97 | 38.14 | -0.46% | 元/KG | |
华东 | 江苏省 | 39.34 | 39.43 | -0.23% | 元/KG |
浙江省 | 39.38 | 39.50 | -0.31% | 元/KG | |
安徽省 | 39.33 | 39.42 | -0.23% | 元/KG | |
福建省 | 37.32 | 37.36 | -0.13% | 元/KG | |
山东省 | 39.43 | 39.47 | -0.11% | 元/KG | |
华中 | 河南省 | 38.29 | 38.27 | 0.05% | 元/KG |
湖北省 | 39.57 | 39.73 | -0.41% | 元/KG | |
湖南省 | 39.80 | 39.78 | 0.05% | 元/KG | |
江西省 | 37.46 | 37.46 | 0.00% | 元/KG | |
华南 | 广东省 | 38.83 | 38.86 | -0.08% | 元/KG |
广 西 | 37.79 | 37.82 | -0.09% | 元/KG | |
西南 | 重 庆 | 39.49 | 39.46 | 0.08% | 元/KG |
四川省 | 39.41 | 39.38 | 0.07% | 元/KG | |
贵州省 | 38.90 | 38.92 | -0.06% | 元/KG | |
云南省 | 39.02 | 38.99 | 0.07% | 元/KG | |
西北 | 陕西省 | 38.44 | 38.55 | -0.30% | 元/KG |
甘肃省 | 38.70 | 38.79 | -0.24% | 元/KG | |
新 疆 | 38.56 | 38.81 | -0.66% | 元/KG | |
全 国 | 38.67 | 38.72 | -0.14% | 元/KG |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猪评:白条走货不畅生猪新增采购需求偏弱 猪价震荡窄幅调整(2022年9月20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2年9月20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23.82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下跌0.08%。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23.92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0%;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23.56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02%;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23.1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12%。
图表:2022年9月20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今日猪价震荡窄幅调整。屠企降价采购意愿强,批发市场存在剩货现象,市场需求表现不佳。但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不高,看涨情绪仍强,供需博弈,猪价震荡窄幅调整。9月下旬,生猪市场将进入国庆节前备货阶段,而此阶段全国生猪出栏量总体偏低,但出栏集中度偏高。在消费端,随着气温转凉居民消费需求总体增加,叠加疫情导致的囤货性消费需求的增加,因此总体上9月下旬出栏大猪供应依旧偏紧张。而屠企因白条走货不畅生猪新增采购需求偏弱,又会适度缓解供应紧张局面。因此,9月中下旬出栏大猪价格重心总体将再度逐步上移的预判不变,9月份出栏大猪月度均价环比8月份看涨的预判不变,10月份价格有一个回调整理过程11月下半月价格重心再度自底部上移、12月份及2023年1月份猪价总体看涨、第四季涨势则相对明显的预判均暂时不改变。同时,需要再度提醒的是,9月下旬如果出栏集中度过高,将可能对猪价涨势形成打压。
约20万吨!猪肉储备投放数量将达单月最高水平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9月份新闻发布会,对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生猪价格调控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特征较为明显。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先跌后涨的过程,近期在22—24元/公斤区间波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最近一周猪粮比价为8.38∶1,处于猪肉储备预案确定的6∶1至9∶1合理区间的上沿。
对于后期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多次组织有关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各方分析认为,目前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连续回升,加之天气转凉后育肥猪生长速度加快,以及企业冻肉库存处于较高水平、绝大部分将在年内供应市场,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生猪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涨。
孟玮表示,“猪贱伤农,肉贵伤民”。国家高度重视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调控的目标就是促进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在上半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时,国家连续13批次累计挂牌收储52万吨中央猪肉储备,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近期,为增加中秋、国庆等节日市场供应,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投放了两批中央猪肉储备,近日还将投放第三批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猪肉储备。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投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孟玮说,考虑到当前生猪价格已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养殖头均利润也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果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导致产能过快增加、后期价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今后几个月,国家生猪价格调控工作的重点是防范价格过快上涨。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生猪市场动态,结合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分批次持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同步投放猪肉储备,必要时还会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促进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据了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特征较为明显,而猪周期的本质是利润率周期,其中疫病和政策是驱动每轮猪周期大幅波动的关键因素。当前,在后非洲猪瘟时期,疫病对猪价波动的影响力度逐渐趋弱。为了稳定生猪产能,增强猪肉安全供给保障能力,有关部门提出建立“生猪产能逆周期调控机制”,以能繁母猪存栏为核心指标,设定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以此熨平猪周期波动。
格林大华期货生猪分析师张晓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虽然从抛储数量来看,20万吨的储备投放相对于月均超400万吨的猪肉消费量来看,难以扭转短期供求格局。但从高层多次发声强调防范猪价过快上涨,到分批次陆续投放猪肉储备、组织会议约谈头部企业等多种举措,引导养殖端对四季度猪价上涨幅度回归理性预期,引导养殖端保持正常的出栏节奏,进而增加了短期市场供给。
事实上,虽然抛储量并未对基本面造成实质性影响,但对于市场情绪的影响,无论是养殖户还是屠宰企业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据光大期货生猪分析师孔海兰介绍,此前猪肉价格一直是延续上涨的趋势,自9月初发改委第一次公布储备肉投放市场后,猪价确实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调。卓创数据显示,9月5日,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3.8元/公斤,到9月8日,价格降到了23.22元/公斤。由此可见,储备肉投放市场的效果立竿见影。
记者了解到,近期河南某地二次育肥户收购价达到24元/公斤,计划猪价在冬至前后达到26元/公斤左右就考虑对外销售,对年底猪价的预期回归理性。
“在猪价上涨过程中,通过逆产能周期调控,引导养殖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避免在养殖利润高企时养殖端大量扩产导致后期猪价大幅下跌,防范猪价大幅波动,有利于规模性养殖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张晓君说。
齐盛期货研究团队也表示,自近期国家发改委约谈后企业出栏节奏恢复正常,中央储备冻猪肉抛储执行引导市场情绪调整,出栏积极性有所增加。同时节后需求有所回落,加之多地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大多屠宰场缩减宰量降低开机、压价情绪偏强,价格跌势显露。整体来看,9月中旬企业出栏情绪相对积极,市场供应偏多,虽天气转凉加之学校开学,需求端预期向好,但短期消费表现惯性回落,预计短期猪价走势小跌回升,整体窄幅振荡为主。从目前供需看,四季度为需求旺季,随着11月腌腊以及春节需求启动,预计四季度现货依旧偏强运行,但由于政策面以及放储缓解,上涨空间或有限,整体呈现缓慢上涨走势。
“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能繁母猪淘汰量为71104头,环比降幅1.48%,同比下调 66.44%。月内猪瘟疫情趋于平缓,加之猪价振荡上扬,养殖场母猪产能继续补量恢复。若不能维持长期稳定价格,必将造成惜售,以及二次育肥以及盲目补栏给后期产业供需供需造成困扰。”齐盛期货研究团队称,国家发改委一直强调稳定生猪价格,首先考虑到民生问题,其次考虑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问题,通过不断放储来调节价格,最终使市场情绪恢复理性,有利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得益于稳猪价政策提早介入 新一轮猪周期价格波动总体收窄
价格波动总体收窄,是新一轮猪周期出现的新变化。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8月29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9.57元/公斤,比8月1日的29.32元/公斤小幅上涨了0.85%。
自2002年6月份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5个完整周期。这5个完整周期持续时间分别是48个月、36个月、59个月、49个月、46个月,每一轮周期价格都大起大落。在累计长达19个月的漫长下跌后,今年4月份,猪价触底反弹,终于迎来了第6轮上升周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告诉记者,之前猪价长达19个月的下跌主要是因为产能过剩。当前,我国生猪已经由供给过剩转变为基本平衡,但能繁母猪略高于正常保有量,意味着后期猪价不太可能连续大幅上涨。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明确,“十四五”期间,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经过持续调减,到今年3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185万头,同比下降3.1%,较2021年6月份累计下降8.3%。进入5月份,伴随着猪价止跌回升,全国能繁母猪保有量结束连续10个月的下降,转入小幅增长。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在4300万头左右,略高于农业农村部设定的正常保有量。
从生猪供应看,今年年初以来,全国生猪存栏逐渐从高位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23亿头,较上年年底下降5.9%。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96亿头,同比增长14.1%。4月份开始受仔猪供给量增加影响,生猪存栏连续4个月环比小幅增加。7月份生猪定点屠宰量季节性环比下降,同比小幅低于上年同期。自8月份开始,生猪供给转入季节性增长。预计8月份,无论是生猪屠宰量还是猪肉产量都将会环比增长。
能繁母猪调减到正常保有量附近,生猪供给较充裕,使猪肉供需进入僵持阶段,带动猪价高位窄幅震荡。8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21.56元/公斤,连续4周保持在21.5元/公斤至21.7元/公斤之间。生猪价格逐渐趋于稳定,自繁自养出栏一头120公斤肥猪盈利在600元左右,已经保持较好水平,猪价上涨情绪逐渐平息,出栏开始增加,叠加出栏活重保持较高水平,肉价走势也逐渐趋于平稳。鉴于需求仍处于淡季,屠宰企业会根据生猪出栏量和市场需求量适当减量稳价保销量,适应需求的变化来调节上市量,因此猪肉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无论生猪还是猪肉价格都将窄幅震荡。从总体上看,猪价不具备连续上涨或连续下降的动力。
朱增勇表示,新一轮猪周期价格波动总体收窄,得益于稳猪价政策提早介入。今年4月份以来猪价变动规律较以往差异较大,触底后在3个月左右快速反弹至较高水平,养殖效益快速由亏损进入中度盈利,避免了母猪产能的过度调减,平缓了后期供应和猪价波动幅度。5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连续3个月回升,这表明自去年7月份开启的生猪产能去化进程已经暂停,4月份开启的新一轮周期或呈现历史上较平稳的一轮周期。未来猪价走势总体上将会窄幅震荡,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的概率都比较小。预计到2023年年初,猪价处于季节性上涨走势。今年三季度猪价将高位震荡;四季度迎来需求旺季,生猪出栏也将增长,元旦和春节来临会短期提振猪价,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
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大幅提高了生猪养殖饲料成本,朱增勇建议养殖者推广低蛋白日粮,提高饲喂效率,加强良种母猪选育,培育转化效率高的优质商品猪。此外,应充分利用生猪期货、保险等金融工具熨平猪价波动的市场风险。
国家发改委:今后几个月生猪价格调控重点是防范价格过快上涨
9月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国家发改委已于近日启动了猪肉储备投放工作,请问对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怎么看?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稳定猪肉价格?
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先跌后涨的过程,近期在每公斤22—24元区间波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最近一周猪粮比价为8.38:1,处于猪肉储备预案确定的6:1至9:1合理区间的上沿。
对于后期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多次组织有关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各方分析认为,目前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连续回升,加之天气转凉后育肥猪生长速度加快,以及企业冻肉库存处于较高水平、绝大部分将在年内供应市场,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生猪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涨。
“猪贱伤农,肉贵伤民”。国家高度重视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调控的目标就是促进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在上半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时,国家连续13批次累计挂牌收储52万吨中央猪肉储备,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近期,为增加中秋、国庆等节日市场供应,会同有关部门投放了两批中央猪肉储备,近日还将投放第三批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猪肉储备。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投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孟玮表示,考虑到当前生猪价格已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养殖头均利润也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果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导致产能过快增加、后期价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今后几个月,国家生猪价格调控工作的重点是防范价格过快上涨。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生猪市场动态,结合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分批次持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同步投放猪肉储备,必要时还会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促进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养一头猪盈利超1000元?猪价突破重要关口 博弈还在持续!后市怎么走?
中秋节前后,受旺季需求增加预期提振,维稳多时的生猪市场再起涨势。
不过9月份以来,放储政策持续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防范猪价过快上涨起到制约,供需端博弈依然持续。
当前,自繁自养下生猪头均盈利理论值已破千元,猪粮比也处于合理区间上沿。在政策不断保供稳价的作用下,叠加市场对二次育肥等影响预判,今冬生猪市场或难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
猪价逼近24元/公斤
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已于9月18日投放。据国家发改委召开的9月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中央猪肉储备已分别于9月8日和9月18日投放两批共计5.27万吨。
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除中央储备肉外,9月份以来多地陆续有放储的安排。放储更多是对市场消息面有一定影响,在供给端也有一定利多作用,对平抑价格有所助益。”对于近期放储对生猪市场的影响,卓创分析师王亚男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从投放价格看,国家和各地猪肉储备投放价格均低于市场价。江西、安徽部分地市投放价格低于每斤10元,广西、黑龙江、山东等地投放价格为每斤12元左右,对稳定生猪和猪肉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受中秋需求旺季等因素提振,节日前后,国内生猪价格依然出现小幅上涨。
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从节前的22.9元/公斤上涨冲破23元/公斤,伴随中秋假期进入尾声,猪价出现短暂回落调整。9月19日,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再现攀涨。
中国养猪网最新监测数据显示,9月19日外三元猪肉价格为24.02元/公斤,已超过今年7月上旬的价格高点23.92元/公斤。
百川盈孚分析也显示,9月19日全国生猪均价为23.8元/公斤,涨幅1.93%。目前正值消费季节性增长期,天气凉爽、学校开学支撑,养殖端对后市预期乐观,市场挺价惜售情绪仍在。前期因为高温天气,南方地区部分生猪提前出栏,之后将加大北猪南运的数量,从而支撑猪价上涨到更高的高度。
“卓创数据显示,9月19日全国外三元交易均价达到23.98元/公斤,逼近24元/公斤。北方多地目前二次育肥热度再升温,对于中小猪的需求量,或者对于体重偏小但达到出栏标准的生猪需求都是明显增加的。”谈及近期推动猪价上行的动力,王亚楠称。
根据《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中的过度上涨情形预警分级。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三级预警,根据不同预警情形,分国家和地方层面及时启动储备肉投放或增加临时收储等响应措施。
不过王亚楠表示,目前猪粮比价还未达到9:1的数值。搜猪网监测数据也显示,截至9月15日,猪粮比在8 : 1.
为保障猪价平稳运行,政策端保供力度持续。
发改委19日就表示,考虑到当前生猪价格已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养殖头均利润也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果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导致产能过快增加、后期价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生猪市场动态,结合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分批次持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同步投放猪肉储备,必要时还会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促进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自繁自养头均盈利破千
9月19日,国内期货市场上豆粕主力合约2301收于4000元/吨,此前在9月13日达到4079元/吨,再度逼近年内高点。
近年来,受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位影响,饲料企业已对成品料价格进行多轮上调,下游养殖端成本压力提升。
不过在当前生猪价格稳定向上的走势下,养殖端盈利情况已不断好转。
“进入9月份之后,监测的头均理论盈利就已突破1000元/头。9月19日生猪自繁自养的理论盈利值已达到1129.39元/头,但由于玉米、豆粕价格较高,猪粮比还未突破9 : 1,养殖端高成本压力持续。”王亚楠表示。
搜猪网监测数据显示,从2022年6月开始,在自繁自养条件下,每头肥猪养殖利润保持在300元/头以上,且生猪市场开始已扭亏为盈。截至2022年9月15日,自繁自养条件下每头肥猪养殖利润基本在700元/头以上。
9月15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为23.21元/公斤,普通猪肉白条均价在34.5元/公斤。全行业的成本线水平普遍都在17-18元/公斤,所以自繁自养一头110公斤左右的肥猪,实际头均利润大概在500-700元/头。此时的利润水平与以往猪周期相比,属于中等利润水平,并不属于过高,也不属于偏低利润。
分析显示,正常情况下,毛猪和生猪白条价格差在8-10元/公斤比较合理。这个价格差之下,屠宰企业有一定的盈利,猪肉价格又不会太高,猪肉消费正常,屠企收猪难度也不大。但目前活猪价格与猪肉价格的价差在11元/公斤左右,毛白差有所偏高,从市场收猪及消费来看,一端是养殖户继续等价,一端是屠宰企业收猪有一定的困难,叠加消费端走货并不顺畅,所以出现活猪与猪肉价格价差有所增大。
旺季大幅上涨难再现
对于后期生猪市场走势,19日发改委也表示,目前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连续回升,加之天气转凉后育肥猪生长速度加快,以及企业冻肉库存处于较高水平、绝大部分将在年内供应市场,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生猪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涨。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分析,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前期能繁母猪产能数据来看,虽然从去年七月份到今年四月份,能繁母猪产能有一定的调减,但总体的绝对数量还在4100万头以上,后期生猪供应有保障,猪价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不过他也认为,接下来秋冬季节马上就要到来,是一年之中猪肉消费的相对比较旺的时间,所以可能价格会有小幅上涨的空间,但空间不会太大。
王亚楠认为,每年12月是除春节外一年中生猪需求量最大的一个月。由于看好12月份情况,目前市场二次育肥情况明显,如果二次育肥占比较多,或集中在今冬需求旺季出栏,从而对市场有一定打压。
他表示,春节前市场需求增加预期明显。加之北方散养户占比较高,前期由于行情低谷,弃养、去产能的散户较多,供给情况不及前期预期。预计今年冬天行情相对坚挺,但上涨空间并不是很大。
东吴期货研报显示,中秋节后,终端需求转差,屠企屠宰量下滑明显,叠加近期受冻肉抛储以及发改委会议进行保供调节等政策面影响,猪价承压,但市场对后市行情预期偏乐观,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较高,对猪价又形成了托底作用。预计猪价短期将呈现高位震荡的走势,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四季度需求旺季来临后将对猪价形成新的提振,但同时也需警惕前期大量二育入场形成的大猪出栏限制后期猪价的上行高度。
五矿期货也分析,终端需求不振,对高价接受度低,降价后则面临养殖端的惜售托底,供需博弈下价格整体偏震荡。中线看9月出栏量或维持偏低,且养殖端看好后市背景下,压栏、二育等仍具有截流效应,因此现货短期的下探空间不大。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